徐阳
1963年,周总理特批,国家计委从援外经费拔出专款3584万,“引东江水济香港同胞”。一项宏大工程拔地而起,迅速解决了香港的百年水荒。如今,这项工程已经默默运转了半个世纪……
沧桑历史曾使香港与内地隔绝往来,但政治无法改变两地山河相依、血脉相连的事实。港人的柴米油盐水从来就没有离开过、也离开不了大陆。
据统计,香港市场95%的活猪、100%的活牛、33%的活鸡、100%的河鲜产品、90%的蔬菜、70%以上的面粉都由内地供应。
今天,许多香港人并不清楚,他们喝的每十杯水里,有七八杯来自大陆。
新生代也逐渐忘却了这座三面环海的城市曾经饱受缺水之苦的历史,他们认为有水喝是理所当然,难以体会水的珍贵。
2015年3月1日,是东江对港供水50周年纪念日,对于香港,对于央港关系,对于东江流域,对于粤赣两省,这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日子,值得世人追怀过往,忆苦思甜,饮水思源。
香港大旱1963
尽管气候潮湿多雨,但香港三面环海、地表缺少河流湖泊,降水只集中于春夏两季,且狭小的土地无法有效贮存雨水,岗岩岩层更是无法提供充足的地下水,这些因素叠加,使香港成了一个淡水奇缺的弹丸之地。
上世纪60年代以前,香港“靠天吃饭”,主要靠收集山涧水和雨水,每逢大旱,水荒必至。水荒意味着“制水”(粤语),意思就是“限时供水”。对于上了年纪的香港人,年轻的时候停水限水是家常便饭。
1962年秋至1963年夏,香港遭遇世纪大旱。那是一场梦魇——河塘干枯,田园龟裂,水荒使20多万人逃离家园,水塘库存水仅够供全港350万市民饮用43天。
港英当局不得不实施严厉的制水措施,每天供水4小时,从1963年6月1日起,每4天才供水一次,每次4小时。喝水、洗澡、洗衣都成了问题,在街头常常能看到全家人提着水桶轮流排队取水的场景。
当时家住九龙的泰先生今年67岁,据他回忆,每家每户,锅碗盆瓢,只要能装水的,都要派上用场,为了“抢水”,一家子经常轮流停工、停学。
“当时的水价一路飙升,吃一份叉烧饭才5分钱,一桶水却要5块钱。”出生于1943年的宋女士回忆道。“每户人家用起水来都精打细算,洗澡洗米水都会储起来去拖地冲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保持这个节水的习惯。”
用飞机布散干冰人工造雨失败,宗教团体举行祈雨法会不见功效,临渴掘井挖出的却是绝望的泥浆,当局油轮每日赴珠江口取水仍无力填补用水缺口……
当时有个民谣传遍全港,它唱道,“月光光,照香港,山塘无水地无粮,阿姐担水去,阿妈上佛堂,毋知几时没水荒”。这首歌谣成为了一代港人的集体记忆。
周总理特批解水荒
早在上世纪20年代,港英当局就有从内地引水的构想,但由于淡水属于稀缺性战略资源,水供应的背后是政治影响力的争夺,而香港又处在英国殖民体系的亚洲前哨,地缘位置十分敏感,港英政府出于政治考量,一直没有付诸实践。
二战后,香港经济迅猛崛起,人口移民激增,供水缺口越来越大,1959年的一场旱灾,民生超越政治,迫使港英政府于1960年与广东省政府达成协议,由深圳水库对港每年供水2270万立方米。
1962~1963年水荒期间,香港的旱情史无前例,即使深圳水库将供水量增加了1.2倍,仍然无力扭水荒局面。
一时间,香港中华总商会、港九工会联合会等香港各界的信函如雪花般涌向北京求援。1963年6月,港英当局代表来到广东,提议修建从东江引水补给香港的供水工程。由于正处冷战时期,中英分属两大敌对阵营,香港又夹在其间,谈判并不顺利。
1963年12月8日下午,周恩来总理在出访非洲前专程转经广州,听取广东省水利电力厅的详细汇报以及省委、省政府的意见。总理当即同意并批准该方案,并作出指示:该工程事关港九300多万同胞生计,应从政治上来看问题。
“对于这项浩大的工程,中国政府将承担全部工程的设计和修建,并负担全部费用。”当时,国家财力十分紧张,但经总理批示,国家计委负责同志仍从援外经费拨出专款3584万元,以支持香港尽快解决用水问题。
1964年2月20日,“广东省东江-深圳供水灌溉工程”(以下简称“东深工程”)动工兴建。这是一项实现北水南调的宏伟工程。
东深工程的要点,是在东莞桥头镇的东江边取水,开挖一条3公里长的人工新河道,把东江水引入石马河,在石马河和雁田水,分别建五个和三个抽水站,各站将水位抽提5~8米不等,总计抬高水位46米,让东江河水逐级上升,令河水改向,从北向南倒流注入深圳水库,再经过3.5公里长的输水钢管输入香港。
一位当年奋战在建设现场的一线人员对整个工程做了一个形象比喻:如同一座由北向南、高达四五十米的“大滑梯”,东江水沿着北面高低不等的“梯级”,逐级被提升上梯顶的雁田水库,再沿着“滑梯”(沙湾河)注入深圳水库。
1965年2月27日,“东江-深圳供水灌溉工程落成典礼”在东莞塘头厦举行,港九工会联合会和香港中华总商会向典礼大会赠送了两面锦旗。第一面上书“引水思源,心怀祖国”;第二面,“江水倒流,高山低首;恩波远泽,万众倾心”。
工程宏大 用时11个月
东深工程规模浩大,凿山劈岭、架管搭桥,任务重,时间紧。
谢念生是当年支援“东深”工程施工第一线的一名广东工学院的大四学生,据他回忆,当年,广大公社干部、社员群众,对港九同胞的苦难,感同身受;对党中央、省委的号召,一呼百应。一夜之间,荒郊野岭的工地盖满了工棚、砖屋,人声鼎沸。建设大军由上万人组成,肩挑人扛,工程开展得热火朝天。
但是,由于当时整片南粤大地深陷旱局,水利专业人员分散在各地一线抢修,“东深”技术人员数量严重不足。就在这工期紧、技术难、政治压力大的燃眉之际,广东工学院积极配合组织,将80多位水电专业的大四学生调往一线,支援“东深”。谢念生就是其中之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