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平
摘 要:胡适提出了健全个人主义的思想,他认为,每个人一方面要把自己锻造成具有独立人格和思想的人,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特立独行,敢说老实话,敢向恶势力作战。而我们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却培养的是普遍型人才,而不是个性人才。在高校大学生的培养中,忽视了大学生个性的发展。文章从胡适“健全个人主义的思想”出发,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
关键词:健全的个人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8-0238-02
杜威提出的“真的个人主义”思想,被胡适所继承并发展为“健全的个人主义”思想;在胡适看来,所谓“健全的个人主义”即:一是具有独立人格和思想。二是作为独立的个人要对自我树立的思想信仰有负责的精神,敢于承担,敢于有所作为。也就是说要有独立的人格和对自己负责。
一、胡适所倡导的“健全的个人主义”
胡适认为“健全的个人主义”应把重点放在批判上,特别是要批判近代的新村生活。在五四运动前夕新村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思潮传到中国,然而,它是一种空想社会主义。新村社会者认为个人的个性的发展不需要拘泥于其社会,可以超越社会而获得发展。这在胡适看来是一种独善的个人主义,并对其从个性解放的角度进行了批判。这种个人主义的缺陷在于:第一,这种生活是脱离社会的,是让步而不是奋斗;第二,人的能力的获得是不能脱离其生活的社会的;第三,社会的分工和进化在他们所信仰的“泛劳动主义”看来是否定的,不被认可的;第四,作为个人和社会是统一的,不可分离的,每个个人的发展都是离不开他所生活的社会的,当然,社会的发展也是通过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个人的发展。因此,胡适得出结论:“健全的个人主义”既要求作为个人的人需要有像娜拉一样的独立人格、独立个性和独立的思想;同时,我们不能否认人的社会存在,需要向斯铎曼医生学习,独立行为、敢作敢为,敢于为社会的发展扫清障碍。欧洲社会之所以能实现今日之文明景象,正是因为有个人主义的思想;敢于为了自由,为了平等,为了博爱而不惜付出生命。中国若想要实现欧洲那样的文明,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就必须要充分发扬人的独立个性、追求民主,追求科学。
二、当今大学生个性发展问题解析
在大学发展的新阶段,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忽略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忽略了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忽略了大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以灌输教育为主要模式,不论是教学、学生工作、还是学生生活中,教师和辅导员都采用从上到下的一种命令性传达。而学生往往没有思考的空间,只采取被动地接受。针对这种模式,学生易产生排斥心理,达不到应有的教育目的。大学生随着心理和生理上的日趋成熟,加之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的思想行为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大学生是一群拥有先进的科学知识,丰富的信息资源,相当高的思维能力和准确的判断能力的先进人群。因此他们会依据自己的判断来决定是否接受新的思想和观念。针对传统的教育模式,学生往往会依照思维的惯性,具有很强的抵触心理。
2.高校的大众型教育忽视了大学生个性的发展
与传统的精英教育不同,当今的高等教育处于大众化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大学生的个性教育,严重阻碍了大学生个性素质的发展,这与社会的需要呈现出不一致。现代社会更需要具有独立个性、独立精神和具有创新意识的大学生,因此,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必须要培育大学生的独立精神、创造个性和以全面性为主的个性教育模式,以更好地促进大学生个性自由全面地发展,以此构建符合社会价值取向和适应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需要。如在高校中由于教育资源有限,只针对性地培养专业型人才和面向企业型人才,导致学生的学习不具有自主选择性。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加大对高校教育资源的投入,不能把高校做成企业,不注重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
3.大学生自身忽视了个性的发展
当代大学生彼此之间的身心成长背景、条件等方面的差异,造就了各个大学生多具有自我意识,自主意识强,然而集体意识比较薄弱,缺乏大局服从意识,思想观念过于开放和心态脆弱等,在个人追求和接受能力上千差万别,性格特征差异性明显。特别是在经历过高考的高压力氛围之后,进入大学的大学生感受到大学的轻松氛围,顿时整个人从身体到精神松懈下来,再加上大学的教学模式,让原本松懈下来的大学生更感到无所事事,无所适从。另外第一次面对独立的生活环境,再加上对人生目标的暂时缺乏,求知欲望不强,许多学生很容易迷失方向。还有现在困扰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后的待遇问题,使得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业及人生产生了怀疑,导致同学们的迷茫状态。当学生迷失自己的奋斗方向,就会产生混日子的想法。不再有刚进大学时的激情,选择了盲从。无聊空虚变成了学生生活的主旋律,不再追求进步,更谈不上追求个性的发展。
三、胡适健全的个人主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胡适所提倡的健全的个人主义,对当今高校教育中存在的大学生个性教育缺失的问题,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均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主体性教育中的导向作用
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受教育者——大学生,本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关键环节,因此,在教育者施教的过程中,应把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因素对待,而不仅仅是把其视为是单纯的被动接受客体。
首先,创建和谐的个性教育的氛围。要充分发挥班级的教育平台作用,强化学生的团体意识,增强学生集体观念,可以通过组织各类班级活动(如班级篮球赛、辩论赛、班会、团会等),有效地促进良好的学生自我个性培养氛围的形成。其次,增强学生在集体中的个体性作用。教育者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在集体生活和集体活动中,教育者要善于帮助大学生培养自我个性和展现自我个性。再次,创新个性教育的具体方法。最重要的是需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现代自我意识,现代自我不仅仅是需要面临社会所提出的各种规范要求,更应该做到自觉自律;不但要增强自主性和独立性,还需要不断增大对社会的依存性;不但要在各种有利条件下可以选择自我,还需经受各种困难的冲击。当然还要通过环境的熏陶加强自我学习,特别是通过媒介环境的方式,吸收新观念,丰富精神世界;要善于发现和学习周围老师和学生的优势和长处,弥补不足,提高自我;要通过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增强学习的积极性,以学习和思维的创造性来推动自身的提高。
2.倡导大学生形成独立的个性
高校教育要想实现教育的目的,就应统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个性教育与大众教育,如此,才能实现高校教育的应有作用。因此,应把高校的个性教育放到与大众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杜威所大力提倡的在教育中“养成智能的个性”,被胡适发扬光大并进一步确立为“健全的个人主义”,就是要求个人能树立独立的思想,具有独立观察和独立判断能力。在他看来,只有独立才能真正获得个性的发展,也只有独立才能获得自己的个性。大学是自我从家庭进入到社会的桥梁,作为大学生要想实现服务社会,为社会现代文明服务,就应有独立生活、独立学习和独立交往的能力。大学生要独立、要自信、自律、自立和自强。学习方面由原来的要我学到现在的我要学、我愿意学。在生活中要独自面对困难、独自处理问题,形成自己独特的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在工作中,要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在完成工作中规定的任务时,要学会创新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在学习上,要独立分析问题、独立观察、独立选择、独立判断和独立推理。爱因斯坦说:“要是没有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有创造能力的个人,社会的向上发展就不可想象”。大学是各种思想的交流地和碰撞地,选择怎样的思想作为自我的思想信念,大学生们应首先提高自我判断是非的能力,具有独立的精神,加强自理和自律能力,才能做出更理性的选择和判断。因为,分析好和处理好问题,才能让自己的行为接近科学,彰显自己独立的个性。
3.倡导大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
马克思提出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才是社会的发展,才是人的发展,这当然也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取向。自我的发展也正是胡适所倡导的“健全的个人主义”的应有之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更好地促进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自我发展的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立足于人的自我的发展,并不断地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探索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以培养更多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个人。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加强的内容有:道德品质、法制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还包括职业道德教育、环境道德教育、网络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还应把一些新观念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民主与法制的观念,权利与义务的观念等等。另外,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性的差异是明显存在的,如先天的基因条件、后天的环境影响、心理心态、爱好习惯等;正因如此,对待每个个体,不应只采取单一的课程内容体系。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制定特色的教学模式;依托学校和当地社会的有利环境,制定符合社会和自我发展的全面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桂梅.试论五四时期个性解放思想的特征[J].道德与文明,2002(3).
[2]王颖.胡适“健全的个人主义”在五四时期的积极影响[J].理论探讨,2000(3).
[3]杨桂森.“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与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惠州大学学报,2008(2).
[4]罗琼.浅析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