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 200072
昆山市中环快速化改造工程张家港大桥Ⅰ辅道桥台采用重力式桩柱台,桥台后接路基挡土墙。台背回填设计路面宽22 m,台后灰土回填高度2.4 m,横坡2%。桥头20 m过渡段处理要求为:清表15 cm后,翻挖25 cm,掺5%石灰改性,台背回填7%石灰土,从填方基底至路床顶面压实度均不小于96%(图1)。
图1 桥台台后路基处理
本工程因工期考虑,先施工桥台结构物,再施工台背回填,采用灰土填筑施工。
工艺流程为:选用优质土料、石灰→机械设备选用→拌和(厂拌为主)→灰剂量检测→运输→摊铺→补灰→碾压→压实度、灰剂量、平整度等检测→养生→预压→验收[1,2]。
台背回填料应符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和设计的规定,经认真调查、试验后合理选用。一般选用级配良好、压实快、透水性强的材料如天然砂砾、砂类土等。本工程选用塑性指数为12~15的粉质黏土,有机质含量不大于5%的黄色粉质黏土[3,4]。本段回填料的最大相对干密度为1.772(掺灰率,下同,5%)、1.690(7%)、1.664(10%),含水率17.4%(5%)、19%(7%)、19.4%(10%)。石灰采用二级生石灰,经试验确定,有效钙和氧化镁的含量测定值为69.3%。
本工程机械设备选用除应配置重型机械:挖掘机(1 m3)2 台、75 kW推土机1 台、铧犁2 台、小宝马4 台、旋耕2 台、大宝马1 台、180 kN振动压路机2 台、250 kN三轮压路机2 台、平地机1 台、晒水车1 辆、自卸车若干,还应配备小型机械及防雨设施:手扶振动碾2 台、排水泵6 台、厚0.3 mm防雨塑料薄膜1 500 m2。
本工程采用厂拌为主,路拌为辅。石灰土拌和要做到掺灰量控制准确,拌和均匀,要求最大颗粒≤10 cm,颗粒5 cm以上的含量≤5%,颗粒2 cm以上的含量≤20%。生石灰块应先进行消解,方可进行拌和。采用2 次拌和法,第一次加3%石灰拌和后,受天气影响,含水量较大,闷放5 d,现场闷灰应打堆成形为矩形梯台,梯台高度一般为4~ 6 m,坡率1∶1,坡面拍实。
坡顶引边线布放塑料薄膜(厚0.3 mm)卷材,下雨前放下,覆罩灰土成品或半成品打堆顶面及坡面至排水沟防雨,闷灰期间每天翻晒1 次。拌和过程中时刻做好灰剂量和含水量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需要再次掺灰,根据事先确定的石灰衰减曲线,确保含水率比最大干密度含水率高2%[5,6]。
第2次运输至施工路段摊铺后,再加入其余石灰,进行第2次拌和(路拌)。运输至现场的石灰土成品应事先做好含水量、灰剂量及颗粒大小检测,到现场后直接用推土机整平,应充分打碎、拌匀、翻晒、初压。因到现场灰剂量为3%,而设计要求灰剂量为7%,需进行补灰。补灰时在初压地面上打方格,方格面积以每个方格内堆放1 车消石灰控制,再用推土机或人工把石灰摊平;采用路拌机与铧犁交替拌和的方式进行拌和,并安排专人检测有无素土夹层。每5~10 m挖验1 处,检查是否到底,对于拌和不到底的路段,及时提醒拌和司机重新翻拌。拌和方法为:布灰结束后,用铧犁耕1 遍,旋耕机粉碎2 遍,稳定土拌和机粉碎1 遍,小宝马粉碎2 遍,根据外观状况,灰土层表面存有明显较大土块的,用大宝马粉碎2 遍。
地基处理时控制不均匀沉降是防止桥头跳车的关键,对于路基底松软、垃圾、淤泥较多现象,必须进行地基换填处理,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地基沉降。对该区域清表发现,原地基下方有大量垃圾土,且地下水位较高。经与监理、设计、业主沟通,对垃圾土进行清除并回填5%灰土,施工过程中在路基两侧设排水沟,排水沟宽度不小于60 cm,沟底标高位于槽底标高下30 cm,排水沟纵向坡度不小于0.3%,并设置集水井,必要时进行水泵强制排水。该区域经换填处理,地基压实度满足规范及设计路基底承载力要求,保证了下一层灰土施工质量。
本工程采用薄层填筑,松铺厚度小于20 cm。在回填施工前,从基础顶面开始,用红油漆在台背墙上左、中、右分别做上记号,标明每层填筑位置及相应的层次,并以此为参照进行每层的施工。施工过程中每层需做施工台账记录,方便质量控制。本工程回填施工为12 层=2.4/0.2(填筑高度2.4 m)。
桥头处20 m范围内横向碾压,桥台两侧锥体须同步填筑、同步碾压,松铺厚度为一般路基的1.5~2 倍,压实后再削坡。先采用180 kN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2~3 遍,再用250 kN三轮压路机连续碾压到需要的压实度。碾压速度先慢(20~30 m/min)后快(30~40 m/min),横向重叠碾压宽度不小于1/2轮宽,碾压应连续进行,中途不得停顿,压路机数量应满足压实需要,以减少碾压成型时间,每层碾压时间不能超过1 d。碾压过程中,压路机应行走顺直,低速行驶。
为保证桥涵构造物不受损害,碾压时压路机应与桥涵台背保持不小于1 m的距离,但是这样也在台底、墙底留下了碾压不到位的“死角”,施工时可以让压路机不开振动,配以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以低速进行碾压,沿横断面方向贴近台底,沿中心线方向贴近墙底,不断变换方向碾压,增加碾压遍数,在压路机压不到的局部地方,采用手扶式振动碾进行碾压。
1)检测灰剂量合格标准:所有检测点的灰剂量≥设计灰剂量-1%,若灰剂量考虑石灰衰减因素后仍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马上补灰。
2)若含水量偏高,用铧犁连续翻拌,以加快降低含水量,达到碾压前石灰土含水量要求比最大干密度含水量高1%~2%。
3)过筛检测现场土颗粒大小,控制标准为:>5 cm的颗粒含量<5%,>2 cm的颗粒含量<20%;对于含有较多结核的土料,>2 cm的颗粒含量<30%。
4)压实度检测:从路堤到路床压实度均按不低于96%控制,压实度分层检测,每50 m2检查1 个点,不足50 m2时至少检查1 个点,每点都应该合格,不合格点进行补压或其他措施,直至合格为止。
5)本段台背路基回填共12 层,第1层为路基底90区(5%),其余11 层为96区(7%),本段每层检测5 个点,压实度检测均符合要求。
台背预压可以在桩基施工前或架梁后进行,本文采用架梁之后进行预压[7]。预压按等载预压处理,预压范围为张家港大桥按顺桥向方向长度50 m。
预压条件为灰土路基分层填筑压实至路床顶,并经监理工程师检验认可后,方可进行预压。预压堆载前需要在灰土完成面上均匀撒布厚5 mm经过筛的消化石灰粉,预压土方应填至桥头设计标高以上30 cm,土方应压实,压实度应不小于85%,压实后的堆土顶设置双向4%横坡。预压时间至少为3 个月[8]。
预压范围内布设沉降观测点,沉降观测点分别在桥台顶面、桥台与路基搭板末端、预压末端3 个位置进行布设,每个断面布设3 个点(图2)。
图2 堆载预压段沉降观测纵断面布置
观测频率:填筑或堆载过程中,每天观测1 次;如遇沉降量突变,每天增加至2~3 次;若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每3 d进行1 次。堆载预压或路基填筑完成后,每周观测1 次。
沉降观测分析判断:3 个沉降观测点,点1与点2 沉降差、点1与点3沉降差在1 个月内不大于3 mm作为预压密实依据。张家港大桥预压期间沉降观测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沉降观测结果
经过现场验收,张家港大桥Ⅰ辅道桥台回填压实度、平整度等均满足现行相关工程质量规范及工程设计要求。大桥建成至今,桥头搭板与桥梁主体没有产生明显的错台,张家港大桥Ⅰ辅道桥台回填施工质量控制达到了预期施工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