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民
党支部是党在军队中的基层组织,是实现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团结巩固部队和完成各项任务的战斗堡垒。党支部书记是基层的“党代表”,是党的建设的一线责任人,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践行强军目标,大力加强基层党支部建设,必须始终把党支部书记队伍作为重点突出出来。最近,笔者采取调查问卷、查阅资料、座谈讨论、个别谈话等形式,对陆军、海军、空军及二炮部队的110名基层党支部书记进行了调研。总的看党支部书记队伍综合素质整体提升,工作能力不断增强,对加强基层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一、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存在的薄弱环节
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普遍存在应知的知识掌握不够,应会的程序把握不准,应做的工作开展不好等问题。
(一)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的引导学习力不强
调研的110名基层党支部书记中,都是大专以上学历,其中本科以上的64名,占58%。大部分支部书记有较好的科学文化知识、政治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但书记队伍运用学历优势,引导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的效果还不理想。有的满足于现有知识,自身学习抓的不紧。党务知识比较欠缺,26%的支部书记对党务工作程序把握不准。有的抓班子集体学习力度不大,办法不多,23%的单位没有完整的学习计划。坚持季度组织自学情况汇报的只有73个单位。有的学用脱节,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工作的具体能力不够。
(二)贯彻落实的执行力不大
110名支部书记中,年龄不满27周岁的12人,占11%,军龄不满7年的15人,占14%。由于年纪轻、军龄短、历练少,相当部分支部书记干工作热情高、干劲足,但也存在着工作不踏实、落实不到位的现象。有的对基层建设的特点规律把握不准,干工作没有章法,热情有余,方法不足。有的规范意识不强,自建能力薄弱,等靠要思想较重,对照《纲要》抓经常性工作落实不到位,单项工作与整体建设不协调,突击性任务与经常性工作不兼顾,重单项冒尖,轻全面发展,基础性工作不扎实,单位建设发展不平衡。党的七项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力,每年、每月要抓哪些工作,心中无数。有的既不会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也不敢合理运用组织手段,倾向性问题发现不及时,普遍性问题解决不彻底,棘手问题化解不得力,遇到问题绕道走,出现矛盾就上交。
(三)统筹全局的决策力不够
110名基层党支部书记中,毕业不到5年的有31人,占28%,党龄不满5年的19人,占17%,支部书记队伍出现年龄、兵龄、党龄、能力“倒挂”现象。由于当兵就带兵、入党不久就任书记,相当一部分对书记岗位的地位作用认识不够。有的对如何当好书记思想准备不足,看淡自身地位,看轻书记作用。有的抓大事的意识不强,对涉及单位建设的重大问题,缺乏应有的敏锐性,大事抓不住,小事忙不完,陷于事务性工作。有的统全局的能力不足,对形势任务认知不强,对单位特点把握不准,对涉及单位建设的全局性工作思考不多。有的党内工作与行政工作分不清,把行政身份带入党内,支部会议开成行政会议,会前酝酿不足,会上引导不够,会后落实不力,集体决策缺乏科学性。有的民主集中制落实不力,原则性不强,组织功能弱化。有的不善于做统筹协调工作,班子内部民主、团结氛围不浓,影响支部凝聚力、战斗力。
(四)推动发展的创新力不足
当前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普遍思维活跃,出成绩的愿望比较强烈,抓单位建设期望值较高,但心态漂浮,情绪急躁。有的对新形势下基层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20%的支部书记对新形势下士兵的特点了解不深,对如何搞好士兵的教育管理拿不出具体办法。有的针对形势发展变化如何改进工作方法手段思考不多,干工作被动应付,上下一般粗,21%的书记对如何通过抓软实力提升单位建设层次感到茫然。有的组织大项活动的能力较弱,照抄照搬较多,有的即使有创新意识,但对如何创新理解把握不好,缺乏具体举措,容易脱离实际。
二、影响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主要原因
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一)来源偏少,先天不足
基层党支部书记主要是从政治机关干事和其他干部改行而来。110名书记中,政治干部出身的只有11人、而由其他专业改行的有99人,其中,由于编制的特殊性,有22名书记由专业技术干部“一肩挑”。年轻干部普遍觉得书记岗位不好干,想从事书记岗位的并不多。现任支部书记队伍也存在流动快、不稳定的问题。基层部队书记岗位等人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部队不得不采取上岗再补训等措施。书记队伍的先天不足,成为制约书记队伍建设的“瓶颈”。
(二)培训不够,套路不熟
基层支部书记的培训大致采取院校培训、军师补差培训、旅团经常性培训的形式。院校培训规模有限,人员数量难以满足需求;军师机关的补差培训,时间较短,所学内容缺乏系统性;旅团单位的经常性培训,由于教学力量不足,培训效果难以保证。调研的110名支部书记,参加过院校半年以上政治工作培训的只有46名,比例偏低。书记队伍主要靠在职自学,靠实践积累,以致对党务知识、政工业务掌握不够,抓支部建设的实际能力提高不快。
(三)帮带不力,做功不实
各单位虽然制定了党委机关帮建基层的制度措施,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机制不健全,落实不到位的问题。有的领导机关抓帮带的认识有偏差,存在跑面多、蹲点少,重业务工作、轻组织建设等现象,真正为支部书记理思路、教方法、传帮带的工作做得不够扎实,支部书记难以学到“真经”。有的领导机关由于自身能力不强,对基层情况若明若暗,对书记队伍需求掌握不准,往往指导不到点,帮带不到位。有的领导机关作风不实,方法不妥,把指导基层搞成指责基层,影响了帮带效果。
(四)发展受限,动力不足
随着基层政治工作岗位的逐步缩编,部分支部书记感到发展受限,观望情绪增加,工作热情退化。大部分支部书记处于人生发展的转折期、岗位职责的高压期、家庭生活的重负期,方方面面的压力,容易分散工作精力。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有的支部书记敬业意识淡化,责任感有所降低。
三、加强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共同努力,研究实在管用的办法,促进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科学发展。
(一)多渠道选配,打牢组织基础
人员的选配是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要针对编制体制、职能任务特点,在选准配强上下功夫。一是眼界要宽。在支部书记的选配上,结合年度干部调整,通盘考虑,随缺随补。应打破单位、专业等界限,大范围、多渠道选人。可在师旅机关建立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候选人才库,根据基层实际,统一调整使用。二是选苗要准。坚持把政治思想强,品德修养好,个人素质全面的年轻干部列为预选对象。有意识地让书记苗子进班子,让他们在实践中积累工作经验。三是把关要严。加强对书记苗子的考核,建立考核档案,对考核不合格,群众反映不好的,要坚决淘汰。加大支部书记非工作性调动的控制力度,增强队伍的稳定性。
(二)多形式培训,提高建设层次
拓宽培训路子,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增强培训实效。一是突出规范性。充分发挥院校培训的主渠道作用,各大单位所属院校可开办3个月、半年等培训班次,努力使支部书记上岗前都能接受一次培训。军师机关应注意发挥教导队的培训功能。师、旅、团级单位党委每年对党支部书记组织一次培训,切实使培训工作规范化。二是突出操作性。以《政工条例》、《党支部工作条例》等为基本依据,围绕书记岗位需求,合理设置培训内容。既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考虑综合素质的培养,切实增强培训的实用性。三是培训方法要活,突出实效性。坚持教与学、练与思相结合。注重把提高实践能力作为重点,着力提高支部书记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多方位帮带,提升工作能力
落实党委机关帮带基层措施,明确职责,分类指导。一是日常工作经常帮。领导机关应利用各种会议、蹲点调研等时机,经常与书记沟通,通过面对面教、手把手带,给书记教方法、传经验、带作风。引导书记把工作精力放在抓工作统筹上。二是关键环节重点帮。注重抓好新任书记上岗、基层班子调整、季节任务转换等时机的帮带,帮助书记理清工作思路。三是重大任务及时帮。执行急难险重任务,领导深入一线,实行面对面指导,有意识地让书记在重大任务中磨练提高。
(四)多角度激励,激发工作动力
针对党支部书记岗位特点,健全激励机制,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一是建机制,激发强能意识。建立健全党支部书记考评办法,通过考评,激发书记队伍爱岗位、强素质、长才干的积极性。二是树典型,激发竞争意识。注重书记队伍中先进典型的培树、宣传,发挥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激发支部书记的工作干劲,促进整体提高。三是重奖惩,激发履职意识。建立党支部书记档案,全面记录书记任职、考评和所在单位建设情况等,把支部书记个人工作实绩、单位建设成绩与书记本人的成长进步切实挂钩,实施奖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