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阅读:从必然走向自然

2015-09-17 08:51:25张卫平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书香读书教师

张卫平

2015年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做政府工作报告时,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希望阅读氛围无处不在。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提交了一篇《关于把全民阅读作为国家战略并设立国家阅读节的提案》,指出全民阅读是当下和未来最重要的事。在此背景下,教师阅读更具有其重要意义与实际价值。

一、叩问教师阅读的必然理由

由于工作忙碌、缺少时间、精力不足、没有目标、职业倦怠等各种原因,教师无法静下心来阅读,更无法深入思考一个问题:教师为什么要阅读?其实,最根本的原因不外有三:(1)阅读是人类文明的不断传承。(2)阅读是个人生存的不变需求。(3)阅读是教师职业的不可或缺。教师因为职业特征与所处学校环境的浸润,对书有着特殊的情感,阅读应该成为教师生活的一部分,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生活习惯。

二、反思教师阅读的淡然现状

中国的国民阅读率近些年一直在持续走低,《中国教育报》《新华每日电讯》等媒体,均提到教师的阅读情况不容乐观,甚至在复旦大学出版社组织小型阅读研讨会上,“教师不读书”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校园,一个拥有最多书的地方却没有阅读,这种现象必须引起我们反思,我们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书香校园是一个在全国推行的浩大工程,各媒体、各教育主管部门,都在想方设法地推进教师阅读。然而,无论是在哪一级层面,无论是开展哪些活动,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的是重宣传发动,轻阅读过程;重硬件建设,轻书籍利用;重群体活动,轻个性指导;重技艺功利,轻名著经典。

三、打造教师阅读的自然境界

阅读应该是教师最自然的生活状态,教师们应该在书籍的海洋中浸润,与经典为友、与高尚为伍、与大师交流、与伟人对话,让大师的思想哺育自己,用名人的智慧激励自己,以专家的人格影响自己,不断充实自己的文化底蕴、积淀自己的人文素养、丰富自己的气质涵养。

1.教师阅读,学校何为

教师阅读作为学校队伍发展的一项重点工程,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

(1)改善阅读条件,激发阅读热情。目前,教师之所以不读书的一大原因就是对阅读没有兴趣与激情。那么,我们何以提高教师的阅读热情呢?我觉得可以从阅读条件的改善开始做起。比如,在教师阅览室里不再用跟办公室一样中规中矩的桌椅,而是生活气息浓郁的、舒适的沙发,带点文艺味的布置,角落里安上茶吧或者咖啡机。教师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面前是温馨的天地,背后是满柜的好书,怎么会不愿意“捧一杯清茶,读一本好书”呢?怎么会不爱上这种生活呢?

(2)组建阅读团队,发挥“雁阵效应”。“雁阵效应”带给人们这样的启示:靠着团结协作精神,候鸟凌空翱翔,完成长途迁徙。在教师阅读的整体推进中,我们可以用“俱乐部”或者“共同体”形式组建阅读团队,可以以“兴趣爱好”“学科性质”等的不同来“组团”。每个小团队自主选择“爱读书、善读书”的“掌门人”,由他引领着一群人往阅读的阳关大道上走。而且,这个掌门人不是永远走在最前,可以用“轮流制”“申请制”等方法,完成引领阅读、精彩导读等任务,实现“一人重点阅读,他人共享成果”的“借力阅读”。

(3)开展阅读活动,助推阅读落实。活动,是教师阅读的重要形式。对教师来讲,这也是最直接、最方便的途径。在我们学校,正尝试着进行这些活动:举办锦绣讲坛,邀请学者专家引领,开阔教师阅读视野;邀请作家导读,了解教育前沿信息,提升阅读视界;组织经典阅读沙龙,开展智慧交流碰撞,夯实教师文化底蕴;开展教研组共读,全体成员钻研教育理论,提升教师教学技能;鼓励阅读漂流,丰富教师阅读经历,增加阅读厚度;开辟网上“锦绣阅读银行”,与微阅读推荐,构建立体阅读模式,丰富教师阅读方式和阅读内容,让教师在个体阅读与团体共享、朋友分享中,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4)丰富阅读评价,提升阅读实效。科学的评价不但可以检测教师的阅读效果,更可以激发教师的阅读积极性,使其形成阅读的长效机制。我们可以从多个方向来评价教师阅读。比如,教师阅读卡的设计,可以用来了解每个教师的阅读情况;比如阅读成果展览,可以用来交流分享阅读的成果;而“书香教师”“书香班级”“书香家庭”“阅读达人”的评选与表彰,则可以形成“阅读为荣,不读为耻”的整体氛围。对于漂流阅读者来说,当自己的书漂流一圈回到自己身边,书里原本自己的注解、笔记,被不同颜色、不同标注写上了不同的感悟与点评,那无疑是最好的阅读评价,无疑是阅读的最好动力。

2.教师阅读,个人何为

“教师阅读”作为一项个人修炼,要成为常态性生活,教师个人的主观努力不容忽视。

(1)阅读的兴趣是可改变的。个性、性格、偏好等因素,决定了每个人的阅读兴趣不同。许多女教师人到四十仍旧爱读言情小说,部分男教师至今仍旧留恋武打小说。但书不仅只有愉悦人生一种功能,更有帮助专业成长的功能,我们要读对自己有用的书!跟着专业阅读的人在一起,便可以发现学科的奥秘;跟经典阅读的人在一起,就可以感受到文学的魅力。教师由于职业的特殊,应该把自己的阅读兴趣放在专业阅读方面。

(2)阅读的习惯是要坚持的。有人阅读一目十行,有人阅读不求甚解,有人阅读虎头蛇尾,读书很零碎,效果不好。读一本书容易,读一辈子书难。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但丢掉一个习惯只需要7天。所以,在开始阶段,我们需要“对自己狠一点”,咬牙也要坚持,坚持21天后,一日不读书,便会“自觉面目可憎”。

(3)阅读的氛围是要共创的。读书就像一棵树,单独放在沙漠里是不可能有生命力的,只有长在森林里,才会根深叶茂。教师的生活环境是相对单纯的,但我们也少不了亲戚家庭,少不了朋友圈子。如果我们能以自己为圆心,以自己的阅读行为和阅读故事来形成一个阅读圈,通过亲子阅读、师生共读、经典品读、专业导读等来感染人、悦纳人,读出一个文明、文化的人脉圈,读到气息养人,读到风生水起。那么,我们就真正实现了“成在自己、优及学生、益于社会”,真正为“全民阅读”贡献了力量。

(4)阅读的压力是要自加的。俞敏洪作为新东方的创始人,可以说每天日理万机,但他仍旧“3个月读60本书”。特级教师王崧舟说:“我一日不读书,自惭形秽;三日不置书,怅然若失。”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只要想办法,挤挤总会有的。教师要学会走到阅读群中,给自己好好订个计划,认真落实,并学会根据自己的实际,不断地调整阅读目标、提升阅读高度、增加阅读压力、转化阅读动力。

教师阅读有着社会“必然理由”,但我们更期待其成为教师生活的“自然状态”。从“必然”到“自然”,修炼的过程是复杂的、路途是漫长的,但只要心到、做到、力到,就会形成阅读氛围、养成阅读习惯,从而建立起自发、自在、自由的阅读生活。?

猜你喜欢
书香读书教师
书香万卷,前行万里
最美教师
快乐语文(2021年27期)2021-11-24 01:29:04
一场被书香浸染的演讲
学生天地(2020年6期)2020-08-25 09:10:48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意林(2020年12期)2020-07-03 02:48:46
教师如何说课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6
最是书香能致远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书香何来
学与玩(2018年5期)2019-01-21 02:13:10
我们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