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为核心是“颠倒课堂”的本质

2015-09-17 19:54顾超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理念课堂教学能力

顾超

“颠倒课堂”是国外在信息化、学习个性化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教学方式,也译为翻转课堂,其核心本质是以学为本、以生为本,最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我校将“‘颠倒课堂理念下小学课堂教学变革的实践研究”确定为主课题,纳入了学校的办学理念之中,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已取得初步研究成果。

一、“颠倒课堂”本土化实施策略

1.进一步厘清颠倒课堂理念的价值

课题组分析认为,颠倒课堂理念的价值不在于它的形式——“先看视频,再课堂学习”,而在于它的“以生为本、以学为本”的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使这种理念更加具有观赏性,从而引起人们的热捧和关注。但许多人往往关注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美丽”,而常常忽略了支撑这种教学方式的核心——教学理念的变革。

颠倒课堂是从以教师为中心翻转为以学生为中心,从强调知识的传授翻转为强调学生的发展,从以教定学翻转为以学定教。只要是成为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进行互动反馈、答疑解惑、知识运用的学堂、“教”始终围绕“学”来开展的课堂,都符合颠倒课堂的要素。

同时,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的退隐。引用成尚荣先生的讲话:坚持以学生学习为核心,但要建立完整的教学概念。以学为核心,并不意味着以学代替教,学与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缺一不可。没有高水平的教就没有高水平的学,学需要教的点拨、点化、深化与提升。

2.初步提出“前学研究”的实施策略

课题组初步确定颠倒课堂的基本要素,包括前学研究、合作学习、学习困难点突破和针对性提升练习四个部分。

前学研究阶段,包括教师设计研究单,学生完成研究单,教师再发现问题三个步骤。

(1)前学研究的定位。更重要的价值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暴露问题;不是提前掌握知识,而是经历学习过程,学习能力的培养,只有在学习中才能培养。

(2)关键程序和目标。

①设计前学小研究,不仅要体现本节课的重点,突出难点,还要想办法出得简单、灵活、多变、有趣,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去完成。

②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以前学研究单为导引,围绕学习重点、难点、知识生长点、易混淆点,进行自主探究,完成小研究。

③暴露并把握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解决学生的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3)关键技术。

①前学研究的设计。前学研究容量应该是“少而精”,前学研究内容一定要适中,就学生心理层面应该是“接受并喜欢”,千万不能成为学生的负担;同时,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知识及年龄特点,选择课前和课中相结合的前置性作业形式,可课前先学,也可课中先学。

②前学研究的完成。

三分之一原则。前学中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能自己弄懂,小组中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能合作学会,还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需要老师的参与帮助才能学会。

先喝鸡汤原则。针对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个别学生出现较大问题的,要给他们进行提前学习讲解,让他们的学习“有底气,能听懂”,而不是滞后补课。

3.初步提出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合作学习阶段包括教师设计交流方式,学生伙伴或小组交流收获、提出问题,教师引导、点拨三个步骤。

(1)合作学习的意义。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学习能力,合作素养本身也应成为教育的目标。

(2)关键程序和目标。

①教师对学生前学研究的情况进行浏览、整理和分类,设计恰当的交流反馈方式。学生基本掌握的问题直接反馈结果,存在多种思路、方法或问题争议的重点组织反馈,对教学易错点的掌握情况组织进行检测性反馈。

②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做到两点:学会表达自己的收获,能够将不会的同学教会;同时,能够清晰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寻求同学的帮助。两个目标:暴露和解决“相异构想”,提高学生的参与面;同时让每个小组成员都从中有所收获。

③教师在学生的回答或交流过程中,要给予必要的回应。无法说服对方时及时终止讨论,讨论问题无序或不清时及时明晰,问题没有阐述透彻时及时点拨,书本上无法查找或超出学生认知范围的及时补充。

(3)关键技术。

①计划与准备。选择合适的主题,思考合作学习能否产生“增值”效应;寻找合适的材料,教学材料可以引导他人合作,如每个小组只发一份材料,或每个小组成员只能得到材料的某一部分,但最后整个小组必须汇报完整内容。

②小组组建。按随机原则或教师分配伙伴,组建小组。小组可从两人一组的伙伴学习,逐渐成长为3~4人的小组学习。小组中可分配角色,如组长、汇报员、材料员、时间管理员等,同时应当让他们不断挑战“新”角色。

③设计好小组合作的方式。不同的学习内容采用不同形式的合作。

④组织小组展示。最重要的是要为小组展示和个人展示建构话语系统。比如小组交流汇报时,可以按照这样的要求回答:下面请听我们小组汇报,我们的方法是,谁有疑问或补充。谁来评价我们组?谢谢大家,我们小组汇报完毕。听讲的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发言需要提出:我有疑问、我有补充、我有夸奖、我有提醒。

4.颠倒课堂中五种学习能力培养

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是天生的,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我们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追求,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倾听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质疑能力,让学生想学习、会学习、乐学习,可以有效地解决家长对孩子后续学习的担忧。

(1)逐层培养。课题组在实践中尝试利用自学辅导课,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和年龄特征,采用分层培养,逐层提升的策略。

(2)主动训练。

课题组认为,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是先天的,而是训练出来的,“天上不会掉下大师”,所以我们的课堂可以有意识进行渗透。

5.颠倒课堂的观察和评价

课题组初步提出课堂教学评价,从教材把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理念、目标达成五个方面进行观察,由此制定《课堂教学评价表》(试行)。在听课记载中,明确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参与度,用不同符号记录学生的参与面、回答问题的质量、课堂学习状态,在专题研究课中,还有专人进行观察记录。课堂教学的评价落脚点落实在学生的“学”,而非教师的“教”。

二、师生教学方式转变的实践成效

1.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

主题教研活动中,对同一节课进行不同角度的观察量表研究,研究者发现学生听课的专注度,合作学习的参与面,提出问题的有效度等方面均有明显提高,参与的深度也有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实验教师通过实验初期和中期,学生对前学研究完成的情况进行比较,发现大部分同学独立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高了。

2.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

教师已经具备了“以生为本,以学为本”“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观,能够根据不同年段、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内容,自觉地依据颠倒课堂理念,解读教材,始终把学生的“学”作为教学设计的中心,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

3.改变了学校的教研方式,教师成长迅速

学校开展的教研活动、培训活动,不再是一言堂的讲座式,而是互动的、生成性的分享式。每次活动,每位老师都会领到“前学作业”,求助和给予帮助,成为一种教研文化,活动的交流也因此更加深刻、更富实效。

参与式的培训活动使得教师成长迅速。在一次凤凰沙龙中,老师们说,自己有了成为合作学习的专家的感觉,书中所写的现象我们都经历过,所以对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如数家珍。学校五次承担市、区级公开教学展示活动,十多次和外校联合教研或赴广州、北京等地课堂教学展示、讲座,积累了一批教学案例、前学研究作业和学习材料专辑。

当然,笔者在研究中也发现课题组成员自身的理论素养不足,课题研究中重实践研究,轻提炼总结,导致我们的研究视野较狭窄,研究的方法、思路还不够科学、有效,理论成果还不够丰厚、系统。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将对照课题研究方案,比对研究的目标是否实现,研究内容是否全面,及时调整工作计划,确保研究工作的圆满完成。?

猜你喜欢
理念课堂教学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