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惠英,李宁蔚,陈 蔚,吴 靖
(1.东华大学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上海 201620;2.东华大学 党委组织部,上海 201620)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力量和作用,既取决于党员数量,更取决于党员质量。”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党[2013]22号),要求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素质优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2014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将“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写入《细则》,体现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把质量作为发展党员工作生命线的重要特征。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面对中央提出的新要求,高校作为大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的工作主体,构建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和质量管理体系是提高大学生党员队伍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
“质量”一词更多的是运用于产品的术语,是度量物体在同一地点重力势能和动能大小的物理量,及在产品和工作当中的优劣程度[1]。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控制、保证和改进来使其实现的全部活动。本文引入质量管理理论来研究构建大学生党员发展和质量管理体系,并运用质量管理PDCA过程循环控制理论来探索实现大学生党员队伍质量管理的科学方法和有效途径。
党员队伍质量关系到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学生党员占高校党员队伍的大多数,因此,如何创新地研究和实践有利于提高学生党员队伍质量的工作,认真开展党员发展工作,努力提高党员队伍质量,在动态发展中进行质量控制,促进和保证高校学生党员都往高质量、综合素质人才方向发展,是高校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要直面现实挑战,就要把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使党在新的历史方位中能够时刻把握方向、勇往直前。可以说,保持党员队伍纯洁性和先进性是党在新历史形势下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作为党组织的最基础细胞,党员素质的高低、党员队伍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党的整体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强弱。青年学生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只有不断加强大学生党员队伍质量,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实现党员队伍质量的动态发展,从青年中提高发展党员的质量,不断提升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才能始终保持高校学生党员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使高校学生党组织充满生机和活力。
大学生党员队伍的质量关系着大学生党组织能否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关系着学生党员能否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促使大学生党支部成为引领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班级核心,就必须提高大学生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树立学生党员的良好形象,增强学生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影响力。
高校是知识传播的阵地,是知识分子高度聚集的场所,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与创新、社会服务的职能。高等教育能否发挥好培养人才的优势,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大学生党员队伍是学生中重要的骨干力量,在引领高校文化、推动高校事业健康、科学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骨干作用。
1.PDCA循环的基本原理
PDCA循环又被称为“戴明环”或“戴明循环”,是指在质量管理中,严格按照Plan、Do、Check和Action四个阶段依次进行的管理工作循环,使质量管理活动周而复始地运转,使各项具体业务工作始终处于一种受管理的状态,以保证和推动质量稳步提高。PDCA循环把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方法和工作程序系统化、科学化、具体化、全面化,以此为基础,可以展开具体的质量管理工作[2]。
PDCA循环包括四个阶段、八个步骤,如图1所示:
图1 PDCA循环四个阶段、八个步骤示意图
(1)计划阶段(P):计划是质量管理的第一阶段。通过计划,确定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以及实现该方针和目标的行动计划和措施。计划阶段包括以下四个步骤:第一步,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第二步,分析原因和影响因素。针对找出的质量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第三步,找出主要的影响因素。第四步,制定改善质量的措施,提出行动计划,并预计效果。
(2)执行阶段(D):该阶段只有一个步骤,即第五步,执行计划或措施。
(3)检查阶段(C):这个阶段也只包括一个步骤,即第六步检查计划的执行效果。通过做好自检、互检、工序交接检、专职检查等方式,将执行结果与预定目标对比,认真检查计划的执行结果。
(4)总结阶段(A):处理阶段是PDCA循环的关键。因为处理阶段就是解决存在问题,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的阶段。该阶段的重点又在于修订标准,包括技术标准和管理制度。没有标准化和制度化,就不可能使PDCA循环转动向前。具体包括两个步骤:第七步,总结经验,即对检查出来的各种问题进行处理,正确的加以肯定,总结成文,制定标准;第八步,提出尚未解决的问题,即通过检查,对效果还不显著,或者效果还不符合要求的一些措施,以及没有得到解决的质量问题,不要回避,应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把其列为遗留问题,反映到下一个循环中去。
2.PDCA循环的特点及对党员队伍质量管理的启示
PDCA循环不停地运转,使得原有质量问题得到解决,更进一步发现新的问题,需要继续进行循环,通过阶梯式上升,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PDCA循环特点鲜明,可以概括如下:
(1)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推动大循环
PDCA循环形成大环套小环,小环里面又套更小的环。大环是小环的母体和依据,小环是大环的分解和保证。它不仅适用于整个工程项目也适用于其内部的各级部门及个人。通过循环把组织内部各方有机联系起来,彼此协同,互相促进,以达到聚焦目标、凝聚能量,朝着同一方向推进工作的目标。
(2)不断前进、不断提高,呈阶梯式上升
PDCA循环是不断提高的,螺旋式上升的,就像爬楼梯一样,每循环一次就前进、提高一步,不停地转动就不断地提高。一个循环运转结束,生产的质量就会提高一步,然后再制定下一个循环,再运转、再提高,不断前进,不断提高。
(3)是一个周而复始的综合性循环
PDCA循环的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完结,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结束了,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剩余未解决的问题再进入下一个循环,从而保证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巩固。同时,PDCA循环是一个综合性循环,四个阶段不是相互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的,各阶段间存在一定的交叉。它运用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边计划边执行,边执行边检查、边检查边处理,边处理边计划,以推动管理工作。
提高大学生党员队伍质量管理水平是高校党建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参考和引用目前较为成熟的PDCA循环理论和方法来审视和开展党员发展工作是保证党员队伍质量的一个新维度。PDCA循环不仅是质量管理活动规律的科学总结,是开展质量管理活动的科学程序,也是一种科学管理的工作方法,其全面性、科学性、程序性、可靠性保证了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因此,运用PDCA循环来进行大学生党员发展和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研究可以使党建工作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步骤更加条理化、系统化、图像化和科学化。原因在于,一方面将PDCA循环理论引入高校学生党员队伍质量管理中,保证了高校党建工作的程序化和系统化;另一方面,PDCA循环理论提供了全面质量管理的一般思路,即将企业质量管理工作从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进行总结,可以使得高校党建工作目标更加明确、职责更加明晰、方法更加科学。但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并牢牢把握住党员队伍质量管理与企业质量管理的异同点,做到既巧妙地挖掘这一理论的精髓为我所用,又能牢牢把握住不同领域管理工作的区别及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
ISO9001:2008标准把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QMS)定义为“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活动。实现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有效地开展各项质量管理活动,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这个体系就叫质量管理体系。大学生党员发展和质量管理体系即高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建工作者可借其发挥和控制党员发展和队伍质量的管理体系,应包括主体系统、客体系统、目标系统、内容系统。
质量管理主体是指具有一定质量管理能力,拥有相应的权威和责任并从事现实质量管理活动的人。质量管理主体系统则是由处于不同职权地位、承担不同质量管理责任的人员按一定形式组合而成的系统[3]。大学生党员发展和质量管理主体系统应包括高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他们对各级党组织及党员队伍质量管理承担着一定的职责和责任。
质量管理客体是指进入质量管理主体活动领域并接受主体的协调和组织的客观对象。质量管理客体首先包括人。人是质量管理客体系统的中心,是质量管理活动的承担者和执行者;其次,质量管理客体还包括受人支配的物和财及依附于人、财、物的信息、时间、空间等要素。各种质量管理客体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与主体发生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形成质量管理客体系统。[3]从质量管理客体系统定义出发,高校党员队伍质量管理客体系统应包括党员,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一切党建工作资源如经费、场所、党纪、党规等。
质量管理目标即进行质量管理活动所要达到或所指向的目的。质量管理目标往往是由许多子目标组成的,这些子目标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质量管理目标系统。党中央于2013年对党员队伍建设提出了6项目标“信念坚定、素质优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纪律严明、作用突出”,这也是高校党员队伍质量管理的目标系统。这一目标系统实际上是从党员队伍质量、数量、作用等方面构建了党员队伍质量管理的目标体系。
从目标体系出发,要实现对大学生党员发展和质量的科学管理就要从把好党员发展的入口关、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健全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等3个方面来构建大学生党员发展和质量管理内容体系及目标内涵。也就是说大学生党员发展和质量管理体系是大环,其中的三个方面就是小环,运用PDCA理论则要充分运用其大环套小环、不断循环前进的阶梯式上升、周而复始的综合性循环的特点,在内容体系的每一个方面都实行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的循环,做到“有计划、有过程、有记录、可检查、能改进”,从而推动学生党员队伍质量不断循环上升、科学动态发展。
大学生党员发展和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根据“信念坚定、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高校培养大学生党员的目标,分析大学生党员发展和质量管理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及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加强大学生党员发展和质量管理的计划,可以增强计划的全面性和针对性。
1.大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党委组织部会同特邀党建组织员分别于2012和2013年,通过每月深入1个学院召开党建工作现场推进会及党建工作互查等形式开展调研,并于2014年开展了学生党员退出机制调研,还通过深度访谈具体党建工作负责人,进一步凝练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发展党员的标准特别是政治标准难以把握
《中国共产党章程》(下文简称《党章》)规定,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了申请入党的基本条件,但对于不同对象申请入党的具体条件没有细化。在高校,党员发展的主要对象是大学生,但有的党组织在发展党员时对党员标准的理解和把握有偏差,重学习成绩、轻政治素质,学习成绩优异、人际关系良好和学生工作突出仍为主要评价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然而却忽略了对培养对象的政治觉悟、思想品质、党建理论水平以及党性修养的培养,这就导致一些“先天不足”、尚不具备党员标准的人被吸收到党内来,影响了大学生党员队伍的整体质量。
(2)存在重组织发展而教育管理缺位的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党员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这对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带来了新的挑战。而一些基层党组织缺少有效的管理方式,手段比较单一,存在重视组织发展而教育管理监督服务不够的现象;少数党员宗旨意识淡薄、组织纪律不强,先锋模范作用不突出,甚至出现违规违纪的现象。同时,社会、网络空间等方面存在的负面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增加了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难度;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缺位、存在“盲区”和“空白点”以及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党员教育管理需求等问题,都影响了大学生党员队伍的整体质量。
(3)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不健全导致出口不畅
为保持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九条对退党、脱党、劝退除名作出了明确规定。然而长期以来,不合格党员退出党组织的渠道并不畅通,退出工作机制不健全,缺乏具体的操作规范使得一些党组织对不合格党员不敢动真碰硬,处置力度也不大。同时,由于评议党员合格与否的标准属于原则性规定,难以量化,再加上受“入党终身制”传统思维定势和对不合格党员滞留党内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等思想层面的影响,不合格党员表决难通过等因素,当前不合格党员退出工作仍然存在难度大、力度小等问题。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不健全,影响了学生党员在广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威信,党组织的信任度和吸引力有所下降,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受到影响。
2.制定提高大学生党员发展和质量管理的措施,提出行动计划,预计效果
针对发展党员、党员教育管理和党员退出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学生党员发展和质量管理计划中要重点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第一,严格遵守党章关于党员标准的要求,结合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把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具体化,科学制定大学生党员入党的具体条件,严格党员发展程序和纪律;第二,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加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提出明确要求,制定《加强学生党员教育管理和日常考察考核实施意见(试行)》;对学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出要求,明确日常考察、考核的内容;第三,科学界定学生不合格党员标准,建立学生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从以上三个方面全面计划,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素质优良、纪律严明、作用突出的党员队伍。
管理是过程,不能只坚持一段时间就放弃了,这样就是形式主义。因此,学校各级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都有责任和义务把好党员入口关,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落实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严格实施前期制定的计划,这样全面过程管理才能有针对性、有执行力,这是最关键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1.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格执行党员发展标准
在学生党员的发展过程中,严格执行党员发展标准,把政治标准作为发展党员的首要标准,把综合素质作为发展学生党员的重要考察内容(发展大学生党员标准见表1)。
表1 发展大学生党员标准
2.坚持规范程序与把关重点环节相结合,提升党员发展工作科学化水平
要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要求,严格执行发展党员的计划数和提高发展党员质量的具体举措。按照计划数,有计划地发展党员。坚持规范程序和重点环节把关相结合,根据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等不同对象,认真履行相关工作程序。重视早期培育,结合不同学院学生特点,落实集中与个性化入党启蒙教育;重视动态管理,建立入党积极分子队伍进出机制;重视结对教育,形成党员带预备党员,党员、预备党员带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的逐级连续培养体系。同时,对群团组织推优、发展对象政审、群众座谈会等重点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并在有条件的学院积极试点入党答辩制度,建立支部书记汇报党员情况制度,加强过程培养和考察,把一贯表现和对重大问题的态度作为重要考察内容,确保发展对象政治标准和量化指标过硬,严格程序,严把党员入口关,不断提升党员发展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3.坚持集中学习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强化党员教育管理
要以提高素质、增强党性为重点,针对学生党员的特点,发挥校、院两级党校培养教育党员的作用,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党员经常性培养教育体系,特别是针对新党员,要开展以“合格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的预备党员教育培训,经过考察和教育,对尚不具备按时转正条件的预备党员可以延长预备期,或依照组织程序取消预备党员资格。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增加党员参与讨论和表达意见的机会,让党员参与设计、策划和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组织生活。以每年的党员主题活动为载体,广泛开展以服务师生为主要内容的党员承诺践诺和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建立联系群众服务岗、划分党员责任、设立党员先锋岗等形式,为党员加强党性锻炼、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搭建平台。坚持以人为本,从政治、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上关心爱护党员,完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
4.落实大学生党员日常考察、考核体系,促进党员队伍科学发展
落实有效的大学生党员日常考察、考核评价体系(见表2),是从制度层面加强学生党员队伍科学化管理的重要举措。根据评价体系的具体内容,由辅导员、班长、团支书、被联系的入党积极分子或普通同学共同参与学生党员的日常考察、考核。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将党员标准,制定的考察、考核评价内容及不合格党员的标准融入到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中去,让党员、群众进行评议。综合考虑日常考察、考核及评议结果,将最后结果与评优惩劣结合起来,激励激发学生党员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表2 大学生党员日常考察、考核评价体系
5.以不合格党员标准为依据,科学界定不合格党员
根据前期征求上海高校、上海市教卫党委组织干部处领导、市教卫党委系统党建研究会秘书处领导的专家意见及与多位党建工作负责人深度访谈的结果,通过实施日常考察、考核体系,从理想信念、宗旨观念、组织纪律、道德行为、工作作风等5个方面,来科学界定大学生党员不合格标准(见表3)。
表3 大学生党员不合格标准
(续 表)
6.落实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针对界定出来的不合格学生党员,要严格落实不合格党员退出程序。要本着“教育帮扶”“治病救人”的方针,执行包括评议评定、审核审批、教育诫勉、整改帮扶、申诉复议、票决退出的“六位一体”党员退出机制(见图2),将开展帮扶、跟踪教育与处置不合格党员工作有机融合,这部分党员已经丧失一个共产党员最基本的党性原则,他们是基层党组织在党员退出工作中的主要对象和难点,在实际工作处理中需做好细致的思想教育和前期准备工作,使其平稳退出,退出后不成为负能量,不积聚矛盾,促进党员队伍整体可持续、科学发展。
图2 不合格党员退出过程循环图
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和质量管理情况,需要建立一种阶段性的考核评估制度,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过程管理,对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效果进行监督检查。
1.立足学生党建工作实际,明确党建工作责任制的基本内容
学校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发展党员和质量管理工作,围绕不同时期学生党建工作的新要求和工作重点,定期听取下级党组织发展党员和质量管理工作的专项汇报,深入了解基层情况,研究部署相关工作,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对重大问题及时作出决策。立足学生党建工作实际,将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发展、党员发展材料、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党员组织生活、党员教育活动、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学院党校开展培训、学生党支部及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等内容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主要内容,对大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完善党委、党总(直)支、党支部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发展党员和质量管理工作机制,完善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
2.强化过程管理,合理构建评价方式
对大学生党员发展和质量管理情况的检查,可通过各基层党组织自查、基层党组织书记述职,党委组织部组织集中检查和有针对性的互查及不定期调研、谈话等形式开展监督检查。例如可与入党积极分子、普通同学、党员或基层党建工作者等谈话,参与基层党员教育活动,查看组织生活记录本,了解基层党组织是否按照程序与要求发展党员和加强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通过定期检查《学生党员日常考察、考核表》的记录情况,了解学生党员在普通群众中的形象及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情况;参与学生党员的民主评议会,检查党员评议工作是否落到实处等等。
大学生党员发展和质量管理体系中计划、实施和检查阶段结束后,就到了处置阶段,一方面可以奖优惩劣,另一方面可以针对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为下一个循环打好基础。
1.科学运用检查考核结果,严格奖优劣惩
结合前期对学生党建工作考核的情况及党员日常考察、考核的结果,对于违反发展党员程序和纪律的行为进行严格处置,违反纪律的个人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受到一定的惩罚;对于学生不合格党员通过教育诫勉、整改帮扶仍旧屡教不改者,进行严格处置,按照程序实施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此外,还要将检查考核结果与党建表彰相结合,对成绩突出的党组织和个人进行表彰,营造积极做好党员发展和质量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
2.结合新形势新要求,提出改进方法
全面总结学生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及退出方面实施的好的经验和做法,对实施颇有成效的加以肯定、继续推进,将其修改完善到党建工作相关制度、文件中去。同时,从中发现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过程中的新的问题,对实施过程中没有解决的党员队伍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或者对实施效果不显著、取得的成效还不符合既定目标的措施,把其作为需要解决的新的问题,反映到下一个循环中去。在下一个循环中,有的放矢地想办法,运用适合高校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加以改进,避免同样的问题发生,推动大学生党员发展和质量管理的不断循环上升。
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将PDCA模式引入其中是提高发展党员质量的有益尝试。运用PDCA模式这种大环套小环、不断循环前进的阶梯式上升、周而复始的综合性循环的特点,可使得党员质量管理内容体系的每一方面都实现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的循环,这也符合高校党建工作的内在规律,对提高党员队伍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李冰洁.提高大学生党员质量的对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
[2]何源,王静,卢逸,周佼佼.全面质量观下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运用[J].成功:教育版,2013,(18):140-141.
[3]崔敬东,刘云枫.试论企业质量管理中的主体与客体[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1,(11):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