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立强
(东华大学 学生就业服务中心,上海 201620)
目前,广大高校已开设创业基础课,旨在促进大学生增进对未来职业方向的宏观认识,提高创业能力,增强创业自信心,为未来可能的创业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创业的开拓性和复杂性等特点要求创业基础课程建立多样化的易于掌握的知识点,实施具有广泛社会适应性的教材内容体系,并建立合理的创业规划教学目标体系,改革不合理的教学评价模式,建立更多的创业模拟训练,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让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因此,在创业基础课程中单独传授创业基础知识和创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应更多关注学生在创业基础知识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从他们获得理论知识到将这种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过程。学生在创业基础课学习过程中,其对自身能力的判断即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在他们的自我调节系统中起主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的养成。因此要从学生的心理状态、情绪体验等心理学角度出发,根据影响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各种因素,注重调整与优化教学。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和主体自我感受。作为主体因素的一个方面,自我效能感概念所把握的是个体以自身为对象的一种思维形式。它最早由班杜拉(A.Bandura)提出,他认为人的行为不仅受行为结果的影响,而且受通过人的认知形成的对结果的期望的先行因素的影响[1]。班杜拉的期望概念包括结果期望和效能期望两部分,结果期望指人对自己的某一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效能期望是指人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和判断。人们在获得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了行为的决定因素。班杜拉将自我效能感的强化分为外部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2]:外部强化是指通过外部的学习和指导对自身直接进行强化;替代性强化是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替代性强化的另一个功能,就是情绪反应的唤起;自我强化是个体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并由此奖励或惩罚自己。自我强化依赖于社会传递的结果,社会向个体传递某一行为标准,当个体的行为表现符合甚至超过这一标准时,他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
海德(Fritz Heider)的“平衡理论”认为,人类有对和谐的需要,从本质上讲,人的行为也就是调节自身与环境关系的一种活动。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不仅决定了个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新的任务时是采取迎接挑战还是回避的态度,而且自我效能感影响到人们的归因模式[3]。积极的自我效能感能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行为。在创业基础课的学习过程中,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会选择适合他们的能力又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他们在遇到的困难面前能坚持自己的行为和继续努力,在寻求困难问题解决之策时,高自我效能感的人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于努力不足,注重自身能力的不断发展,去完成课内外的任务。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在创业基础课程学习过程中及在创业过程中容易错误地估计和判断自己的创业能力,遇到失败或挫折则易归为能力不足或外部其他因素。
创业计划与实践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其中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自我效能感通过思维过程发挥主体作用,通常动机的因素或效能期待目标参与其中。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创业课程学习过程中实现了既定目标而自我欣赏,有的学生取得了同样的成绩却由于制定学习目标较高而对自己不甚满意。要作出这些判断就不得不对自己在创业基础课学习中的行为有一个目标期望。一方面,在创业基础课学习的过程中,自我效能感水平高的学生具有稳定的心理结构,会制定清晰的学习目标,这些同学富有挑战性,敢于面对困难,充满自信;另一方面,在创业基础课中良好的学习目标设置水平,能对学生的具体行为产生指导性和动力性影响。学生在创业基础课学习的过程中制定正确的学习目标,能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创业行为倾向,从而有利于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良好个性的发展。而效能感水平低的学生在具体的创业理论知识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往往表现消极,缺乏自信和创新、开拓意识,很难设置较高的学习目标,因此不利于他们在课堂上对创业知识的学习及未来创业行为的实施。
在归因方式上,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在创业基础课程学习过程中,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可控的因素,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从而有助于维持和激发他们随后的成就动机,产生积极的课堂行为。而自我效能感低的学生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原因,这将损害他们在学习中的成就动机,甚至在创业基础课的学习过程中会产生不良的情绪反应,从而导致他们失去学习信心。
自我效能感会影响学生对学习行为的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过程,影响学生的自我强化[4]。自我效能感水平高的学生在创业基础课学习和实践环节中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注意力集中,对创业基础课中学习的内容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能较快地接受;在创业基础课的实践环节善于展现自身优势,往往会有成功的表现。而自我效能感水平低的学生在创业基础课程学习时效果不佳,在具体的学习和实践环节中往往表现消极,缺乏自信,从而制约了对创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效果。
创业基础课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体验环节容易出现现实和自我效能感期待之间的矛盾、学生对理想创业的期待和现实之间冲突等问题。一旦创业基础课程实践体验环节出现厌恶性情境条件,自我效能感就会决定了个体的应激状态、焦虑反应和抑郁身心反应过程,这些情绪反应又通过改变思维过程的性质而影响学生在创业基础课实践环节行为的实施[5]。
以往创业基础课教材的选择,往往是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教师过分注重固有创业内容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考核评价的项目和标准主要侧重于考试分值评价,其结果是挫伤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利于他们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与提高[5]。创业基础课程的特点决定了课程设计中要增加更多发展学生能力的内容,因为能力才是建立自信心的基础,实践体验多了,能力水平提高了,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自然会得到提高,课堂授课的效果自然会更好。
创业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设计应以当前国家制定的创业课程的目标任务为指导,同时注意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针对学生对创业知识了解程度不同的实际情况,运用外部强化理论合理地进行分层教育与管理[6]。对那些课堂上能动性较差的学生,要对他们提出针对性的学习目标,注意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尽量使每个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完成具体学习目标,从而使他们在课堂学习中得到成功的情绪体验,对创业课程学习树立自信,促进自我效能感的不断发展。
在大学生创业基础课学习的模拟环节,学生通过自身对创业场景的“心象”再现,可以提高创业基础课教学的实用效果。自我效能感水平高的学生,通过场景模拟,会坚信自己在创业基础课实践中积极性的效能,倾向于想象未来创业成功的情境体验,体验与创业活动有关状态的微妙变化,从而有助于使创业基础课程学习更加科学合理。在整个创业基础课教学中针对学生学习中的心理状态异常现象,可运用自我强化理论,采用心理激励调控的方法,多给学生一些鼓励,诱发其积极的自我效能感,提高自我强化的效果。另外,指导学生学会适时、合理、恰当地运用暗示手段调控其心理状态,发挥学生自身的心理潜能,提高创业基础课的学习效率。
在创业基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观察学习能力,增强学习中的替代强化效果,以促进他们良好行为模式的形成。观察学习是创造性行为的主要来源,榜样越多样化,观察者就越有可能作出创造性的反应。在创业基础课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面对多个或多种榜样的影响,其很难仅仅根据某一个榜样来塑造自己的行为模式,常常会把不同榜样的各个方面组合成一个新的混合体。因此,在教学中进行多种榜样示范将激发学生更多的创新,产生新的、具有创造性的行为,这正是创业课程设立时的最终目标,因为创新性思维才是一名创业者最应具备的。因此,创业基础课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中看到榜样的行为模式,针对学生的创新性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和激励机制,给予正确的引导,让他们认识到对积极、正确的榜样模仿学习会给他们带来的益处,激发学生创新的热情。
学生的目标定向是其进行创业规划的参考标准,其行为绩效的好坏会影响学生的自我效能感[7],教师在大学生创业基础课授课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性格特点,对大学生的创业进行合理的引导和规划,使他们在实践过程中能通过自身努力,不断实现既定的创业目标,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目标设置水平。同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改变他们在创业基础课学习中不合理的归因方式,从而保持他们较高的效能感水平,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创业行为目标,不断提高创业基础课学习的效果。
[1]Bandura,A.Self-efficacy:TheExerciseofControl[M].New York:W.H.Freeman &Co.Ltd,1997.
[2]童瑛,陆丽青.暗示技术在提高自我效能感中的运用[J].现代教育科学,2005,(10):232-233.
[3]金霞.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及学业自我效能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黑龙江教育,2009,(07/08):85-87.
[4]徐茂华.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初探[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5):106-111.
[5]董青春,董志霞.高校创业课程的特点及教学改革[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1):58-60.
[6]马小辉.创业型大学的创业教育目标、特性及实践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3,(7):96-100.
[7]曾荣侠,李新旺.试论自我效能感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4):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