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走”背景下体育社团服务团员青年的研究——以东华大学为例

2015-08-15 00:50
关键词:共青团社团体育

封 华

(东华大学 团委,上海201620)

一、“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活动开展情况

2014年初,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学联共同发文《关于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通知》(中青联发[2014]2号)。通知指出,由于学生学业压力、对于互联网依赖程度的加深、群众性体育活动载体不足等因素,当前青少年学生特别是大学生群体对于体育锻炼的自觉意识和重视程度明显不足,体质状况和健康素质不容乐观。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的精神,激发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帮助大学生提升身体素质,并从中磨练坚强意志、培养良好品德和拼搏精神,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学联共同决定,从2014年开始,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全面启动和广泛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自接到通知起,全国各级团省委、各级学生会积极响应,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体育活动。

就上海而言,从2014年3月22日上海市大学生“百日千里”挑战赛启动仪式后,上海市各高校团委以各种方式组织团员青年开展多种多样的大学生体育健身活动,2014年底上海团市委对于在“百日千里”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2015年初,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全国学联共同发文《关于深入开展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指导意见》(中青联发[2015]4号),意见中肯定了2014年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希望继续深入推进此项活动。2015年5月31日,上海团市委举行了上海大学生“为爱奔跑”健康跑活动,全市各高校学生参与其中。

就东华大学而言,团中央的通知和意见为东华大学的共青团工作指明了方向。校团委结合校内体育部资源,依托学生体育社团,开展了形式多样、项目种类繁多的体育活动。体育部明确:每名体育老师指导1~3个体育社团,相关工作纳入绩效考核,明确要求体育老师指导的体育社团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全校性的大型活动,常规训练活动每学期不少于八次。指导教师的工作任务明确,对于促进体育社团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原本处于自娱自乐的体育社团因为有了专业老师的指导,使其活动、训练都更加规范有序,将体育社团变得更加科学化、专业化,也将体育社团当作了体育教学的一部分。有的体育老师根据自己的项目特长,指导学生申请成立了新的体育社团,东华大学的体育社团在2014年底已有40余个,项目覆盖面广泛,内容多样。由于体育社团数量众多,每个社团每学年举行一次全校大型活动,就将校园的体育活动搞得精彩纷呈,充分达到了“三走”的目的。

二、“三走”活动对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

号召大学生们“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强调让大学生走到校园中、走到操场上做运动,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重要影响。

人才的质量不能仅局限在专业能力与思想政治素质的层面上,人才的素质也应该包括身体的质量。体育与德育、智育是一个有机体,不能将其分割,三者间相互交叉、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林语堂在《八十自叙》中回忆:“如果说圣约翰大学给我什么好处,那就是给了我健康的肺叶,我若进公立学校,绝不会有此成果。我学打网球,参加足球校队,还是划船队的队长哩。”[1]可见体育活动对于人生的深远影响。中国大学精神的传播者蔡元培,十分重视人才培养,并形成了培养“完全人格”的先进理念。其中,对体育尤其重视:“夫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体育最重要之事为运动。”[2]蔡元培先生那时就号召学生们要运动,可见运动影响一个人的成长成才。

(一)“三走”活动有利于大学生保持健康的身体

运动有利于增强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多个身体系统,对人体健康有很多好处。

体育锻炼使人体骨骼的血液供给状况得到改善,骨骼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都会发生好的变化。锻炼能够提高关节的稳固性和灵活性,肌纤维变粗,肌肉体积增大。正常人的肌肉约占体重的35%~40%,经常从事体育锻炼或者体力劳动的人,肌肉可占体重的45%~55%。[3]经过长期的体育锻炼,在完成定量工作时,心血管机能变化呈现出动员快、潜力大、恢复快的特点。体育锻炼能提高呼吸系统的机能,增大肺活量。长期坚持锻炼可使人的缺氧耐受力增强,对氧的吸收利用率提高。体育锻炼对消化器官机能有良好的作用,能加强胃肠的蠕动、增加消化液的分泌,从而提高机体消化和吸收的能力,增强食欲。大学生正处在身体生长时期,适量的体育锻炼对于正在发育的大学生们来说是非常健康和有益的。

(二)“三走”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年轻人应该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基础。近年来,“宅”字越来越流行,“宅文化”更是在年轻人中滋生蔓延。当代大学生是随着中国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长大的,他们非常熟悉网络,他们喜欢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网络。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兄弟姐妹和伙伴的缺失让他们缺少现实中可以倾诉和交流的对象,而与父母的代沟让他们不想与父母沟通。现实中无法获取的友情、爱情、成就感、认同感等,他们就通过网络获取。宅在宿舍,在网络上展现自我,获取认同,是很多大学生的选择。

“宅文化”的蔓延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多不好的影响。整天对着电脑,且不说视力下降,腰椎、颈椎也都会出现问题;不社交的生活,也容易造成心理封闭,社交能力退化;没有实践的积累,阻碍经验积累和能力提升。总之,“宅”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团中央提出了“三走”,号召“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让学生们到真实的生活中强身健体,在真实的环境中交流交往,避免“宅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三、“三走”活动中,体育社团的影响与作用

大学生体育社团的产生源于高校学生健身、娱乐、社交、情感的需求。体育社团是具有共同体育爱好和特长的高校学生自愿组成,经高校行政部门审批登记的具有互益性、非营利性、民间性的体育活动组织。高校学生体育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大环境下,体育社团的发展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与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功能[4]。在“三走”活动中,体育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促进素质教育发展

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凝聚人心、陶冶情操、启迪心智,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东华大学为例,每个社团每学年都要举行一次全校性的大型体育活动,学校内的体育活动大都由社团承办完成,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活动。每个社团根据自己的特色,举行羽毛球赛、乒乓球赛、running man趣味跑步、定向越野、游泳比赛、攀岩比赛等活动,体育项目覆盖面广,让大多数同学都能有机会参与其中。可以说,体育社团是校园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

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求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形成一股合力,都为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服务。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活动,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只有德智体美均能实现发展的人,才是全面的人才。学生通过参与体育社团的活动,增强自身的体育素养,强身健体,身心愉悦,是很有价值的,也是素质教育的成果。

(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增强其社会适应性

体育社团是学生出于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参与的组织。因此社团活动更具吸引力,能迎合学生们的喜好,也能带动周围的同学参与。在参与体育社团的活动时,大学生既锻炼了身体,也能促进心理的健康,增强社会适应性。

大学生有时会因学习压力、谈恋爱、宿舍关系以及对未来前途担忧等原因而产生紧张、焦虑、压抑和不安等情绪,通过体育社团的活动可以转移不愉快的意识和情绪,使其从烦恼中脱离。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其活动本身需要不断地克服困难,从而取得成功的体验,可培养自身良好的意志品质。如果坚持锻炼,他们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将会得到改善,并能掌握和发展一些运动技能和技巧。由此,将成功信息传递给大脑,从而获得自我成就感体验,产生愉快和幸福感。坚持体育锻炼可使人体格强壮、精力充沛,有效地改善人的身材,更有助于学生们确立良好的自我概念。经常参与体育比赛,会使同学逐渐形成一种不断进取、勇于拼搏、积极向上的精神,从而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迎接挑战。

“三走”活动让不同专业、年级、性别的同学相聚在运动场上,增加了互动的机会,使平等、友好、和谐的交往成为可能,同学互相之间产生信任感,能有效地进行情感和信息的交流,互相之间产生一种默契和交融。同学也可以通过体育活动来认识更多的朋友,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将令人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如果在社团中担任骨干,负责社团的管理工作,更能够锻炼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处理事情的能力,对于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培养是很有意义的。

四、“三走”活动中,共青团与体育社团的互动分析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发挥着特殊的政治功能,在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体育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高校共青团组织与体育社团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协助,达到双赢。

(一)共青团与体育社团的互动意义

共青团是在以党团关系与团青关系这两对权力关系为坐标所形成的政治逻辑空间中生存与发展的,其中党团关系决定了共青团组织的存在与发展,而团青关系决定了共青团组织存在与发展的具体实现形式[5]。党与团的特殊关系是其功能变迁的中轴线,青年的特点及需求是其功能变迁的方向标,保持先进性质是其功能变迁的自变量,时代环境的变化是其功能变迁的因变量。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化,特别是学分制的实行,班级所具有的学业共同体功能开始消失。学生社团作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组织载体开始在高校校园中逐渐发展,使班级作为生活共同体功能的一部分内容被社团所替代。校园中,班级的概念已日趋淡化。同时,社团蓬勃兴起,学生们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社团中,在社团中学习、生活。“三走”背景下,体育社团也同样吸引着同学们的参与,学生们在体育社团中健身、交流,形成新的生活共同体。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一方面,共青团具有很强的组织优势,有一整套完善的组织机构及组织运行模式,《团章》对成员的权利、义务、奖励、惩处,从中央到基层各级组织的权责都有明确规定,这就保证了共青团的组织工作顺利开展;另一方面,基于共青团“先进青年群众组织”的定位,高校团组织更容易聚合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因此共青团在人才资源方面有很多优势,聚集着很多优秀人才。这些优势都可以为体育社团的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二)共青团与体育社团的互动效果

1.通过体育社团凝聚青年

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作为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政治性的一面,同时也具有群众性、社会性的一面。共青团要运用情感、兴趣爱好等条件,运用青年喜欢的沟通交流、聚集和联络方式,真正地做到联系群众。党可以通过共青团联系青年,共青团可以借助体育社团联系青年。“三走”背景下,体育社团按照青年们的需求组织各种体育活动,青年们积极参与,一方面强身健体,另一方面也可以交流学习,增加组织凝聚力。共青团组织依靠体育社团联系青年、凝聚青年,更好地为广大青年服务。

2.共青团为体育社团提供展示平台

中国共青团众所周知的项目之一还包括志愿者活动,而体育赛事也是志愿者需求的大户。2022年北京联合张家口将举行世界冬奥会,将需要大批的体育赛事志愿者。如果滑冰、冰壶社团等冬奥会项目相关的体育社团,能在大型体育赛事中服务所在社团的项目,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发挥自己的兴趣特长,对于主办方来说,可以减少培训成本,双方都是大有好处的。体育社团的存在,为高等院校参与大型体育赛事志愿者工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体育社团也可以借助共青团的平台,更好地发挥自身社团优势,办出自己的社团特色。

五、高校共青团利用体育社团引导服务青年的途径和方法

基于以上分析,高校共青团应利用体育社团引导服务青年。具体方法如下:

(一)大力宣传“三走”活动,将主题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体育社团活动中

高校共青团要以育人为导向,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素质,是高校团组织必须要做的事情。采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结合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三走”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其中,加入到体育社团的各项活动中去,通过体育活动与学生沟通,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感染,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体育社团是学生出于自身兴趣而参与的,他们在参与社团活动时通常更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教师可以在体育活动中了解学生,通过体育社团与学生沟通。沟通过程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注重教师和学生的平等对话,耐心倾听学生的各种想法,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师生在讨论中共同进步,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思想互动的舞台。以东华大学为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体育社团的活动中,让学生在愉快的锻炼中学习和受到熏陶。在“三走”活动背景下,恰逢毛主席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63周年之际,学校的射箭社团举行射箭体验活动,吸引了很多同学参与。体验活动的同时,还安排了中国传统的射箭表演,身着汉服的箭手们,行礼射箭,体现了中国的礼仪文化,向学生们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让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二)“三走”背景下,大力支持体育社团的成长与发展

借助“三走”活动,大力支持体育社团的建设,完善社团负责人选拔、社团制度、资金支持和教师指导等方面的资源配置,通过体育社团服务广大青年学生。

首先,高度重视对学生社团负责人的选拔培养,有计划地对学生社团负责人进行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要把学生社团负责人和骨干人员纳入到学生干部体系,在推优评奖等方面充分考虑他们从事的社团工作及其业绩,通过他们凝聚更多的学生,使社团聚集在党团组织周围。其次,制定和完善体育社团的相关规章制度是体育社团向前发展并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体育社团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学校的政策导向在促进体育社团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合理的政策可以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更好地配置资源[6]。东华大学团委密切关注和研究体育社团发展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以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精神改进和创新体育社团工作。积极探索跨校社团活动、社团刊物与宣传活动的管理方式和办法,认真研究社团与其他学生组织的关系、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融入社团活动等问题。通过创新工作内容和形式,适应学生需求,增强学生社团和社团活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努力形成新形势下通过体育社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手段、新方法。然后,加大对体育社团建设的资源投入。东华大学设立社团华彩基金,积极支持社团的发展。在活动场地、活动条件等方面对体育社团给予优惠和支持。加强对体育社团的指导。最后,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加强工作指导,把握正确方向,大力扶持、热情鼓励、正确引导。要充分调动专业体育教师的积极性,选派有专长和责任心强的教师指导学生社团建设,并创造条件,提高社团指导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工作水平。

综上所述,“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有着重要意义,高校共青团应该抓住这个契机,借助体育社团的力量凝聚青年、服务青年,为青年们提供更广阔的舞台。

[1]林语堂.八十自叙[M].北京:宝文堂书店,1990:26-31.

[2]蔡元培.在爱国女学校之演说[A].蔡元培教育名篇[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46-49.

[3]杨春玲,高玲娣.大学体育[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0:11-12.

[4]王哲,梁红霞.湖北省大学生体育社团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8(1):86-93.

[5]郑长忠.建构共青团组织创新的体制内政治支持——新时期高校党建带团建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3,11(3):76-80.

[6]程华,赵蕊,戴健.发达国家体育社团发展的法律环境、运行监督机制及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39(2):40-45.

猜你喜欢
共青团社团体育
缤纷社团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2020年警院共青团大事采撷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2016体育年
K-BOT拼插社团
相约二零一七,遇见魅力共青团
抗洪中的共青团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