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公民参与的德育启示

2015-09-15 20:00林可
中国德育 2015年15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网络时代议题

摘 要探讨德育如何应对网络时代的挑战,需要先了解我们的德育对象——即被称之为“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先分析他们如何通过互联网习得道德品质、政治素养和价值观念等。文章从青少年网络公民参与的原因、议题、方式及其影响这四个维度展开,以期为研究我国情境中的相关问题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借鉴。

关 键 词公民参与网络公民参与;德育;公民教育

作者简介林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讲师

我国语境中,学校德育有两类基本目标,一是培养青少年良好道德品质、政治素养、价值观念,[1]二是加强公民意识、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2]网络时代,学校德育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机遇主要在于网络作为一个海量的信息平台和开放互动的传播平台,能够为学校德育提供更多资源、素材、案例,并促进教育方式的革新。挑战源于网络时代“众声喧哗”的社会环境对学校德育内容产生的冲击——多元价值观念不断冲突、碰撞、融合与再分裂的过程,导致由学校等权威教育机构所引领的价值判断、所倡导的价值选择遭受质疑。同时,挑战也源于网络时代公民成长机制对现有学校德育方法造成的冲击——青少年越来越多地利用网络媒体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在搜寻信息、表达意见、表达诉求、参与行动的过程中,主动认知和建构自身的社会角色和公民身份;而学校对此趋势应对不及、甚至无所适从。如何因势利导促进学校德育变革,不仅需要在理论上探索解惑,也需要从实践中汲取经验。

笔者认为,网络时代的学校德育变革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探讨传统德育和网络的结合方式,还需要与时俱进地更新观念、解决问题,而最重要的第一步是了解当今德育对象“青少年”的特点。教育者应当放下“卫道士”和“说教者”的角色,心平气和地、力求全面地观察青少年的思想、态度和行为的现状,发现青少年在网络影响下的积极和消极方面的变化。为此,本文选取“网络公民参与”这一主题作为切入视角,探讨青少年如何利用互联网参与公共事务、学习公民社会和公共生活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文章将描绘“网络世代”和“网络公民”的群体肖像与行为,介绍有关青少年网络公民参与的国际研究项目,呈现具体案例及评述,从青少年网络公民参与的原因、议题、方式及其影响这四个维度来分析,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我国情境中的相关问题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借鉴。

一、网络世代:“积极公民”抑或“最愚蠢的一代”?

20世纪90年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明和逐渐普及,又一批新兴人类应运“诞生”。他们被称为“网络世代 (Net Generation)”[3]或“数字世代 (Digital Generation)”[4]:他们从出生开始就被眼花缭乱的数字媒体包围。

互联网深刻影响青少年社会认知与生活建构方式的一个重要表现在于:它增加了青少年参与公共事务的机会,为“网络公民”(Networked Citizens)的诞生与成长提供了可能性。目前,国内外已经涌现出针对这一现象及其趋势展开研究和讨论,普遍认为:网络为青少年的公民参与搭建了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型场域,不仅使他们接触到更丰富的信息、资源、话题和活动,进而投身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公共论辩和行动;也使他们置身于“网上”与“网下”彼此联结、相互作用的公共生活,进而面临虚拟社区与现实社会的双重困惑。

乐观者认为:日渐成长的网络公民正在拓宽自身知识视野,提升沟通交往能力,促进公共生活的变革,并有望创造出一种前辈们未曾经历的“网络民主”。例如,他们越来越多地利用社交媒体来表达权利诉求,开展线上论辩,进行选举投票,推广志愿服务、慈善捐助、社区互助等公益活动,或组织游行、请愿、抵制等激进活动……[5]通过线上和线下的实践努力和持续参与式学习,他们有希望成长为对社区、地方、国家乃至世界的民主进程产生深刻影响的“积极公民”。[6]

然而,悲观者指出:网络世代只不过是一群整天盯着屏幕的社交网站成瘾者,他们处于信息超载的状态,却不具备筛选和辨别有效信息的能力;他们每天在线上呼朋引伴忙于沟通,却对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愈加束手无策;他们本应通过学习更多历史政治知识获得公民意识的启蒙,却最终选择了娱乐至上,被影视、游戏、购物消费等活动占据了大量的时间,懒于自我反思,殆于社会服务,从而逐渐丧失价值判断力和社会责任感,因而成为“最愚蠢的一代”。[7]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期望互联网为“积极公民”的成长提供优质空间和养分,网络公民参与的过程促进青少年自我反思与自觉行动,为学校德育和公民教育提供助力。同时,我们也应注意,“最愚蠢的一代”的论断绝非危言耸听,如果互联网不能实现培育积极公民的“承诺”,那就需要探讨学校德育和公民教育如何对青少年的网络活动进行干预,如何将消耗大量时间精力的“普通参与”转变为具有积极建构意义的“公民参与”。

二、“公民参与”之概念辨析

“公民参与”并非网络时代的新生事物,其理论和实践已有悠久传统,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腊。雅典的直接民主制度允许全体公民参与城邦的政治生活,通过定期举行公民大会进行议事、投票、选举、共同决定城邦事务。亚里士多德认为,公民参与是一种美德,如果不参与到公共生活之中,没有人能够实现自我德性的完善。[8]西方经历了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及20世纪以来的人权解放运动,公民参与逐渐成为深入人心的政治观念、社会意识和文化精神。因而,公民参与成为西方道德教育与公民教育的经典议题之一,许多国家将其设定为公民教育的一项“基本目标”[9]“关键要素”或“核心内容”[10],希望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和负责任的行为”[11],培育“认真关心和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现代公民”[12]。

简单梳理“公民参与”的概念,有助于理解网络时代公民参与的新特征以及相应的教育诉求。笔者认为,“公民参与”至少包含五个层次的理解:

第一,参与的主体是具有公民身份的人。

第二,参与的范畴是公共事务,通常与政治、社会和公民文化相关。

第三,参与的形式多样,主要包含:获取信息、表达意见、参加公民组织、参与公共生活、民主协商、投票选举等,其核心在于——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公民可以进行平等对话、沟通交流、审慎协商和共同决策。

第四,不仅指“参与”行为本身,也指参与的权利、义务和能力。

第五,公民参与具有教育性,它与学校德育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学校层面的知识技能与价值观的传递有助于指导年轻一代实现积极、良性的公民参与;同时,公民参与的过程本身就是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所说的“做中学”,从公民日常交往与社会实践中习得道德观念、公民意识和沟通技能,尝试错误并解决问题,共同建构民主的学校环境与生活氛围。[13]也正如佩特曼指出:平等的参与过程具有教育意义。公民亲身融入国家、地方、社区、学校乃至家庭等不同层面的公共议题和事务,接触不同层级、不同方式的民主程序和决策,这个过程可以强化公民的参与意识并提升参与能力。[14]

三、青少年网络公民参与:基于多国研究的经验

互联网时代的公民参与是基于网络媒体而产生的新型参与模式。因此,笔者将“网络公民参与”视为一个独立概念,对其进行操作性定义,即:公民利用网络媒体参与有关公共生活的意见交流和行为活动;既有线上参与模式,也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参与模式。

网络媒体的开放性、互动性、即时性等特征,营造了一个众声喧哗的新型公共空间,青少年每天在网上与各类公共议题“不期而遇”,他们通过多元的渠道获取信息,利用不同的网络平台表达观点,跨越时区地域的实时讨论,加入公民组织和发起社会活动也变得更加容易。不论我们是否留意,网络公民参与都已逐渐成为年轻一代的“生活常态”。特别是社交网络蓬勃发展的今天,用户们直接或间接地彼此联结,公共议题一旦产生,通过社交网络无限循环的分享、转发、评论等机制,参与的人群有可能不断扩大。即便是发生在私人领域的事件,也可能经由社交网络发酵,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从而变成一个公共事件。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界限很容易被打破,个体生活很容易被公共生活裹挟,网络公民参与可能出于主动,也可能出于被动,青少年在网络上频繁的意见表达和行为活动,可能出于对公共事务的兴趣、对社会生活的关心、认同感、责任感;可能出于对个人知识能力的彰显、对个人和社群权利的诉求;也可能只是出于人云亦云的起哄、无意识地凑热闹。因此,德育工作者需要关注这些现象,理性地分析青少年网络公民参与的利与弊,从而帮助他们趋利避害,正确看待网络信息,理性参与线上讨论,培养其反思性和责任感,从而审慎地参与线下公民生活。

青少年网络公民参与的内容十分广泛,形式多种多样。欧美国家在该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蒙哥马利(Kathryn C. Montgomery)和戈特利布-罗伯斯(Barbara Gottlieb-Robles)在2002-2004年期间选取了美国300多个旨在促进青年公民参与网站(youthcivic website)进行内容分析,描绘了一幅以青少年为主体的网络公民社会图景。这些网站有两个共同特征:都是为促进公民参与而设立;都以青少年为目标受众。研究者归纳出青少年网络公民参与的十个主题,[15]证明网络空间已成为公民参与的重要场域,为公民成长提供丰了富的资源和机会。笔者认为其中八个主题及其参与形式最具参考价值(见表1):

当今青少年仍然关注和实践着这些主题,其内涵和形式得到不断拓展。许多新近研究也得出类似的结论,例如:巴纳吉(ShakuntalaBanaji)和帕金汉(David Buckingham)于2013年发布了针对欧洲七国(匈牙利、荷兰、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土耳其、英国)“青少年网络公民参与”的研究成果,[16]通过网站分析、问卷调查、青年焦点小组访谈和个案研究等方法提出了八项参与主题:投票选举、志愿活动、社区参与、全球议题、包容性与多样性、青年组织与社会活动、身份认同、公平。

由于欧洲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政治体制、媒介文化大不相同,青少年对这些议题有着非常多元化的理解。他们通过网络公民参与,表达观点,彼此交流意见,甚至直面冲突;在这个过程中,公共议题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拓展。可见,公民参与的范畴和主题并非固定的,而是流动变化的、不断建构的。

此外,许多机构和组织为了吸引年轻一代的注意,保持与年轻一代沟通,也纷纷开设网站或网页,包括:政府、政党、慈善组织、非政府组织、社会活动、宗教、少数族裔、草根组织等。青少年主导的“自下而上”的公民参与,和权威机构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参与相结合,有利于促进“青少年”与“成人”之间、“个体公民”与“官方机构”之间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的相互补充与交流。

四、网络时代学校德育变革启示

网络公民参与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对个体公民成长和社会建构都影响深远。积极面在于,网络公民参与确实给予年轻人更多的机会获取信息、表达意见、参与公共话题论辩和参与公民活动,特别是那些对社会发展有积极正面意义的活动,例如:志愿服务,公益募捐,环保行动等。但它也多方面局限,最突出的问题是公民教育的发展滞后,学校德育内容跟不上网络中道德、伦理、政治和社会议题产生的速度,未能与时俱进地赋予青少年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的能力。因此,研究者们认为促进网络公民参与,关键在于青少年能否反思性地理解公民社会的知识,批判性地看待媒体和社会运行的机制,创造性地应用网络技术彰显青少年的价值和权利诉求。这是网络时代的德育和公民教育需要应对的任务,而这些不仅是西方社会曾经或正在经历的难题,也可能是我国当前和未来不可避免的议题。

针对这些现象,笔者提出几点简要建议,希望为今后讨论网络时代德育变革提供启示:

首先,尝试从狭义的道德教育转向价值教育与公民教育。狭义的道德教育专指道德观念教育,而价值教育和公民教育则拥有更为宽广的视角。前者致力于“通过长期的教育事业促进和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帮助个体在多元化社会中成为有责任感、有关怀品质、有参与意识的社会成员”;探讨道德精神、民主公民权、审美、多元文化、国家认同、知识与学术、和平、国际理解、性别平等,反对种族歧视等方面的价值,并且重视人类的共同价值,如:宽容、团结与合作等。[17]而后者着重于“赋予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参与公共生活的一切知识、技能和态度”,使它们能够在“社区、地区、国家和国际”层面的公民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18]

其次,尝试开展“参与式公民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结合网络热议的公共话题展开讨论,重视学生的观点和体验,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教育内容可大致分为四个层面:第一,培养公民参与意识,鼓励学生自行搜索、获取公民生活相关议题的信息、了解社区、国家和世界的动态。第二,增加公民参与知识,结合线上网站资源和线下学科教学资源,为学生讨论各个领域的公民议题补充背景知识,特别是政治、历史、地理和其他人文学科的知识;第三,培养公民参与的价值观念,结合网络公民参与的具体事件和经验,引导学生理解公民生活相关的价值,如:民主、平等、自由、公正、爱国、尊重、包容等;第四,培养公民参与的技能,鼓励学生的网络交流沟通、理性的网络表达和辩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行动,引导学生解读网络、批判网络、应用网络等,并在学生遇到予以引导和帮助,解决问题的能力、参与决策、参与社区生活。

最后,尝试将慕课资源引入学校德育教学,并借鉴慕课形式开发切合中国语境的通识教育和公民教育。近年来,智育领域以慕课为代表的网络化学习模式蓬勃发展,引领了知识教育的变革方向。其中一些课程也辐射到了德育领域,例如:自从2010年哈佛大学以“公正”和“幸福”为主题的公开课引进中国以来,这些借助探讨政治学、伦理学与心理学等学科的经典议题和专业知识,掀起了一场关于道德知识和价值观念的反思与讨论,不乏有人将其视为我国德育改革可参借鉴的模式。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3-01)[2010-07-05].http://www.china.com.cn.

[3]Tapscott,D.(1998).Growing up Digital: The rise of the net generation.New York;London: McGraw Hill.

[4]Buckingham,D.,& Willett,R.(Eds.).(2006). Digital Generations:Children,young people and the new media.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5]Bennett,W.L.(Ed.).(2008).Civic Life Online: Learning How Digital Media Can Engage Youth. Cambridge, Mussachusetts& London: The MIT Press.

[6]Lin,K.,& Starkey,H.(2014).Active Citizens, Good Citizens and Insouciant Bystanders: the educational implications of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civic participation via social networking.London Review of Education,12(1),50-62.

[7]Bauerlein,M.(2008).The Dumbest Generation: How the Digital Age Stupefies Young Americans and Jeopardizes Our Future(Or,Don't Trust Anyone Under 30).New York:Jeremy P.Tarcher/Penguin.

[8]Aristotle.([350BC]1984).The politics (translated and with an introduction,notes,and glossary by Carnes Lord).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9]Isin,E.F.,& Turner,B.S.(Eds.).(2002). Handbook of citizenship studies London:Sage.

[10]Hedtke,R.,&Zimenkova,T.(Eds.).(2013). Education for Civic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 Critical Approach.New York:Routledge.

[11]Qualification and Curriculum Authority (1998).Education for Citizenship and the Teaching of Democracy in Schools(The Crick Report). London:QCA.

[12]Council of Europe.(2010).Council of Europe Charter on Education for Democratic Citizenship and Human Rights Education.Strasbourg: Council of Europe.

[13]Dewey,J.(1916[2002]).Democracy and Educa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In S.J.Maxcy(Ed.),John Dewey and American Education(Vol.3).Bristol:Thommes.

[14]Pateman,C.(1970).Participation and Democratic Theor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5]Montgomery,K.C.,& Gottlieb-Robles,B. (2006).Youth as e-Citizens:the internet's contribution to civic engagement.In D.Buckingham & R.Willett(Eds.),Digital Generations:Children, young people and the new media(pp.131-147). 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6]Banaji,S.,& Buckingham,D.(2013).The Civic Web:Young people,the Internet,and Civic Participation.Cambridge,Massachusetts;London:The MIT Press.

[17]Halstead,J.M.,& Taylor,M.J.(Eds.).(1996).Values in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in values.London:Falmer Press,pp.8-9.

[18]Arthur,J.,Davies,I.,& Hahn,C.(Eds.).(2008).The SAGE Handbook of Education for Citizenship and Democracy.London:SAGE Publications,pp.5-6.

责任编辑/高艺菲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网络时代议题
探究基于核心素养的议题式美术教育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让政治议题“活”起来
明确方向标、设计中轴线、提供参照系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网络时代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网络时代
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意义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