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坤 陈德英 李福章 马凤娥
临床研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床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李志坤 陈德英 李福章 马凤娥
作者单位:518109 广东省深圳市,深圳市龙华新区人民医院社康中心(李志坤、陈德英);河南省鹤壁市人民医院内科(李福章);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第二人民医院内科(马凤娥)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心脏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性资料,并统计患者的明显临床症状,分析治疗周期结束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在临床中极易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脏扩大、心律失常等临床症状。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包括肥胖、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吸烟和高尿酸血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由大到小分别是:肥胖(OR=2.561)、高血压(OR=2.023)、高血脂(OR=1.347)和高血糖(OR=1.248)。结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临床症状常表现为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症状,而肥胖、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吸烟和高尿酸血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密切相关,在临床中应及早干预,以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冠状动脉疾病; 临床特征; 相关因素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HD),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在临床中易引发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更严重者会引发心脏病,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冠心病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尤其是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医疗条件相对落后,极容易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误诊、延误状况[1,2]。因此,如何早期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做出诊断,对患者病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3,4]。为此,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尝试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临床特征进行统计,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已取得理想效果,现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于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CHD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3例、女性19例,年龄35~80(54.83±5.74)岁。
1.2 入组标准 所有参与此次研究的患者经过临床检验,均有明显CHD症状,患者在运动、劳累、情绪激动或其他导致心肌耗氧量增加情况下,均明显发生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经过心电图检验,患者ST-T波改变。急性心肌梗死时常出现心肌酶学的改变,冠状动脉CTA、磁共振血管成像、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显示,患者冠状动脉出现明显狭窄状况,且狭窄程度>50%。分别统计狭窄度50%~70%及狭窄度>70%的患者例数。
1.3 研究方法 收集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及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有无冠心病的临床症状等一般性资料,之后对患者的心电图、心脏彩超、冠脉造影等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详细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6.0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进行预后影响因素的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患者临床特征统计分析 对于72例已经确诊为CHD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统计。经统计患者明显的临床症状有心绞痛、心肌缺损、心肌梗死及缺血性心肌等,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其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有关。见表1。
2.2 影响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对所有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并根据两组患者可能影响资料的预后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可能会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包括肥胖、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吸烟和高尿酸血症。见表2。
2.3 影响患者预后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根据单因素分析的结果,对可能的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后,得到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由大到小分别是:肥胖(OR=2.561)、高血压(OR=2.023)、高血脂(OOR=1.347)和高血糖(OR=1.248)。见表 3。
表1 CHD患者临床特征统计[例数及百分率(%)]
表2 影响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表3 影响患者预后的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逐渐呈高发趋势,尤其CHD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冠心病作为一种全身性疾病,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成为危害人们日常健康的危险因素之一[4,5]。其常在冠状动脉和颈动脉同时发生,引起相应临床症状,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在临床中,CHD患者常常表现出心绞痛、心肌缺损、心肌梗死及缺血性心肌等症状。如表1所示,在72例患者中有42例患者出现明显的心绞痛症状,38例患者出现心肌缺损状况,42例出现心肌梗死状况,41例出现缺血性心肌状况。可以看出,CHD患者的临床症状一般较为明显,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其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有关,这些明显的临床症状早期检测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的疾病救治与康复。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CHD发病与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糖尿病,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多食、缺少体力活动、酗酒等因素有着直接关系。在此次研究中,我们对72例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如表2、表3所示,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采取药物治疗方式,并对预后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肥胖、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吸烟和高尿酸血症等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对于肥胖因素来说,肥胖患者脂肪层过厚,特别是甘油三酯积聚过多,在此状态下,极易造成患者细胞因子的分泌紊乱,引发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而炎症、应激反应加速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一般说来,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改变,导致周围神经系统病变,极易发生外周动脉的病变,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不利于患者预后。而在血压方面,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壁压力较大,久之,极易造成血管内壁损伤,导致血栓形成,从而引发动脉管壁增厚、硬化,极不利于患者的预后[6-9]。
值得一提的是,CHD患者中男性发病率较高。经过许多国内外研究表明,这是由于女性的生理保护机制较为特殊所致。而在此次研究中,如表2所示,性别对CHD患者影响不明显,可能与本研究对象较少的因素有关[10]。
总上所述,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糖尿病为CHD的常见危险因素,在CHD患者的治疗中,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早干预,提高CHD的临床治疗效率。
[1]张志凌,朱天刚,边红蕾,等.是组织多普勒Tei指数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8,6:447-450.
[2]刘志远,李纲,李玉东,等.早发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危险因素的临床研究.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8,6:657-659.
[3]林鸿,张戈.脂联素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临床研究进展.医学综述,2012,18:354-356.
[4]曾双龙,徐俊波,胡咏梅.同型半胱氨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心血管病学进展,2012,33:650-653.
[5]孙晖,赵宝珍,杨斌.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颈总动脉管壁形变特征.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2,9:1061-1066.
[6]张杰,丁晓梅.人类软骨糖蛋白-39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心血管病学进展,2011,32:227-232.
[7]齐晨晖,侯艳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多层螺旋CT诊断的研究进展.医学综述,2010,16:1101-1104.
[8]刘雪松.麝香保心丸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随机平行对照研究.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4,15:43-45.
[9]吴晓乐,杨丹,毛朝亮,等.磷脂转移蛋白在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表达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5,31:46-49.
[10]李慧,刘薇,李超民,等.心绞痛类型与应激性高血压及炎症因子的相关性分析.心脏杂志,2014,26:562-565.
Clinical features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Clinical features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LI Zhi-kun*,CHEN De-ying,LI Fu-zhang,et al.*Langshi Club Health Center,the Longhua New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Shenzhen City,Shenzhen 518109,China
ObjectiveTo analyze clinical features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Methods72 cases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treated in the cardiolog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1 to January 2013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objects.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drug therapy of all patients were analyzed,the patient′s therapeutic effect and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prognosis were analyzed.Results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the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included angina pectoris,myocardial infarction,cardiomegaly and cardiac arrhythmias.The single factor analysis showed that factors include obesity,blood sugar,blood fat,blood pressure,smoking and high blood uric acid.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for risk factors affected the prognosis from big to small:obesity (OR=2.561),high blood pressure(OR=2.023),blood lipid(OR=1.347) and blood sugar(OR=1.248),respectively.Conclusion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the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included hypertension,angina pectoris,myocardial infarction.The obesity,blood glucose,blood lipids,blood pressure,smoking and high blood uric acid are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In clinical,we should give early intervention and improve the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sex heart diseas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and then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linical features; Influence factors
10.3969/j.issn.1672-5301.2015.04.013
R541.4
A
1672-5301(2015)04-0343-03
201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