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老龄化的精神保障服务体系研究
——以江苏省镇江市为例

2015-09-12 00:14徐雨平镇江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江苏镇江212000
当代经济管理 2015年36期
关键词:老年人

○徐雨平(镇江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 江苏 镇江 212000)

【关键词】老年人 生活状态 精神关爱

健康老龄化的精神保障服务体系研究
——以江苏省镇江市为例

○徐雨平
(镇江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江苏镇江212000)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和家庭结构的变化,空巢、独居老人日益增多,老年人精神关爱成为养老服务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以构建多元、互补、互助、和谐的老年精神健康服务保障体系为出发点,采取立意抽样和整楼群抽样的方法选取镇江市2000名老人构成调查样本,分别从老人身心健康、家庭关系等维度对老年人精神关爱现状进行了分析,以成功、健康、积极老龄化理论为基础,提出老年精神健康服务保障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老年人生活状态精神关爱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全面深化改革苦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于“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提出了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健全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以科学发展方式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仅要努力提高老年人物质保障水平,还需要更加关注老年人精神和心理健康,构建完善的老年精神健康保障服务体系,努力满足老年人精神和心理服务需求。为了做好这项工作,我们组织了由实践部门工作人员和专家学者构成的研究团队,于2013年8—10月对本市老年人群进行了专项调研。

一、研究背景

1986年镇江市以超前全国14年的水平跨入老龄化社会。经过近30年的发展,镇江市已步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全市老年人(即60岁及以上人群,下同)总计49.36万人,占总人口15.85%,年均增长率达3.53%。其中高龄老人(即80岁及以上老人,下同)增长率达6.39%,明显高于老年人总体增长率,仅2010年就新增高龄老人28,357人。

表1 三次人口普查镇江市老年人口变化情况表

相关调查表明,老年人口健康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高龄老人失能率偏高。2005年的一项调查显示,高龄老年人生活不能够自理的比例达29.4%,需要介助和介护的分别为19.8%和9.6%,总照料比达58.8%,即超过半数的高龄老人需要家庭及社会的照料或扶助,老年失能问题十分突出。据预测,未来40年,高龄老人数量始终呈增长态势。二是整体健康状况不理想。老年人身体健康和基本健康分别占58.2%和33.1%;自我感觉健康状况很好和比较好的分别占22.2%和32.1%,一般的为35.5%;健康状况不太好和很不好的占10.2%。86.4%的人身患1—5种疾病,集中在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肿瘤四大类,仅心脑血管疾病一项患病率高达61.2%。三是老年家庭空巢化日趋严峻。近30年,镇江市家庭人口规模日趋小型化,户均人数从1982年3.81人,降至2010年的2.92人,降幅达76.6%。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老年“空巢”家庭超过11万户,涉及17.5万老年人,空巢率达35.4%。老年家庭空巢化所带来的问题,除老年生活照料之外,还有因寂寞孤独生发的心理困惑,如焦虑、抑郁、颓丧、自卑、无助、无意义感、无价值感,乃至自我抵毁、自我放弃等,严重影响老年生活质量,甚至导致老年自杀、犯罪,迫切需要引起社会各方关注,高度重视老年精神关爱问题。

表2 镇江老年人口分年龄组健康状况表(%)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为实现样本均衡,此次调查采取“立意抽样”和“整楼群抽样”相结合方式。在“立意抽样”上,分别在老城区、城乡结合部、农村地区、拆迁安置区、养老机构和失独家庭中进行调查,调查总人数为2000人。在“整楼群抽样”上,在城市,以社区楼栋为单位,逐个实现整楼栋老年人的全覆盖,直至满足本社区问卷调查所需人数;在农村,以家庭为单位,逐个实现整个村民小组老年人的全覆盖,直至满足本村问卷调查所需人数。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持问卷一对一(高龄老人、低文化老人)或一对多(中低龄老人)地进行调查。经统计,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887份,调查有效率94.35%。在有效调查对象中,男性966人,女性921人,分别占51.2%和48.8%。年龄最大的100岁,最小的59岁,平均年龄70.78±8.63岁。

本次调查所用问卷《镇江市老年精神关爱现状调查》在参考中国老年人心理健康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等相关研究工具的基础上编制而成,内容分为基本情况、生活状况、心理情绪、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五个部分,侧重于老年人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照料关系以及社会支持和社会照料等因素与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性,问卷共计22题,调查结束后全部数据输入SPSS13.0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

1、经济收入

老年人月收入1806—3000元占34%;领取低保金的占24.9%;1481—1805元占18%;521—1480元占13.3%;3001元及以上占9.73%。由此可以看出,老年人中生活比较富裕的接近10%,能够基本满足生活需要超过三分之一,存在不同程度困难的占43.7%。

不同地区老年人收入差异明显。拆迁安置区低保老人占44.6%;低收入(521—1480元)中失独老人占44.2%;中等收入(1481—1805元)老人1/3生活在城乡结合部;中高收入(1806—3000元)和高收入主要为城市社区老人(48.7%,50.0%)。经统计,其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0)。由此,低保和低收入老年人主要是拆迁安置老年人和失独老年人,他们会遭遇到更多的生活困难。

2、健康状况

老年人对自己健康状况自我评价,健康的351人,占18.8%;比较健康的410人,占21.9%;健康状况一般的595人,占31.8%;健康状况远不如从前的240人,占12.8%;疾病缠身的274人,占14.7%。同类归并,健康和比较健康的占40.7%,不健康和很不健康的为27.5%,2/5的老年人自觉健康状况优良。从生活地区及状态考察,生活在养老机构和城乡结合部的老年人,健康和比较健康的比例均不超过10%,甚至低至0.3%,这两类老年人有着更多的健康问题。

3、婚姻状况

在调查样本中,有配偶1278人,占67.6%;丧偶548人,占29%;未婚20人,占1.06%;离异43人,占2.28%。从年龄上看,丧偶老年人平均76.6岁,这个年龄段老年人多半有因退行性变化而导致的生理衰退,如听力视力下降、体力下降、反应迟缓、行动困难,同时又是各种老年疾病高发期,容易在吃饭、穿衣、购物、行走、洗澡、入厕、理财、打电话等日常生活方面遇到困难,老伴的缺失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尤其是女性老年人。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女性老年人由丧偶引发的孤独、焦虑、自卑、空虚、无意义感等而成为老年心理障碍发生乃至自杀的易感人群。

丧偶老年人中,失独者占10.9%;离异老年人中,失独者占21.4%,失独再失偶,无疑是雪上加霜,日后可能加重社会照料的压力。离异、未婚和丧偶三类老年人中,居住在养老机构的比例分别为35.7%、20.0%和27.9%。有配偶的老年人中,仅有5.5%的人居住在养老机构。可见,无偶且需照料是老年人选择养老机构的原因之一。

4、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指存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对于两老相伴或独处的老年人来说亲子关系非常重要,大量研究表明,来自儿女的情感关爱和悉心照料是老年人生命中重要支撑力量,是他们生活信心的重要来源。鉴于此,本研究从以下四方面进行了调查。

(1)生育数量

调查发现,除失独老年人之外,21位老年人终身没有生育。在有生育的老年人中,生育5个、4个、3个和2个孩子的比例分别占4.3%、10%、26.5%和38%;“独生子女”占20%。从年龄分析,60—69岁,独生子女家庭占33%。因此,从家庭照料人力资源角度考察,低龄老年人拥有的家庭人力资源最为匮乏。

(2)居住方式

从居住方式看,老年人和子女居住在一起仅占46.8%,即半数以上老年人没有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从年龄上看,居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平均年龄都在80岁以上,居家老人平均年龄70岁左右。可见老年人在生活能够自理以及家中有人照料的情况下,倾向于生活在自己熟悉的家庭和社区中,一般不会入住养老机构。

(3)子女探望问候父母情况

这些老人的子女中,16.9%的人每天回家,59.2%的人隔几天回家一次;通过电话问候老年父母,13.2%的子女每天问候,69.2%的子女隔几天问候一次,也有1.1%的子女从不打电话问候。

(4)两代人之间的经济互动

经济互动即经济关系,指老年人在经济上资助儿女或儿女在经济上补贴老年人。经济独立是心理独立的重要前提,心理独立对于心理健康非常重要。亲子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家庭成员之间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儿女在经济上是否依赖老年父母资助、资助数额的多少,与老年人的生活状况、生活质量以及对生活的体验高度相关。而老年父母是否能够得到儿女的经济补贴,又是老人幸福感和满意感的最直接影响因素之一。调查发现,老年人资助子女比例为15.3%,且40.2%为城市社区老人,农村没有一例。子女补贴老年父母的比例占23.1%,其中,32.5%为拆迁安置地老人对子女的经济依赖最强。按老人收入统计,在接受孩子补贴的老人中,72.6%为低保老人。两者对比可以看到:其一,子女补贴老人多于老人资助子女,前者占23.1%,后者为15.3%。其二,老人资助子女的平均数额高于子女补贴老人,前者为660.87元,后者为495.57元。第三,低保老人和拆迁安置老年人的子女经济负担最重。第四,超过16%的低保老人仍在经济上资助子女,表明他们还需承受来自子女们生活压力。

5、心理健康

(1)总体状况

调查显示,老年人在自我认知、情绪体验、社会适应等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具体表现以下特点:女性好于男性,中龄老人(70—79岁)好于低龄和高龄老人,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好于其他职业老年人群,配偶健在的好于丧偶和离异的,生活在家中的好于养老机构的,子女健在的好于失独老人。经统计检验,除性别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之外,其他各类型老年人之间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01)。值得注意的是,城乡结合部、失独老年人和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其他老年群体(P≤0.001),总体得分在中等至较差之间。

(2)消极心理体验

调查发现,老年人的消极心理体验按占比排序分别有七个方面:一是沮丧感占51.1%,“很想做点事情,但精力和体力远不如从前了,常常感到沮丧”;二是空虚感占35.9%,“成天都没事情做,不知怎么打发时间”;三是无意义感占35.3%,自认为是“坐吃等死”,生活没有意思,人生没有价值;四是苦闷感约占30%,主要是缺少沟通对象,29.4%的人“心中有了烦恼,没有一个人可以倾诉”,30.6%的人“说话时,儿女总是嫌我唠叨,很不耐烦”;五是单调感占22.2%,感到“生活单调乏味,成天就是吃饭睡觉,一点乐趣也没有”;六是孤独感、寂寞感占14.2%,“儿女不常回家,家里面总是冷冷清清的,感到孤独”;七是无助感占13.8%,“遇到困难不知向谁求助,也不知道到哪里去求助”。

(3)主观幸福感

调查显示,老年群体主观幸福感,总体表现在生活中以正性体验为主,情感中多为正性情感;生活情绪较为乐观,生活态度较积极。

图1 老年精神健康服务保障体系的要素与结构

四、构建老年精神健康保障体系

老年精神健康服务保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方能实现。构建一个多元互补互助共进和谐的老年精神健康服务保障体系,其基本架构可概括为“2351”(如图1所示)。所谓“2”,指外服务和内服务两个子系统。外服务,指由政府、社区和社会组织提供的老年精神健康服务;内服务,指由老年人所在家庭成员和老年人自身提供的老年精神健康服务。“3”指三种服务模式,即政府服务、社会服务和家庭及个人服务。其中社会服务由社区和社会组织两个要素组成。“5”指五个服务来源,即政府、社区、社会组织、家庭和老年人之间的个人服务。“1”指一个中心,即以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为中心,全方位地构建完善的老年健康服务保障体系。

五个服务来源各有侧重,各司其职,同时又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相互合作,相辅相成。

1、政府服务

一是制度设计。建立健全老年精神健康服务保障制度。二是政策支持。通过制订相关政策,特别是护理保障、老年人权益保障、服务人员的职业定位和劳动保障政策等。三是财政投入。将老年精神健康服务纳入财政预算,提供财政支持。四是社会管理。理顺关系,明确职责,事权结合,强化管理,为保障体系提供规范化支持。五是文化建设。在全社会倡导敬老爱老的大爱精神,营造慈爱友善、相互扶助的社会风气,为保障体系提供社会支持。六是托底服务。为丧失养老能力的失能失智失独老年人提供照料服务,确保每一位老年人都能够无忧无虑,安享晚年。

2、社会服务

担当老年精神健康服务社会职责的主要是两大类组织:一是社区,二是社会组织。社区是老年精神健康服务保障体系的现实落点,要着力在社区打造老年人生活照料、精神关爱、健康呵护、社会参与、安全守护和权利维护“六个中心”,全面介入老年精神生活,把精神健康服务做深做实。社会组织包括各种从事老年服务的非政府组织、志愿者和专家学者,他们所承担的主要任务包括心理温暖传递、心理健康维护、心理知识讲授、心理困惑疏导和心理障碍排解。

3、家庭及个人服务

家庭是老年人最直接最重要的精神健康源泉,在老年精神健康服务保障中主要承担四大内容,即心理支持、心理照料、心理慰藉和呵护。特别是要发挥老年人助医、助购、助聊、助浴、助乐、助康等方面的自助和互助作用,是不可忽略的重要人力资源。老年人个体的作用一方面可以为同龄人提供心理互助,另一方面在帮助他人的同时也有助于提升自身心理健康健康水平。

构建老年精神健康保障体系,除了确立现代服务理念、完善服务保障体系外,还需落实具体工作措施。

第一,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技术路径应该是多元化切入,既有软件建设,也有硬件建设;既有物质服务,也有精神服务;既有健康满足,也有自我实现满足,覆盖老年生活的各个方面,让老年人全面受益。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全球老年友好城市指南”,要从室外空间与建筑、居住条件、社会参与、社会包容、社区支持、健康服务六个方面深化居家养老服务,进一步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第二,全面推进社区老年教育。帮助老年人更好地“与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和社会连结在一起”,降低或减少“晚年时被排除在社会之外的风险”,“促进享有各种权利并增加获取服务的机会”,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老年人的健康和福祉,“享有安全而尊严的生活”。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加强硬件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在社区全面普及老年大学(学校),不断满足老年人社会参与、人际互动和社会尊重的自我需要。

第三,大力发展老年休闲文化。一是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精神。要使老年人都能无障碍地走进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美术馆等艺术殿堂,在科学知识的引领下,建立起科学的信念、科学的生活方式。二是弘扬传统艺术,营造艺术氛围。通过设定“老年艺术周”,组织老年人文艺专场演出,举办老年文艺汇演、老年书画摄影展览等形式,让老年人唱起来、跳起来、乐起来。三是挖掘游憩内含,培育游憩文化。让老年人在游憩中开阔心胸、宽广眼界,摆脱生活中各种烦恼,提高心理健康水准。

第四,创新“时间银行”。为了把老年精神健康服务保障落实到位,一是设立“志愿者节”,唤起居民和单位投身志愿服务的积极性,“让时间储蓄社会化”。二是建立“助老基金会”,向社会征募资金、接受捐赠,用以支付为老服务项目,让“社会向老年人赠予时间”。三是成立“大学生志愿者协会”,动员高等院校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和社会实践活动,投入养老社会服务领域,实现“向年轻人借时间”。四是改革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由街道与社区养老护理员签订正式合同,实施“政府合同管理”。对于特别优秀的养老护理员,由政府为其购买社保,实现“政府购买时间”。五是组织老年文体活动。积极培育和扶持各类基层老年社会组织,支持和鼓励老年人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提升老年人生活和生命质量,延长老年健康时间,属于“创造时间”。通过以上方式,创新时间储蓄,走出一条符合我国特色的老年精神健康服务保障的时间储蓄的模式,确保老年精神健康服务到位、到人、到心。

[1]安艳:失独老年人养老保障研究[D].河北大学,2014.

[2]战伟平:失独者需要状况的探索性研究研究[D].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2014.

[3]管向梅:失独家庭养老问题探讨——基于家庭生命周期视角[J].社会福利,2014(8).

[4]刘亚娜:中国失独者贫困状况及救助体系建构[J].社会科学辑刊,2013(5).

[5]侯秀丽、王保庆:我国失独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3).

(责任编辑:晓彤)

猜你喜欢
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无“微”不至,才能让老年人更幸福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老年人噎食的预防、互救和自救
老年人崴脚之后该怎么办?
老年人,你为何得不到赡养?
老年人春节出行,如何保持身心愉快
老年人冬季起床应注意什么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