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 媛 曾馨宁
2015年2月19日贺岁档期上映的《狼图腾》(Wolf Totem)是一部由姜戎的同名小说改编的3D冒险剧情片,本片请来了被誉为最会拍摄动物题材的法国著名导演让·雅克·阿诺。影片以其独特的镜头语言,把人们带到了辽阔而又浪漫大草原上,讲述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下乡知青来到蒙古草原插队时,与草原狼和游牧民相依相存的故事。深刻感受到了游牧民族对狼图腾的崇拜,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理念,以及深厚的蒙古族文化底蕴。
刚刚过去的2014年正逢中法建交五十周年,两国合作领域愈加广泛而深入,中法文化交流更是硕果累累。前不久,我国总理李克强出访法国时,法国总理瓦尔斯高度肯定了两国在文化交流合作上的成绩,更是称赞影片《狼图腾》是中法文化交流中最绚烂夺目的宝石。中国制片方选择让·雅克·阿诺执导《狼图腾》,认为“法国电影风格更适合中国人的口味,并且不是那么商业化”,更为重要的是相信让·雅克·阿诺的电影拍摄能力,的确也让人无可挑剔。
我国电影产业化深化改革的10年是电影事业发展的机遇期,与国外的合拍片已经成为电影产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合拍片把美国和欧洲电影的先进元素带入中国,世界多元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相融合,不仅迅速提升自身影视技术和经验,还促进了国际间文化交流与合作,极快地推动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升级,成为中国电影走向成熟走向世界的有效方式。
《狼图腾》讲述的是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的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故事。原本蒙古狼群与游牧民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广阔美丽的草原上,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爆发,打破了往日宁静的生活,原始的草原被盲目地开垦、大量狼群遭遇围猎捕杀。几年后,蒙古草原鼠害肆虐,大面积的草原沙漠化。包顺贵是政府派来的草原管理者,盲目执行上级命令:掏狼崽儿、草原全面杀狼计划和天鹅湖的恶性开发等。这些都涉及到了文化大革命以及草原生态破坏等敏感问题,但是在电影中均未遭到删改,令不少看过该部电影的外国评论家感到十分意外。在他们看来,影片中的一些故事情节似乎在中国是无法通过审核的,但是没受丝毫影响充分展现出来了。导演让·雅克·阿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中国广电总局对其给与了全面的自由的去改编故事, 观众所看到的影片就是他最初的创作意图和最原始的剪辑。阿诺还说,他非常理解中国广电总局此举,为了更快提升本民族的文化软实力,他们需要在文化自由等方面做出让步。
“图腾”来自于英语“totem”的音译,源于北美洲印第安的阿尔贡金部落的语言,其涵义为“他的亲族”,是整个部落的标识。图腾作为人类最早的宗教信仰符号化,是人类社会最早、最奇特的文化现象之一。在原始的各类图腾物中,以动物图腾居多,而在动物图腾中狼的图腾居于要位。本部电影采用真狼实景拍摄,生动展示草原民族文化与狼群之间的神秘关系。游牧民对草原狼充满了敬畏,狼是腾格里派来保护大草原的,是大草原的守护神,对狼的敬仰就是对自然的敬仰。牧民死后,在运送尸体途中,尸体从哪里掉落,就认定那里就是死者选定的地方,要在那里把自己送还给草原。他们认为只有这样做,死后才能回到腾格里的怀抱。这是牧民对代表着天意狼图腾的崇拜。
除了对狼的信仰与敬畏之外,在历史长河中,草原人与狼结为伙伴,狼的精神对草原人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蒙古老人说:“打仗,狼比人聪明,我们蒙古人打猎、打围、打仗都是跟狼学的。”成吉思汗正是凭借狼的精神,学习了狼的作战技巧,才征服了辽阔的疆域。狼的勇敢、团结、智慧、勇于牺牲精神,它们是用自己的生命来捍卫自我神圣不可侵犯的尊严与自由,这是草原人永恒的精神信仰。
从人类出现的那一天起,人与自然的关系便已经形成。然而这种关系,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展开一直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一方面生态环境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客观的物质资源;另一方面,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不断索取,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使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巨大的威胁。因此,人类社会关系也会变得薄弱充满欲望,人的道德素质也面临着巨大考验,甚至为争夺生态资源而引发了战争与冲突。在电影《狼图腾》中,草原牧民知道狼对整个草原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即便狼吃了羊,也在所不惜,更何况狼还是可以控制啃食草场的黄羊、鼠类等五种动物的数量。正因如此,草原人既保护狼又打狼——毕力格老人曾说取一部分黄羊,剩下的作为狼来年的食物,开春却又掏狼崽儿来控制狼的数量,这是完全符合这种生存原则的。草原人与狼共同维系着草原的生态平衡,给予人们鲜活而又深刻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价值观。
电影《狼图腾》在蒙古草原遮天蔽日沙尘暴的呼号声中结束,留给人们无尽的遐想。这真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大片,从主题内容、拍摄手法到电影特效等方面,都可以说是一部良心之作。据悉,此部电影将于2015年代表中国电影角逐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