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星言
摘 要:在未来的21世纪,应把道德教育放在全部教育的首位。“重视道德教育,提升道德水准已成为世界教育的发展趋势。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认识到了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迫切性。”音乐教育是道德教育的有力手段,作为德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教育,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对学生的知、情、意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从教材、各种课型等方面就德育因素进行了探讨,其目的是为了探索中学音乐教育的走向以及可行的方法。
关键词:音乐教学;审美;德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艺术,特别是音乐,道德内容是其灵魂,是其存在的意义,学校音乐课的一切形成都应当旨在发展学生的精神生活,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形成他们的世界观,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因此,音乐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道德教育作用,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教育方法,充分利用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使之成为中学道德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
一、深挖教材,充分发掘音乐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作为音乐教师,应利用音乐学科的特殊性,深入挖掘音乐歌曲中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把这些思想情感充分展示给学生,让他们更好地感受、体验和表现,并在情操上受到陶冶,道德上受到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境地。
我将教材具有德育因素的材料分为六大类:
1.爱国主义类
这类歌曲以歌颂祖国为主。比如歌曲《鼓浪屿之波》,引导学生坚定“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信念。学生通过感受、体验、理解歌曲的情感和思想内容,感受台湾同胞盼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怀抱的情感,这种渗透式教学不仅使学生学到音乐知识,还接受了思想教育,从而培养起崇高的历史使命感,为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而立志学习;比如《义勇军进行曲》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乐曲,表现了处于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族危难下的知识分子,在民族存亡的关口,毅然冲出学堂奔赴抗日前线的主题。首先,我通过多媒体让学生了解到当时的历史背景,明白当时国家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危难时刻,加深对歌曲的理解,然后再让学生看一些中华民族处于危难关头的短片:在国家危难之时,毅然挺身而出,表现出人间有大爱,无论何时,在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大多数的人都会毅然选择毫不畏惧的担当,在表现歌曲的同时,也体会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树立起时代责任感、使命感。
2.生活情感类
这一类歌曲以“爱”为主题,《友谊地久天长》《感恩的心》等,对学生进行团结友爱、尊敬父母、对生活怀有感恩之心的道德教育。
3.公益环保宣传类
这一类歌曲以宣传环保,爱护地球,爱护家园为主题,比如《地球你好吗?》《环保之歌》《装扮蓝色的地球》等,启发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护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4.典型音乐家类
这一类歌曲主要抓住曲作者的个人生平事迹来对学生进行现身说法,不仅可以向学生展现战胜黑暗、追求光明、自强不息与命运抗争的光辉形象,而且可以让音乐传递出一种力量、一种
精神。
5.民族文化类
这一类歌曲包括中华几千年的民族音乐,戏剧、曲艺、民歌等,这一类歌曲的德育最不好把握,学生兴趣不浓,这就要求作为老师的我们要更深层次地挖掘教材内容,比如欣赏课《梁祝》,这是一段歌颂纯真爱情的经典之作,而在教学中,我们就会对中学生敏感的“早恋”进行教育,从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入手,配以多媒体音画图像课件,给学生播放现代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资料片;从孟姜女哭倒长城的故事讲起,音乐中透射出人类最本能的浪漫情感,让学生感悟爱情是人类情感中最高尚、最具震撼力的纯洁情感,从而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小提琴温婉轻柔,扮演出女性的柔美,大提琴的醇厚稳重,扮演出男性的刚毅沉稳,在欣赏跌宕起伏而优美的曲调中,学生的情感随着两位主人公发生变化、心灵受到震动、情操得到升华,这样一个培养高尚情操的动机便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渗透进学生的心灵,使他们能够变得冷静而慎重地对待“早恋”这一问题。
6.外国音乐类
这类音乐作品主要是介绍了解外国经典作品,广泛汲取世界各国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资源,以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比如《欧洲风情》单元的《美丽的村庄》唱歌教学中,就可以通过对自己家乡的赞美,再结合身边美丽的花溪河及河边美丽的村寨进行填词教学,从而引申拓展到爱护我们的家乡,爱护身边的自然环境,每个人力所能及地做到环保;八年级下册的《茂密的白桦林》单元中唱歌课《共青团员之歌》唱出前苏联年轻的战士们即将上战场保卫国家的壮志豪情,从而对学生进行全世界爱护和平、互相平等尊重、憎恨侵略战争的德育。
二、在音乐教学各种课型中渗透德育
1.唱歌课中的德育渗透
课本中的唱歌教学所选用的歌曲内容题材丰富,体裁广泛,演唱风格多样,教育内容最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齐唱要求学生整齐划一、协调一致,不能突出某一个人,轮唱要求学生相互配合、错落有致。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同时,也懂得了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和睦相处。整个唱歌教学的过程,就是通过歌曲、艺术形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情操陶冶的过程。比如,在七年级下册《美丽的村庄》两声部演唱中,歌曲在中段有部分是两个声部演唱,但是两个声部出来的时间和节奏都不一样,这就要求两个声部的学生精力集中,互相聆听、互相合作才能顺利完成,学生在这过程中完成得不好的时候都会互相大笑,教师指导中,需要鼓励双方学会聆听、不争抢,就能达到彼此想要的效果,学生在这个学习中就能学会团结合作、共同进步的道理。
2.音乐欣赏课中的德育渗透
音乐欣赏教学中,通过对古今中外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开阔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如,在教歌曲《瑶族舞曲》时,可先在多媒体上展现瑶族相关画面:月色溶溶,和风习习,在树林中的草地上,一对身着鲜艳民族服饰的男女青年,男的弹奏乐器,女的载歌载舞,呈现出一个夜晚欢乐的篝火场面,学生马上浮想联翩。有的说,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兄弟民族友好交往,愉快的生产生活,其乐融融;欣赏《红旗飘飘》《北京欢迎你》《国家》等歌曲时,观看多媒体短片,了解近年来我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汶川地震的毅然挺立、非典时期的大爱不倒……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唤起他们的爱国主义感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净化;通过对器乐曲如《高山流水》《梅花三弄》等的欣赏,进一步加深了解中国古典文化的悠久与灿烂;在坎坷的《命运交响曲》中获得克服困难的勇气。
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样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在音乐中渗透德育,正是把对孩子全面素质的培养提高这个“艰苦任务”变为孩子自己乐意接受的“宝贵礼物”的一种最佳形式。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它赋予了我们历史的重任,我们就要对学生抱着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做好教育工作,教会学生基本的技能,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怎样做人,把他们培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而努力。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