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海马体NMDA受体的调节机制*

2015-09-11 11:44李跃兵李铁浪曾序求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4期
关键词:排空造模小肠

李跃兵 张 泓 李铁浪 曾序求

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湖南省长沙市 410208

功 能 性 消 化 不 良[1~3](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以消化道动力与内脏感觉异常为主要病理生理特征,并有多种症状重叠、多变或相互转换以及反复发作、较难治愈等特点的一组消化系统疾病。海马体[4~6]是大脑边缘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接受内外环境的刺激,及时做出反应;另一方面接受体内神经递质的反馈信息,调整其状态,产生适应性反应。NMDA 受体[7~9],即为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NMDA),是离子型天冬氨酸受体的一个亚型,分子结构复杂,药理学性质独特,不仅在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而且对神经元回路的形成亦起着关键的作用。NMDA受体广泛分布于突触后膜,在对输入海马体的信号调节中,NMDA受体是唯一的突触后处理场所。笔者将海马体NMDA受体调节通路引入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观察中,为探索胃肠病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层面。

1 实验材料

动物健康SD大鼠60只,湖南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SPF级)。饲养温度20~25℃,湿度50%~70%,体重200~250g,雄性。

2 方法

2.1 分组 6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A组)、FD模型组(B组)、电针穴位+模型组(C组)、电针+MK-801干扰组(D组)(MK-801为NMDA受体拮抗剂)

2.2 造模 采用复合病因造模法[10],将SD大鼠于每天上午9:00置于束缚盒中限制3h;下午2:00置于温水(22±1)℃中游泳10min;隔日喂食(隔日禁食,隔日足量给食),连续3周。

2.3 取穴定位 参照“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实验针灸学》(中国针灸出版社,李忠仁主编,2007.1),大鼠标准穴位图谱定位及拟人对照法定位。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膝关节后外侧,腓骨小头下约5mm;中脘:从胸剑联合至脐中以松紧带平均分为8等份(每一等份模拟大鼠同身寸1寸),中脘穴为脐上4寸。

2.4 电针方法 所有穴位均用直刺,选择电针方法。大鼠清醒固定,各穴均用30号1寸针,针刺深度0.2~0.3寸,进针后,接华佗牌SDZ-Ⅱ电针治疗仪(苏州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疏密波(20Hz,波频率100Hz),强度以针柄轻微抖动为度,每次留针20min,于造模第3天开始针刺,隔日1次,8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16次)。

2.5 MK-801注射方法 微量注射 MK-801溶液0.5μl(大鼠海马体的注射位点:300~350g SDmale rats:AP=-2.5L=±4.4dv=-7.9)。

3 实验步骤

造模完成后第2天,C、D两组电针足三里、中脘穴和阿是穴,每日1次,每次留针20min,共14次,D组于大鼠海马体微量注射 MK-801溶液0.5μl。造模完成后第36天,每组取8只直接断头取脑,无菌剥离海马CA1区,BLA区,DG区存放于-70℃冰箱做RT-PCR。

4 检测指标

4.1 胃排空率的测定 治疗结束后,各组大鼠禁食24h后,给予每只大鼠按1ml/100g灌胃容积灌服营养性半固体糊 (羧甲基纤维素钠5g、奶粉8g、糖4g、淀粉4g、活性炭3g、蒸馏水约150ml),30min后处死动物,打开腹腔,分离出胃。沿胃幽门处剪取胃,拭干,称全重(M1),再沿胃大弯处剪开胃,用生理盐水洗净内容物,用滤纸拭干,称胃净重(M2),计算胃残留率。胃残留率(%)=(M1-M2)/灌胃量×100%。

4.2 小肠推进率的测定 治疗结束后,各组大鼠禁食、灌胃方法同前,30min后处死动物,打开腹腔,分离出肠。量小肠全长(L1)以及幽门至炭末所达最前端的长度(L2),计算肠推进率,小肠推进率(%)=L2/L1×100%。

4.3 中枢神经系统NMDA 受体通路:用免疫组化、RT-PCR检测各组大鼠海马体BLA区的NMDA受体亚基NR1、NR2变化。

5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输入计算机,用SPSS19.0windows软件进行处理。各检测指标统计数据均用均数和标准差(±s)表示,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6 结果

C组、D组大鼠胃排空与B组相比,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C组对FD的治疗有效,详见表1。

表1 电针对FD大鼠胃排空、小肠推进率和NMDA受体NR1、NR2的影响(±s)

表1 电针对FD大鼠胃排空、小肠推进率和NMDA受体NR1、NR2的影响(±s)

注:C组与A组、B组、D组比较,P<0.05。

组别 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NR1含量(μmol/L)NR2含量(μmol/L)A组 89.00±7.59 49.00±2.59 0.14±0.0170.03±0.001 B组 48.20±10.17 48.20±1.17 0.22±0.028 0.02±0.015 C组 58.35±8.71 38.35±1.71 0.19±0.039 0.19±0.03 D组 56.39±17.47 46.39±1.47 0.13±0.0300.04±0.028

7 讨论

根据实验结果进一步明确电针具有改善FD胃肠动力障碍、降低内脏敏感性、良性调节胃肠功能紊乱等作用。也初步阐明电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可能是通过海马体的NMDA受体这一通路对认知情感中枢与神经内分泌系统、肠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进行良性平衡调节而实现的。

[1]koloski NA,Talley NJ,Boyce PM.Epidemiology and health care seeking in the functional G1disorders:apopulation-based study〔J〕.Am J Gastroenterol,2002,97(9):2290-2299.

[2]Corazziari E.Definition and epidemiology of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J〕.Best Pract Res Clin Gastroenterol,2004,18(4):613-631.

[3]柯美云,张艳丽.重视心理因素与功能性胃肠疾病关系的研究〔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6,5(1):1-2.

[4]岳刚.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精神心理因素调查及抗抑郁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18):43-44.

[5]曹芝君.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治进展〔J〕.胃肠病学,2009,14(12):718-720.

[6]宋军,侯晓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新认识与新实践〔J〕.中华消化志,2011,31(6):425-426.

[7]蒋浩,赵军宁,邓治文.中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研究进展〔J〕.中医报,2012,27(3):354-356.

[8]姚玉庆.肠易激综合征的针灸治疗进展〔J〕.内蒙古中医,2012,31(18):104-105.

[9]吴昕霞,姚树坤.常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诊治〔J〕.中国临床医生,2011,39(3):26-28.

[10]吕瑶,郁保生.电针对实验性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肝郁脾虚型)胃肠运动及胃肠激素的影响〔D〕.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

猜你喜欢
排空造模小肠
抽水蓄能电站小负荷发电排空上水库可行性试验研究
脾肾阳虚型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及模型评价
胆囊胆固醇结石湿热证小鼠造模方法的研制与评价
湿热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及评价研究
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病变大鼠造模方法的文献研究*
一根小肠一头猪
云海相接,追浪排空
养好女人小肠经
超声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与胃排空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