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进展

2015-02-26 06:08王莉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4期
关键词:中医药注射液有效率

王莉明

天津市西青区中医医院 300380

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研究进展

王莉明

天津市西青区中医医院300380

摘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神经病变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中医药治疗DPN具有一定的优势,尤其是通过改变给药方式及多种治疗方式的联合使用在改善DPN症状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关键词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辨证论治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神经病变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高达60%~90%。主要临床特征为肢体感觉和运动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肢体麻木、异样感、挛急疼痛、肌肉无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并发难治性溃疡、急慢性骨髓炎乃至败血症、肌肉萎缩、瘫痪、关节畸形等,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糖尿病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本文从DPN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以及中医药治疗等方面综述了中医药治疗DPN的近况。

1病因病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中医“痹证”、“消渴”、“痛症”范畴。该病病机主要为“阴虚燥热”,从临床所见,多为阴虚血淤、气虚血淤等,属本虚标实证。本虚为气阴亏虚,标实则痰淤为患。故该病不仅和阴虚燥热有关,还与痰淤阻络、阴虚寒凝、气阴两虚有关。《王旭高医案》云“消渴日久,但见手足麻木,肢凉如冰。”《内经》载“五脏皆柔弱,善病消瘅”概括了糖尿病发生的主因。唐媛媛[1]认为淤血阻络是导致DPN发生的根源,“不通则痛”与“不荣则痛”是本病发生的基本病机,现代医学中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即是痰淤、气滞之证。王萍[2]认为DPN的病机为,消渴日久,导致阳气不足、腠理不固、营卫不和、抗邪无力,邪入营血为血痹。胡维来[3]认为DPN应从痰淤论治,认为肾虚是痰淤的基础,肾虚、血淤、痰浊贯穿于本病始终。臧天霞[4]认为本病病因消渴日久,精气被夺,气阴两虚,病机为消渴日久不愈,精气耗损,致气阴两虚,络脉失养,则下肢麻痛、软弱无力,阴病及阳,阳虚失于温化,则四肢发凉。

2中医药治疗

2.1辨证论治节阳华[5]将DPN分为五型:血虚寒凝型,治疗当温经散寒、养血通脉,用当归四逆汤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热毒内蕴型,治疗当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用四妙勇安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寒凝经脉型,治疗当双解表里寒邪,用乌头桂枝汤加减;燥湿相兼型,治疗当清热燥湿、益气养阴,用清燥汤加减;浊毒淤滞型,治疗当化浊解毒、活血通络,用黄连、黄芪、玄参、苍术、丹参、生地、白僵蚕等药物为方治疗。李少文等[6]将DPN分为脾胃湿热型、脾肾阳虚型、气阴两虚型、痰湿淤滞型、寒凝血淤型进行分证论治,基本方:黄芪、党参、桂枝、白芍、鸡内金、山药、苍术、鸡血藤、甘草。脾胃湿热加黄连、葛根,减桂枝、党参;脾肾阳虚加杜仲、鹿角胶;气阴两虚,加麦冬、山萸,减桂枝;痰湿淤滞加半夏、僵蚕;寒凝血淤加附子、炮山甲。总有效率80.6%。高怀林[7]等将PDN按中医辨证分为4型:气阴两虚、络脉淤阻型自拟通络汤加减;肝肾阴虚、脉络淤阻型拟知柏地黄汤加减;脾肾阳虚、寒凝血淤型拟金贵肾气丸加减;痰淤痹阻、脉络淤塞型拟双合汤加减。

2.2专方及经验方治疗孙芳丽等[8]将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所有患者除了接受基础治疗外,对照组予消渴通痹汤加减,其组成药物:桃仁12g、红花8g、赤芍12g、川芎10g、牛膝15g、透骨草15g、当归12g、熟地12g。治疗组加用甲钴胺片,1个疗程14d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疗效、中医证候方面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全方标本兼治,攻中有补,使气阴得补,淤血得化,脉络得通,在临床上治疗DPN患者取得满意疗效。樊锐敏[9]将DP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单用甲钴胺片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淤汤,两组疗程均为4周,4周后观察疗效,治疗组在临床症状的改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提高方面均明显快于对照组,有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刘芝平[10]运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23例DPN患者,10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治疗效果,总有效率达91.30%。

2.3中成药治疗

2.3.1口服制剂。一些研究者将口服中成药用来治疗DPN,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李富勇[11]在采用饮食控制、B族维生素和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随症应用血塞通软胶囊联合丁咯地尔和单用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各28例进行比较,观察其临床表现和肌电图变化,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王凤艳等[12]对40例DPN患者进行了临床对照观察,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银丹心脑通软胶囊,4粒/次,3次/d。治疗4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5%,显著高于对照组65%,结果表明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能改善DPN的临床症状和恢复神经传导功能,疗效优于弥可保。

2.3.2中药提取物注射液治疗。近几年,中药复方注射剂在临床运用日趋广泛,尤其在DPN的治疗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步。张文斌等[13]用疏血通治疗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单用甲钴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6ml静脉点滴,1次/d,应用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CV和SCV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王晓华等[14]将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对照组55例。两组患者均常规在糖尿病饮食、运动基础上,口服降糖药或者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甲钴胺0.5mg/次,3次/d,连服3个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20ml静点,1次/d,共2周,间歇2周,重复1次,共3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表明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DPN疗效显著。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也迅速发展,单味中药提取物在临床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研究者发现很多单味中药具有活血化淤、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川芎嗪是中药川芎的一种生物碱,分离提取后,经人工合成后制成中药注射液。查镜雨等[15]对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维生素B1、B12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川芎嗪注射液16mg静点,1次/d,治疗2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改善,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有效率93.33%,对照组有效率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川芎嗪注射液能改善临床症状,加快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治疗DPN的疗效显著。董翠珍[16]将DPN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降糖治疗基础上予VB1、VB12肌肉注射,营养神经。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20ml静点,1次/d,2周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DPN疗效明确,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无明显副作用,能明显改善DPN患者的自觉症状,从而恢复周围神经的功能。

3其他中医药治疗方式

3.1针灸在治疗DPN的应用针灸治疗可通过平衡阴阳、调和脏腑、行气活血、疏通经络,对机体进行整体调节。研究表明,针灸能够调整微血管病变以及对神经组织、DPN致病因素的众多环节,在多层次、多靶点上发挥作用。陈丽等[17]对15例DPN患者进行临床对照观察,对照组予口服甲钴胺,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标本配穴”针刺治疗,主穴取关元、肾腧穴、胃脘下俞、三阴交、足三里、合谷、曲池。针刺运用提插捻转使局部得气,虚补实泻。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5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本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江勇等[18]将64例亚临床型DP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治疗组在上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取穴:血海、风市、阳陵泉、足三里、悬钟、三阴交、太溪、太冲等穴,采用平补平泻,留针30min。1次/d,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治疗组对亚临床型DPN患者的NCV的改善上优于对照组(P<0.01)。

3.2穴位注射在DPN治疗中的应用穴位注射发挥了经穴刺激与药物双重作用。温晓新[19]随机将2型DPN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先进行规范的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口服甲钴胺片0.5mg/次,3次/d,治疗组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穴位注射,取穴(双侧):曲池、手三里、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方法:皮肤严格消毒,按针灸方法进针,缓慢提插至得气,缓慢注入药液,1ml/穴,隔日1次。两组均治疗30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66.7%,对照组43.3% 。红花黄色素穴位注射治疗2型DPN患者,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值得临床应用。

3.3中药熏洗在DPN治疗中的作用邱晓堂[20]在常规降糖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方。方药组成:大黄30g、金银花30g、苏木30g、薄荷30g、威灵仙50g、黄芪60g、牛膝40g。以药物加水1 000ml,煎至600ml左右,倒入浴盆熏泡双脚,20min/次,2次/d,8周为1个疗程,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3.7%,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增加,血液流变各项指标改善,优于未熏蒸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分析中药熏蒸可以加速血液循环、改善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使中药直达病变部位,营养病变的神经组织,从而起到治疗作用。骆洁恒等[21]在中药熏蒸的基础上加用口服五藤通络汤,治疗DPN,也起到了良好的疗效。

总之,DPN发病机制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十分复杂。西医治疗DPN只是对症治疗,效果不够理想。中医药治疗,尤其是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多种治疗方法联合治疗DPN,在改善患者自觉症状,增加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方面具有疗效,随着DPN治疗的深入研究,中医药治疗DPN会拥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唐媛媛.自拟脉血通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甘肃中医,2009,22(6):6-7.

[2]王萍.温经散寒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J〕.光明中医,2009,24(3):462-463.

[3]胡维来,从痰淤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J〕.中国民间疗法,2003,11(4):89.

[4]臧天霞,叶健,查玉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摭拾〔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1):7.

[5]节阳华.吴深涛教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4):3067-3068.

[6]李少文,陈裕传.中医分型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6例〔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3(3):175-176.

[7]高怀林,吴以岭,贾振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辨治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8):1092-1094.

[8]孙芳丽,谢雪飞,宾建平,等.消渴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4,21(1):24-25 .

[9]樊锐敏.血府逐瘀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4):19-20 .

[10]刘芝平.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3例体会〔J〕.云南中医药杂志,2009,30(4):77.

[11]李富勇,高祚芝,张宏江.血塞通联合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2013,20(9):23-24.

[12]王凤艳,段卉娣,唐晓何,等.银丹心脑通软胶囊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2):203-204.

[13]张文斌,韩爱强.甲钴胺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6):18-30.

[14]王晓华,侯利军.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5例〔J〕.陕西中医,2013,34(10):1310-1311.

[15]查镜雨,吴杰.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3,25(9):755-757.

[16]董翠珍.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4(4):84-85.

[17]陈丽,梁凤霞,陈瑞,等.“标本配穴”针灸结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4,22(4):178-181.

[18]江勇,徐浣白.针刺干预治疗亚临床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3,32(2):99-101.

[19]温晓新.红花黄色素穴位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4,12(11):23-24.

[20]邱晓堂,张永杰.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4):74-75.

[21]骆洁恒,郑泽荣.加服自拟五藤通络汤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2):241-242.

(编辑落落)

收稿日期2014-09-22

中图分类号:R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04-0441-03

猜你喜欢
中医药注射液有效率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Effects of Shenmai Injection (参麦注射液) Combined with Meglumine Adenosine Cyclophosphate Injection on Cardiac Function and Peripheral Serum Levels of TNF-α,TGF-β1 and IFN-γ in Patients with Viral Myocarditis
张务锋:着力构建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很有效率
血必净注射液与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
UPLC-MS/MS法同时测定血必净注射液中8 种成分
炎琥宁注射液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藏药当佐治疗胃病的疗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