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浪潮下戏曲受众的阅读变化及戏曲传播的创新*

2015-09-11 18:09
中州学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媒体数字化

邵 振 奇

【文艺研究】

数字化浪潮下戏曲受众的阅读变化及戏曲传播的创新*

邵 振 奇

摘要:当前,数字化浪潮已席卷全球,受众阅读和欣赏戏曲的习惯产生了主体的全民性、媒介的多元性、时空的随意性和方式的交互性等变化。戏曲的传播必须借助数字化机遇,寻求改革和创新。在“振兴戏曲”口号的感召下,必须利用先进的数字出版和新媒体手段,从内容、形式上进行革新和拓展,加速媒介融合的进程,并积极寻求与其他文艺样式的融合,为戏曲的传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唯其如此,戏曲艺术才能适应时代与人民需要的步调,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欣赏习惯与不断增长的审美渴求。

关键词:数字化;戏曲传播;创新;媒介融合;新媒体

当前人们阅读的基本环境不仅有纸质出版物,还有电视、电脑、手机三屏阅读,其发展趋势已由单一向多元拓展,由传统向数字转向。数字传播带来的多媒体阅读、交互式阅读、解析式阅读、触摸式阅读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丰富体验,改变了戏曲受众阅读和欣赏的习惯。网络超文本和超媒体也改变着人们对于艺术“静观”或“细察”的传统习惯,促使用户在快节奏的“冲浪”和“漫游”中享受艺术的审美愉悦和快感。而信息定制和推送的专属体验,网络媒体“原创”和“草根”的民间属性,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接收信息的空前便捷,更让数字出版不断与传统出版对接,又不断将其超越。

与此同时,关于戏曲危机的呼声日甚一日。有人预言,只要中国继续开放,封闭型的观念和形式落后的戏曲就不会获得现实发展的任何可能性,甚至断言,要改变戏曲的衰落现状,是“不切实际的梦呓”。理性深思戏曲艺术生存和发展出现危机的原因,笔者认为,戏曲艺术在传播过程中理念和手段的滞后性是制约其发展的一大瓶颈。当下,戏曲艺术必须紧跟数字化的时代潮流,把握发展机遇,寻求创新性的传播路径,拓展其发展空间。

本文首先对数字化浪潮下戏曲传播客体的构成、特征、阅读方式及倾向的新变化进行梳理,从而总结制约戏曲传播效果的瓶颈;在此基础上,对戏曲传播的创新提出对策,以期为戏曲的数字化传播探索一条可行性的发展路径。

一、数字出版视域下戏曲受众的阅读变化

“数字出版”源于英文Digital Publishing,既可被译为“数字资源的出版”,也可被译为“出版的数字化”。对数字出版翻译方式的不同自然衍生出概念的狭义与广义的区分:狭义的概念更加强调出版的资质;而广义的含义则从内容资源的价值为出发点。随着计算机、信息及网络技术的日臻成熟,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数字出版的定义超越了传统出版业的认识范畴,呈现出更广义和宽泛的趋势。这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在内涵上,数字出版囊括了电子出版和网络出版,出版的主体趋于弱化,向内容产业接近的趋势更为明显。新闻出版总署于2010年颁布的《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数字出版是内容加工的数字化和数字出版物传播的网络化,具有生产、管理、形态和传播的数字化与网络化的鲜明特征。”①其二,在对数字出版主体的界定上,以北京大学谢新洲教授为代表的一批学者认为,应该把数字出版看成一个全新的事物和信息传播方式,公之于众即为出版。其三,在客体界限上,浙江大学出版社社长傅强认为:“出版、传媒、影视、信息乃至服务等行业之间的壁垒正在不可阻挡地被打破,数字出版的范围延伸到了包括移动内容、互联网服务、游戏、动画、影音、出版和数字化教育等几乎所有数字内容产业。”②在《2012—2013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中,将博客、播客等对象纳入数字出版,也表现出接近内容产业的趋势。在对数字出版外延的界定上,陈生明在《数字出版概论》一书中进行了确切而具体的描述:“数字出版是创新型出版,包括:数字印刷、电子出版、网络出版、复合出版。电子出版包括:桌面印刷、软件读物、多媒体光盘、电子书、电子纸。网络出版是互动性传播,包括:图书网、报纸网、期刊网、书店网、娱乐网、按需印刷、数字图书馆等。复合出版是跨媒体平台,包括:内容碎片、数据整合、流程管控、多样发布等。”③基于此,我们可将数字出版视域下戏曲受众的阅读变化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阅读主体的全民性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7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7.9%,较2013年提升2.1个百分点。”④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0%,较2013年上升0.2个百分点;报纸阅读率为55.1%,较2013年上升2.4个百分点;期刊阅读率为40.3%,较2013年上升2.0个百分点;受数字媒介迅猛发展的影响,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58.1%,较2013年上升8.0个百分点。”⑤通过以上两组数据,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我国的网民规模大,互联网普及程度较高且增长明显,数字化阅读的整体人数呈不断增加趋势,极大地推动了全民阅读的发展。

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形态之一,戏曲的核心受众一般年龄层次偏大、文化水平较低,且农村受众远多于城市。随着全民数字阅读时代的到来,中老年人、低收入群体及广大农村人口对网络、移动终端以及数字光盘的接触率不断上升,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受众流失的问题可得到一定缓解,戏曲的潜在受众亟待挖掘。戏曲数字化传播以后,国界、省界的阻隔基本消失,为戏曲跨剧种、跨区域甚至跨文化交流注入新的活力。这一切,都为戏曲的数字化传播创造了无限的可能性。

2.阅读媒介的多元性

当前,手机、互联网、手持阅读器、移动电视终端等新兴媒体蓬勃发展,阅读的媒介日趋多元化。内容的“海量”和形式的“多样”构成了数字出版物的显著特征和重要优势,也是由传统阅读方式向数字阅读方式变革的基础。数字阅读的多媒体文本融合了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传播符号,这些符号同时作用于受众的感知器官,给人们带来形象生动、丰富多样的审美体验。

阅读媒介的多元性使戏曲受众的审美途径不再单一,在“后戏台”时代,人们可以从纸本书、电视屏、显示屏三种显示平台欣赏戏曲。纸本书可以满足读者对戏曲文本深度阅读的需求;电视屏带给人们生动直观且轻松休闲的审美体验;而从来自电脑、手机和移动终端显示屏的多媒体文本中,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节奏和审美偏好,在文本、图像、声音之间自如选择,在深阅读与浅阅读之间任意切换。除此之外,阅读媒介的多样化还为戏曲的跨媒体传播甚至全媒体融合创造了可能,进一步推动着戏曲欣赏方式的革命性变革。

3.阅读时空的随意性

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不断丰富着数字化阅读终端显示设备的种类,也造成了受众阅读时空的巨大变化。传统意义上的阅读通常需要相对集中的时间及安静的空间,而数字化的各种阅读终端(如MP3、MP4、手机、IPAD、电子书等)的便携性极强。与传统阅读相比,数字化阅读对阅读时间连贯性和完整性的要求有所降低。从这个角度来说,数字化对增强戏曲的传播效果意义重大。

戏曲是一门融合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于一身的舞台艺术形式,通常需要完整的时间和特定的空间(如剧场等)进行欣赏。即便在现代传媒视野中,戏曲对受众欣赏时空的要求仍然较高。伴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大众文化的渗透,人们对艺术的审美出现了通俗化、娱乐化、碎片化、浅层化的倾向。戏曲长歌曼舞的演出节奏已很难适应当下观众特别是年轻群体的审美需求,艺术的欣赏特性和受众的审美习惯之间的裂痕成为制约戏曲发展的重要瓶颈。然而,戏曲的数字出版将使这一瓶颈得到突破,移动终端,尤其是手机、IPAD等“带体温的媒体”将为戏曲传播带来新的机遇。外出、候车、乘车等零碎时间成为移动媒体的黄金时间,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欣赏戏曲唱段、戏曲动漫、戏曲电子期刊,甚至下载自己喜爱的戏曲音乐、戏歌作为手机铃声。

4.阅读方式的交互性

交互式传播是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单向传播而言的。互联网的交互性是指传受双方的双向互动传播,当传播者将自己的信息在网上传播之后,接受者对信息马上作出反馈,并按自己的喜好进行增补、修改,并及时传送给信息的原传送者,这就实现了信息交流的双向互动。⑥阅读方式的交互性变革改变了传统意义上受众阅读和审美的习惯,就戏曲审美而言,至少可以带来以下两方面的变革。

第一,交互性传播带来信息获取方式的变革,培养了读者超链阅读的逻辑思维方式和阅读理念。随着信息传播由“推”到“拉”的转变和“受众本位”思想的不断确立,受众已不愿被动接受被推送到面前的线性的单向信息,他们更加重视阅读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倾向于根据自身的兴趣和喜好从众多媒介的海量内容中“拉”取信息。戏曲的剧种和剧目繁多,且地域性极强,信息的单向推送往往很难具有针对性和指向性,而由受众根据自己的年龄、地域、文化程度选取不同的内容,可以大大增强信息传播的效率。从更深层的意义上来说,交互性阅读是在多态链接中进行的跳跃式阅读,这种阅读方式带有探索性体验的色彩,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读者的视野,使读者对于戏曲的审美更自由、更全面。交互性阅读可以使戏曲背后有价值的资源逐渐显现,这样的阅读就是深阅读,由一个知识点到知识团,形成主题,然后是专题,再到社区阅读、协同阅读,从而黏住读者,引导、培育读者阅读优质内容的习惯。

第二,交互性传播打破了传受者之间的界限。传播的主体不再局限于官媒,博客、播客甚至微博、微信等公共社交平台均为戏曲爱好者提供了广阔的发布和交流平台。他们可以发布戏曲新闻、预告名家演出资讯、转发名段演唱的音视频,还可以上传自己的唱段并接受网友的评论,甚至可以将自己创作改编的戏歌、戏曲动漫等内容在上述平台上一展身手。这样既满足了广大受众的参与欲求,增强了受众的主人翁地位,拓展了受众群体,同时,也便于具有相同爱好的受众在各自的互动平台上进行交流,逐渐形成“圈子”,稳固受众群体。

二、数字化浪潮下戏曲传播的创新路径

戏曲的发展与传播必须借助数字化机遇,寻求改革和创新。当前,戏曲传播的创新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更新传播内容,丰富表现形式

毋庸赘言,传播内容陈旧和表现形式单一是制约戏曲数字化的首要因素。有观点认为,戏曲艺术长歌曼舞的节奏决定了其无法适应当下受众的审美习惯,注定会退出历史舞台,这种“小众”艺术在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平台中的生存已经十分艰难,探讨其数字传播便毫无意义。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当下,年轻人泡咖啡馆已成为时尚,专程到电影院看文艺片,并乐此不疲,甚至足不出户,长时间看拖沓的肥皂剧也饶有兴味。越来越多人在生活和工作的重压下,提出了“慢生活”的口号,他们对艺术的审美需求也向轻松化、通俗化、娱乐化、碎片化的方向发展。戏曲是一门“以歌舞演故事”的艺术形式,其历经千年而不衰,自然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魅力和韵味,眼下的关键问题是以何种形式的歌舞演哪个年代的故事。

戏曲艺术本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农业社会中的人们长期受到生产方式和物质条件的限制,生活和艺术审美活动极其单调,形成了喜欢简单而排斥复杂的心理,所以戏曲的情节也大同小异,往往以才子佳人、中举发迹、鬼神仙道等为表现内容,以惩恶扬善、忠孝节义为主题。但现代社会中的人们早已习惯于从众多的生活和娱乐方式中寻求适合自身的方式,养成了喜欢“多”而拒绝“少”的习惯,那些诸如“小姐私会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欢欢喜喜大团圆”的老套情节和套路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人们的审美渴求。当前,科技的进步虽然带来了传播平台的变化,但戏曲传播内容却鲜有突破,这是制约戏曲艺术发展的首要原因。此外,就表现形式来说,借助戏曲艺术神韵,保留其精髓的新创作品偏少,对娱乐元素的移植也不够大胆,受众喜闻乐见的诸如《前门情思大碗茶》《对花》《涛声依旧》《打工奇遇》之类原创戏歌、戏曲MTV、戏曲小品等表现形式明显缺乏,而戏曲与彩铃、动漫、游戏、软件等形式的联姻更是步履维艰。

要改变这一现状,当务之急就是要在戏曲传播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和突破。习近平同志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艺术创作的内容、形式和方向进行了明确要求。他强调:

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切磋互鉴。⑦

从具体操作层面而言,戏曲创作可致力于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故事的情节和主题要接地气,致力于打造一批紧扣社会热点、反映现实生活、表现流行情感的作品。当今丰富多样的网络文学、影视故事为戏曲剧本的创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我们可以选择符合戏曲表现形式的内容进行大胆改编,搬文学之本,借话剧之形,展戏曲之美。比如杭州余杭小百花越剧团根据蔡智恒同名网络小说改编的青春越剧《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就是一部以越剧的缠绵悱恻来演绎的网络时代的爱情故事。该剧在道白、唱腔、服饰、舞美、灯光等方面大胆创新,女主角青春靓丽的形象令人耳目一新,而男主角俏皮的唱词非常符合流行的网络口吻。该剧不仅在演出时场场爆满,演出录像也在网络平台上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点击下载。随后,该剧由杭州余杭小百花越剧团、上海越剧院授权上海电影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此外,如前文所述,数字传播的受众是全民性的,年轻一代更成为主力军,他们面临的是海量的信息和空前繁荣的娱乐样式,戏曲数字传播的内容,必须在回归娱乐、回归通俗的基础上,主动寻求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联姻,产生出戏歌、戏曲彩铃、戏曲MTV、戏曲动漫、戏曲小品、戏曲游戏等新的艺术形式。例如,由现今科技全力打造的Q版2D网游大作《龙之故乡——神奇画卷》,在角色造型、职业设定上大胆地吸取戏曲服饰文化里的诸多元素和特点。传统戏曲的头套、衣襟、护腰、鞋靴、胸、手腕的造型和纹饰被大胆地应用到游戏角色的设计上。“生、旦、净、末、丑”以及细分下来的武生、小生、老生、小旦、花旦、老旦等行当的服饰特点截然不同。把这些行当的服饰特点与游戏中各职业的装备特性结合起来,使得每个角色的造型都能从外观上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比起传统的日式风格卡通造型来,更让中国玩家爱不释手。综上所述,在注意力经济时代,戏曲只有大力拓展自身的表现形式,并与其他艺术元素充分融合,回归戏曲的通俗、娱乐本性,才能缩小与受众的距离,赢得一席之地。

2.探索定制服务,匹配移动终端

2014年9月26日,刘奇葆同志在北京专程调研戏曲工作,在谈到戏曲艺术在当今文化语境下受到的冲击及对策问题时,他明确指出要进行戏曲传播方式和传播手段的创新,以适应现代社会受众的欣赏习惯。他强调:

戏曲艺术受到新的文化样式和传播方式的冲击,生存发展遇到不少困难,有的剧种面临消亡的危险。要采取有力措施,推动戏曲艺术发展繁荣。要贴近现代人的欣赏习惯和生活方式,适应“微时代”传播特点,大力推动戏曲艺术创新发展,使之展现新魅力、焕发新光彩。⑧

随着全民阅读时代的到来,数字出版物的普及率逐渐提升。数字化浪潮下信息的推送与传统意义上的推送有根本的区别。形象地说,以往的推送是点对面的,同样的内容被漫无目的地推送到庞大的受众群体面前,传播效率低下;数字传播的不同渠道展现出不同的优势,对应不同的消费群体,可以进行点对点的推送。这种革命性变革大大增强了传播的指向性和针对性,同时也带给受众空前多样的阅读选择,将为戏曲的传播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乎此,我们可以在以下层面寻求改革和突破。

第一,深化分众理念,探索定制服务。戏曲的剧种众多,现存剧种达到三百个以上,加之其地域性强,唱腔、音乐、装扮风格迥异。受众的喜好是有倾向性的,往往只会对特定的剧种感兴趣。传统传播方式无法做到为每个群体或者每个人去准备不同的图书、电视、广播节目,但数字传播可以做到。受众可以借助搜索引擎和数据库,各取所需,还可以实现定制阅读。出版社也可以将受众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推送,针对不同的群体,推送普及性的戏曲欣赏、专业性的戏曲教育和学术性强的电子期刊、戏曲数据库等。

入院后拟行创面切痂、自体皮片移植术,因家属对手术的顾虑,未行手术治疗。创面依次用络合碘稀释液(浓度0.25% ~0.30%)蘸洗、0.9%氯化钠溶液冲洗后,0.9%氯化钠溶液纱布湿敷、包扎。逐步修剪已分离的痂壳,创面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剂)。伤后第6周,创面痂壳已完全脱落,创面缩小,右侧腰、背、髋部与右大腿上外侧创面收缩显著,基底可见淡黄色脂肪,边缘内陷(图1B)。伤后第8周,创面进一步缩小,右肘后创面基底肉芽组织无明显增生,右侧腰、背、髋部与右大腿上外侧创面基底可见粉红色肉芽增生(图1C、D)。伤后第10周,创面完全愈合,呈粉红色,略高出周围皮面(图1E)。

在这方面,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进行了很好的尝试,他们不惜重金,开办了全国范围内规模较大的戏曲出版平台——戏曲出版网(www.xqcb.cn)。该平台以“传我文化,扬我精神”为宗旨,设有“名家名段”“有声剧场”“精彩图库”“整场戏舞台”“戏曲彩铃”“梨园档案”“豫剧辞典”“戏曲卖场”8个栏目。“名家名段”栏目收集了豫剧界知名表演艺术家的代表作品,为广大网友提供在线音频、视频欣赏服务。“有声剧场”主要满足上述剧目的音频下载。“戏曲彩铃”版块中,戏曲经过改编制作成个性化的手机彩铃音乐,并提供下载服务。而“戏曲卖场”则为正版戏曲音像产品的网上交易平台,戏迷足不出户,便可订购。⑨戏曲出版网内容丰富、功能多样,为广大戏曲爱好者提供了看戏、听戏、评戏、学戏和交易的平台。

第二,要下大气力培养编创人才,匹配移动终端。随着3G、4G时代的到来,手机等移动终端已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阅读终端,用手机看电视、听音乐、阅读电子书、电子期刊非常普遍。手机比电脑更普及,比报纸更互动,比电视更便携,为数众多的手机用户为手机出版物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使手机出版成为发展最快的数字出版行业。虽然,由于流量资费、知识产权等原因,我国手机阅读的内容还比较单一,其互动性和多媒体优势并未得到充分显现,在视听、动漫等方面的阅读体验还较少,但这些都阻挡不住手机媒体发展的势头。

受众在移动终端上欣赏的戏曲,无论形式如何,其内容总呈现出浅层化、碎片化的特点,内容宜短而精。我们必须积极储备和培养编创人才,创作和开发出一批匹配移动终端的内容产品和应用软件。比如现在已经出现的由历趣开发的《戏曲迷》手机软件客户端,可以提供戏曲经典唱段的点播,虽然形式较为单一,但毕竟开始了有益的尝试。

3.加强媒介融合,实现多屏联动

就戏曲数字传播的多个媒介平台而言,可谓各具优长。随着移动接收设备的发展和智能电视的普及,互联网影音资源不断朝着多屏、多终端的趋势发展,跨网、跨屏间的互动已经成为趋势。但令人遗憾的是,当前所进行的尝试大多只是将不同平台的戏曲内容进行叠加或者“移植”,并未将戏曲的数字传播作为一个整体来运作,媒体间的互动协作明显缺失,合作机制尚未健全,运作模式未能理顺,宣传合力未能有效发挥。

所谓“媒介融合”,是指从内容资源出发,将不同媒介形态“融合”为一体,从而产生“质变”,形成新的媒介形态。在这里,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对内容资源进行叠加和照搬均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融合”,融合的实质在于“质变”,即融合后新的平台可以兼具多个媒体平台的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将戏曲电视节目放在网络平台直接播出,或者将戏曲报刊放到移动终端上供受众点击阅读,都不是真正的“融合”。打造全新平台,共享资源,有效联动,各自发挥其优势,最终实现差异化传播,才是媒介融合的不二法门。比如,可以将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进行技术改造,实现三网融合,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高清晰度的电视画面、高保真的电视音响效果、个性化的电视节目内容、方便快捷的收看方式,让人们切实感受到信息化、数字化带来的好处。我们利用互动数字电视平台,赋予传统电视戏曲唱段点播、戏曲电视频道回看、戏曲音像产品下载和交易的功能,甚至可以登录戏曲网站,从而实现由“看电视”向“用电视”的转变。

在多屏联动方面,2012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第七届“CCTV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简称“青京赛”)便很好地将电视、网络、微博、手机等平台联动,为我们提供了诸多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比赛尚未开始,组委会便在中国网络电视台和微博平台上进行造势,以“亮点揭秘预告”方式进行图文并茂的宣传,以扩大影响力,还在微博等平台进行“约您到央视看大赛”的有奖转发活动,吸引了数千网友参与响应。比赛进行中,演出实况除了在中央电视台、中国网络电视台直播外,还在新浪“CCTV戏曲频道”官方微博开辟专题版块,同步进行网络“微直播”,组委会还从网友的互动留言中精选独到、新颖的评论,通过主持人口播和横飞字幕的方式,与电视观众分享。组委会、选手、评委之间还利用网络和微博平台进行了有效的互动,组委会通过网络征集意见,采纳了“评委回避制度”,并根据网友的投票结果产生了一位最受欢迎的人气之星。值得一提的是,在比赛结束后,一方面,组委会迅速将比赛视频集锦进行音像出版,发行DVD光盘;另一方面,利用网络媒体和微博平台开辟专栏,进一步深入挖掘大赛的幕后花絮,进行戏曲知识普及,增加戏曲传播的深度和广度。选手们精美的服装、考究的道具、鲜明的扮相,乃至伴奏席上功底厚重的“犀利鼓师”,都成为网友“围观”的热点。可以说,此次大赛将电视、网络、微博、音像出版等多个媒介进行融合互动,产生了“1+1>2”的效果,使多个媒体平台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调动起了受众的积极性。广大受众甚至部分平时很少接触戏曲的年轻受众热评大赛“给力”“新潮”,“青京赛”收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媒介融合及多屏联动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发展都是双赢的,对戏曲的数字传播而言,这种融合更为必要。戏曲的数字传播在借助传统媒体丰富资源优势的同时,更可依托传统媒体在受众中的权威性、影响力,发挥网络、手机、微博出版的大容量、丰富性、超链接、互动式、非线性的传播优势,对传统媒体的播出内容进一步补充、拓展、延伸,出版立意精审、内容丰富深刻的作品,吸引受众的关注和参与。我们还可以借助和依托部分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名优栏目,创办戏曲电子期刊和专业网站,并带动音像出版物的发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网络、微博、博客等媒介中发布的由广大戏迷创作的剧本、戏歌、戏曲小品,也会受到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关注,成为传统媒体新的增长点,反过来又可激发受众的参与热情,进一步丰富数字出版的内容。

三、结语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中国戏曲艺术逐渐复苏,重新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但传播形态的剧变、外来文化的冲击、影视浪潮的席卷又为新时期戏曲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带来了新的矛盾和障碍,同时也提出了诸多值得学界深入探讨的新鲜命题。

值得指出的是,当代戏曲文化的发展除了需要政策资金的支持、内在动力的推进、本体改革的努力,还需要先进传播手段的支撑。在“振兴戏曲”口号的感召下,必须利用先进的数字出版和新媒体手段,从内容、形式上进行革新和拓展,加速媒介融合的进程,并积极寻求与其他文艺样式的融合,以期为戏曲的传播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我们进行上述探讨,就是要使戏曲借助数字传播的机遇,使其本身的调节机制恢复活力,通过自身的力量,变旧为新,逐渐适应时代与人民需要的步调,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欣赏习惯与不断增长的审美渴求。但愿本文所进行的探讨,能对戏曲数字传播的健康发展有所裨益,也期待中国戏曲会以新的开拓和创造,迎来更为璀璨的新局面。

注释

①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国出版》2010年第21期。②傅强:《数字出版:新的革命》,《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③陈生明:《数字出版概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52页。④《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网信网,http://www.cac.gov.cn/2015-02/03/c_1114222357.htm.⑤《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公布》,《光明日报》2015年4月21日。⑥参看邵培仁:《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⑦《习近平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6日。⑧《刘奇葆在北京调研戏曲工作时强调推动戏曲艺术活起来传下去》,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9/26/c_1112648122.htm.⑨详见韩为卿:《戏曲出版网:河南电子音像出版一奇葩》,《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4月25日。

责任编辑:采薇

作者简介:邵振奇,男,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芜湖241000),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博士生(临汾2051021)。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现代传媒视野下安徽地方戏曲的传播及产业化研究(2013SQRW016ZD)”。

收稿日期:2015-06-11

中图分类号:G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5)08-0162-06

猜你喜欢
媒介融合新媒体数字化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数字化制胜
2011—2016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业务流程再造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