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问题探析

2015-09-11 18:09胡妍妍
中州学刊 2015年8期
关键词:产业化河南文化遗产

胡妍妍

在全球日益重视文化经济发展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十分珍贵的资源素材和难得的稀缺资本。以全球文化产业最发达的美国为例,好莱坞和迪士尼的许多电影和动画素材都来源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美国利用文化资源创意加工发展文化产业,成功地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转型,文化产业成为国家经济发展中最具成长性的产业。不仅如此,英国、日本、印度、韩国、澳大利亚等国都特别重视开发利用自己的文化资源以发展壮大自己的文化实力。相比之下,中国丰富的非遗资源开发得还远远不够,将非遗资源转化成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还很大。如何将巨大的非遗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和利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课题和学术课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现实语境与理论依据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产物,在保护中必须体现其原真性、完整性和活态性。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因此具有唯一性、不可替代性和稀缺性。随着科技的发展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改变,许多原本属于农业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进入现代社会之后,面临着消亡的危险。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消亡的现实更加凸显了非遗保护的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这种稀缺性、不可再生性以及独特的文化内涵,使其具有了经济价值的增值性,成为最能体现文化差异性的文化资源。这些特性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备进入文化产业成为文化资本的潜质。

从产业化的角度,我们可以把非遗分为可经营性非遗项目和不可经营性非遗项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是非常广的,主要包括民间工艺品业、民间书画业、民间美术业、古玩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不可以用产业方式运作的那部分,称之为非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民间文化和民俗学的学术理论研究、民间工艺品展览等。当然,这两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常常交织、融合在一起。”①非遗的产业化就是指利用可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和经营,利用这种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根据2012年我国对文化产业的概念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许多类别都可进入文化产业的范畴。

一些学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是矛盾的,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只能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早死亡。这种观点听起来虽有一定道理,但并不完全符合实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并不矛盾。如果只保护,不开发,文化遗产就传不下去。从某种意义上说开发也是有效的保护,是文化遗产得以传承的基本条件。”②“真正要让藏于深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它的生命,焕发它的光彩,还得靠老百姓,还需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当代生活,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而且也只有变成产业,成为人们的衣食之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传承下去。”③

要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必须将它从“文化遗产”转化为“文化资本”,这一转化的理论依据是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提出的“文化资本”理论。“文化资本是以财富的形式具体表现出来的文化价值的积累。这种积累紧接着可能会引起物品和服务的不断流动。与此同时,形成了本身具有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商品。”④戴维·思罗斯比将文化资本分为有形的文化资本和无形的文化资本两种:“有形的文化资本的积累存在于被赋予了文化意义(通常称为‘文化遗产’)的建筑、遗址、艺术品和诸如油画、雕塑及其他以私人物品形式而存在的人工加工品之中……无形的文化资本包括一系列与既定人群相符的想法、实践、信念、传统和价值……无形的文化资本在其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之间有着不同的关系。举例来说,现存的音乐和文学的积累、文化风俗(习惯)和信念的积累或语言的积累,都有广泛的文化价值,但是却没有经济价值,因为它们不能作为财富进行交易。然而,有关这些无形文化资本的服务流通会产生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⑤“可见,文化资本理论强调文化产品是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统一,‘交换’是文化资本得以转换生成的重要条件。在未交换之前,文化资本以资源的形式存在,通过交换,文化资源实现资本化,成为可以在文化产品中凝聚和传递的象征资本或信息资本,并最终在交换之后实现资本的收益。在文化生产的过程中,借助经济资本,文化资源得以转换成文化商品,实现从资源到资本的转化。在进入流通环节之后,文化资本通过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再次转换成经济资本的收益。依循这样的路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从文化资源到文化资本的转变。”⑥

在当前文化全球化与同质化大行其道的语境下,发展文化产业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在文化差异中提取可资利用的文化资本。非遗所具有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构成了文化走出去的比较优势和资源基础。非遗的类型丰富多彩、涵盖面广,能够满足走出去的市场需求前景。非遗的诸多具体产品所表现出的材料原真、传统技艺等特点,不仅是其核心文化价值所在,也是市场需求的经济价值所在。

二、河南非遗产业化的现状

河南具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目前,共有国家级名录项目82项,省级名录项目295项,市级名录项目1050项,县级名录项目7349项,四级名录保护体系基本形成。对进入各级名录体系的项目,各地采取多种措施予以保护和扶持,不少濒临灭绝的项目重新焕发了生机,广大传承人的积极性得以发挥。

近年来,河南省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并把非遗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结合起来,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内驱力。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推动河南省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资源强省转变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河南省设立的10个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中,有8个包含非遗保护、传承内容,如开封的朱仙镇木版年画、登封的少林功夫、禹州的钧瓷制作技艺、宝丰的传统魔术表演艺术、镇平的玉雕工艺、淮阳的人祖崇拜传统和场所、浚县的石雕技艺、濮阳的传统杂技表演艺术等。在非遗保护、传承的实践中,河南通过设立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实施综合性、整体性保护,注重活态传承,使之与当代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把文化和旅游产业作为保护和传承的主要载体,开发文化产品和旅游产品。

除此之外,河南还将非遗要素与时尚演艺结合起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代化、艺术化、时尚化。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当代生活,与旅游休闲相结合,大大提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和文化附加值。比如登封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就把禅宗文化、功夫文化以及登封的山水文化结合起来,让人们体验到一年四季的风景变化,从而在具有艺术氛围的自然山水中达到身心合一。开封的《大宋·东京梦华》将大宋文化与宋词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歌舞、诗词、历史、人物这些元素,既能让观众了解开封辉煌的历史,增强文化自豪感,也能让观众从每一首宋词的意境中体味到中国最优雅的诗文文化,从而得到熏陶和教育。濮阳的《水秀》将濮阳的杂技文化与水结合起来,这种新颖的形式不仅受到观众的喜爱,也使传统的中原杂技文化焕然一新。洛阳的《功夫诗九卷》将现代舞蹈与中国功夫相结合,以诗的意境诠释中国功夫的深厚内涵,这种新创作手法使传统功夫升华到诗的境界,美轮美奂,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这些都不是对当地非遗资源的简单套用,而是进入了创意升华的层次。资源只是符号或元素,更重要的是现代人的诠释和创造。传承是手段,创造才是目的。这些非遗转化模式成功地实现了非遗产业化的跨界与融合,不仅拉长了产业链,带动了就业,而且打造了新的文化品牌和旅游名牌,达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正是在《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这些龙头项目的带动下,河南以非遗为内容的文化和旅游产品层出不穷,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成为河南文化和旅游产业掘金的“富矿”。

三、河南非遗产业化面临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非遗资源的产业化开发,但河南非遗产业化的程度仍然比较低,大量的非遗资源远远没有开发出来,一些已经开发的资源也不尽如人意,尚未形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河南非遗产业化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一是认识不足。不论是政府还是民间,都存在对非遗资源认识不到位的情况。或强调保护大于开发,在保护性传承和生产性传承两者之间,重视保护性传承,忽视生产性传承;或认为非遗保护是政府的事,过于依赖政府有限的经费。这些认识只能使非遗项目更加处于濒危的境地。人们应该转变观念,将非遗放在历史与当代的链条中,既要充分认识非遗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又要充分认识非遗的产业价值、经济价值、市场价值。

二是人才缺乏。目前非遗传承人普遍年龄较大,知识老化,与时代脱节,非遗产品跟不上形势,销售不畅。农村的年轻人虽然观念新、知识新、有想法,但大部分已流向城市打工,不愿花长时间学习一门手艺,致使非遗传承人出现青黄不接局面。由于后继乏人,一些非遗项目正在衰落或消失,更不要说产业化。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加强对于现有非遗传承人的培训,帮助他们开阔视野,提高素质,同时吸引更多年轻的有文化的大学生进入非遗领域,使青年人成为非遗的传承者和产业的介入者,只有高水平的传承人才能真正谈得上非遗的传承与产业化。

三是产品缺乏创意。有些非遗项目虽然可以产业化,比如玉雕、钧瓷、唐三彩,但由于一些经营者目光短浅,致使产品只讲数量,不讲质量。非遗产品缺少美学品质,同质化现象严重,简单粗糙,恶意竞争。比如,镇平玉雕原来由手工雕刻,现在大都变成了机器雕刻,失去了原来的韵味。钧瓷原来讲究“雨过天晴云破处”的审美意境,现在变成了千篇一律的红瓶子。因此,加强对非遗产品的创意研发尤为重要,既要继承传统的经典工艺、经典作品,也要结合时代创造新的产品,真正做到传承与创新的统一,真正把非遗产品当作艺术作品而非简单意义的产品,充分体现非遗作品的审美趣味和艺术境界。

四是产业缺乏规划。非遗产品门类繁多,即使同一门类也有不少生产商和手艺人。非遗产业大都停留在个体化、零散化、手工化阶段。作为一个地区,非遗资源虽然很多,但缺少整体的发展规划。同行之间各自为政,互不交流,有的甚至认为同行是冤家。整个非遗产业呈现散、小、弱的局面,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针对这一问题,政府要做好产业规划,整体谋划宣传和推介,统一发展。企业要转变思路,研究市场、突出特色,加强产业集聚,形成规模,通过良性竞争,形成活力四射的市场格局。

四、河南非遗资源产业化的路径

在开发非遗文化产品时,需要把非遗悠久的历史传统、丰富的文化内涵展示出来,在新时代注入新观念,通过全新的手段,用现代的眼光包装、解读非遗,使其获得新生。在非遗产业化的过程中,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集聚化。在产业的快速发展时期,集群是产业生存与发展重要的空间布局和组织方式。当前,我国已经有不少地区开始探索集研发、生产、包装、培训、观摩、销售等功能于一体,配套旅游、餐饮、演出、影视、会展、出版等相关产业融合的综合性非遗产业集聚区,以达到延伸非遗产业链、提升关联度、扩大经济效益的目的。这种运营模式可以为非遗项目的产业化实现资源—资产—资本的有效转化提供动力。目前,钧瓷、玉雕、三彩行业的集聚程度较高,但有些行业相对较低。

二是创意化。河南的非遗资源很多,有的需要保留原汁原味,有的需要进一步创意创新。文化资源不等于文化产品,文化资源要成为文化产品必要经过创意转化。比如河南有陈氏太极,但缺乏创意转化,著名导演李安利用太极元素拍成的电影《推手》却蜚声海内外,这充分体现了创意的力量。又如河南的唐三彩过去主要是骆驼和马,现在李学武等人利用洛阳牡丹这一著名符号做成立体的牡丹瓷盘很受市场欢迎,这也是创意的力量。河南有很多民间故事、神话故事以及饮食文化、功夫文化、书法文化、工艺文化等文化遗产,但要将其转化为文化产品,就需要在创意上下功夫。真正的创意不是对于原有文化的简单复制,而是整合、再造与升华,是一种二度创作,是用全新的思维对原有文化进行审视、加工和再创造。

三是传媒化。好的非遗资源也需要传播,在当今的媒介化社会,人们的信息来源主要是传媒,传媒自身也可以利用本地文化资源形成自身的影响力。近年来,河南做得比较成功的电视栏目都是成功地利用了河南自身的文化资源,比如《梨园春》利用河南的戏曲资源,持续20年成为河南电视第一品牌;《华豫之门》利用河南的文物资源做鉴宝收藏,持续10余年不衰,在全国很有影响。随着网络、手机移动媒体的普及,以《豫记》为代表的自媒体在传播中原文化方面异军突起。目前,利用网络新媒体传播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才刚刚开始,政府、企业、个人都有发挥各自作用的空间和优势。

四是品牌化。对于非遗产业来说,品牌是关系到其生死存亡的重要东西。在信息时代和全球化时代,品牌比一般产品具有更高的文化附加值和经济附加值。品牌既是一种符号,又是一种市场号召力,它代表了人们对于一个行业顶级品质的文化认同和心理认同,如电影产业的好莱坞、动画产业的迪士尼、服装行业的皮尔卡丹、饮料行业的可口可乐、手机行业的苹果等。河南的少林功夫、太极拳、豫菜、钧瓷、汝瓷、三彩、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封清明文化节、信阳茶叶节、淮阳庙会等,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要成为全国品牌、国际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河南的实践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在与文化产业有效对接转化中,要发掘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合理开发利用的同时,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在兼顾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同时,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双赢。

注释

①李昕:《可经营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产业化运作合理性探讨》,《广西民族研究》2009年第1期。②③汪振军:《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产业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299页。④⑤⑥[澳]戴维·思罗斯比:《什么是文化资本》,潘飞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1期。

猜你喜欢
产业化河南文化遗产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出彩河南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河南:过大年,逛庙会
系统产业化之路
河南:走进就业的春天
放歌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