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爱华
摘 要: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文化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在新一轮的课程教育改革中,建立“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成为教学追求。“三维目标”的设定决定了教师教学应从关注学生学习成绩转移到现在的关注学生学习能力,“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决定了教师要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提高教学效率。从教育技术融入教学模式之中与运用教学技术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两个方面来阐述教育技术与创新思维培养这一命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育技术;创新思维
初中语文的教育技术与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国的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学习能力与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思维创新能力包括思维发散能力、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类比思维能力以及横纵思维能力等等。对以上思维能力的培训与提升,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使其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举一反三,以点带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一、将教育技术融入教学模式之中
教育技术是育人技术及其创新整合的技术,核心是教学设计技术和课程开发技术。将教育技术融入教学模式之中,就是指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不同的教育教学模式来对学生进行具体教学。在初中语文的授课过程中,老师应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分析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提高学生思维创新能力。
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安塞腰鼓》的学习中,教师可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以下的教学设计。首先,积极地进行备课,因为《安塞腰鼓》一文涉及了民族性的节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较远,因此,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进行多方面的查找与分析。在授课中,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视频,使学生了解“安塞腰鼓”的相关内容,对文章产生积极的兴趣,这样就会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学习。
教育技术不是一般的某种教学方法的应用,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依靠学习资源进行系统教学的方法。除了上述利用多媒体教学之外,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上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教学。
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桃花源记》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的教学模式。由于《桃花源记》是一篇较难翻译和理解的文言文,所以,老师可以应用特殊的教学模式、教育方法进行教学。首先,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自我选择或是老师进行隐性的判断,将学生根据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以及智力倾向等条件进行分层教学。在教学目标上,老师也应降低相应的标准;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老师采取正常的教学方法,预习,课堂讲解,课后作业等一系列的内容使其理解学习;对于知识基础较好的学生,老师可以相应地提高教学目标,增加教学难度,使学生能够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入地了解语文相关知识。
二、运用教育技术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
运用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就是指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根据课文内容、学生的学情以及相关的教学工具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思维创新能力包含很多内容,下面笔者简单地进行具体说明。
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杜甫《诗三首》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类比创新思维的培养,对于《望岳》的学习,老师应使学生了解诗文表达的丰富情感,再与第六单元李白的《渡荆门送别》进行比较,因为两位作者是同一年代的诗人,因此,可以对于两首诗的诗歌意境、表现手法以及抒发情感进行比对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创新能力。
又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海燕》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对《海燕》中的意象让学生进行分析,比如,在这篇散文中有多个意象,包括“暴风雨”“海鸥”“企鹅”等,老师通过学生分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了解在作者高尔基所处的背景中这些意象分别代表了什么,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将教育技术融入教学模式之中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因材施教,通过分层教学、小组讨论教学、个别学生特殊教学等教学模式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当今社会需要的是有知识、有能力,能够创新的科技人才,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教育技术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以上是我对教育技术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的相关理解与分析,行文中也许存在不足之处,希望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发展过程中,相关问题能够得到完善和解决。
参考文献:
何克杭.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注:本文系甘肃省十二五教育规划2015年度课题论文。课题申报号[ww2015—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