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人文教育资源,促进学生品德形成

2015-09-10 07:22何碧玉
考试周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品德爱国主义教材

何碧玉

充分挖掘、利用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增强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和活力具有重要意义。《品德与社会》任教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课程资源,丰富和拓展品社课程的内容。良好的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质的核心。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公民素质越来越成为人的内在寻求。现行小学语文教材都是编者精挑细选文质兼美的文章,其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非常深广。因此,品德课教师应注意学科渗透,充分挖掘其中的人文教育资源,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一、坚守社会主义阵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的思想。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爱国主义感情,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重要条件。因此,品德教师在教学涉及关于爱国方面内容时可以利用语文教材中的有关内容,对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通过讲述少年时代的周恩来看到中国老百姓处处被帝国主义侵略者欺负,伯父告诉他这是因为中国不振所致。上修身课时,校长问他为什么而读书,他铿锵有力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小小年纪就有一颗如此伟大的爱国之心,他热爱祖国的故事一定会给学生带来启迪。此外,《一面五星红旗》中的“我”和《梅花魂》中的祖父拳拳的爱国之心一定会给学生带来深刻影响。

二、以人为本,渗透自强不息教育

自古以来,从“李冰修堰”“大禹治水”的历史故事,到“愚公移山”“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从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豪迈誓言,到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行为风范,都贯穿和昭示着中年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小学语文教材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自强不息精神的渗透。如《尊严》一文讲述了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穷困潦倒,可他不自卑,通过自己的双手获得应有的报酬,经过奋斗,他终于成为西方赫赫有名的红色资本家。又如《向命运挑战》一课,讲述了霍金靠勇于拼搏的精神战胜病魔,并坚持进行科学研究,在天体物理学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品德老师教学相关内容时,可以引用霍金自强不息的例子,让学生感悟到只要有不怕困难、自强不息、敢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一定要争气》、《爱迪生》、《夸父追日》、《盘古开天地》等文章都在向学生渗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不怕困难等方面的教育。这些故事都是品德教师渗透自强不息教育的好例子。

三、整合学科内容,增强环保意识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深刻地认识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环保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品德课教师应利用教材中的有关文章,渗透环境保护的教育,如: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人类才能有幸福美好的发展前景,才能为子孙后代造福;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大自然,否则,人类将自食其果,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小学语文教材中关于环保方面的文章很多。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鸟的天堂》、《昨天,这里是一座村庄》、《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大自然的启示》、《路旁的橡树》、《只有一个地球》等文章都涉及环保方面的内容。品德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内容教育学生,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保护环境,势在必行。教学有关环保方面内容时,应大力进行学科整合,通过各种实践,如参与社会调查,出板报,手抄报,歌咏,撰写调查报告比赛,等等,对科程内容进行补充、拓展,使学生的感悟得到升华,并自觉在生活中进行实践。

四、彰显美丽人性,启迪关爱他人

台湾著名女作家罗兰曾说:“如果每一个人在与别人相处的时候,都能先想到别人,后想到自己,多想到别人,少想到自己,那么世界上不但可以增加很多欢乐与和气,而且可以减少很多悲剧和恨事。”诚然,关爱他人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它将给人带来快乐与温暖。然而,如今的中国小学生大部分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他们大多深受父母及长辈的溺爱,往往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他们当中很多人只懂得享受,从不懂得体贴别人、关爱他人,有时甚至表现得极端自私。因此,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关爱他人的教育,也是十分必要的。在小语教材中,涉及很多关于关爱他人方面的文章。如课文《她是我的朋友》讲述了一个名叫阮恒的孩子虽然自己十分害怕抽血,他甚至误以为为别人献血自己就会死去,但是为了救活朋友,他还是咬紧牙关勇敢地献出鲜血。本文生动地为孩子们树立了一个乐于助人、关爱他人的好榜样。通过学习,孩子们一定能够学习阮恒珍惜美好的友谊,懂得为需要帮助的人奉献出自己的爱心的精神。

五、关注学生成长,陶冶勤劳节俭

勤劳节俭自古都是人类所崇尚的美德。古代,中华民族就极力推崇“奉公以勤,律身以俭”的美德,反对懒惰、奢侈的恶习。当代小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平时班级里还经常出现家长到教室代替学生值日的现象,这很不利于将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劳动者。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对学生进行勤劳节俭、热爱劳动、劳动光荣方面教育的文章很多。课文《幸福是什么》写了三个男青年勤勤恳恳地劳动,他们分别做出了对人们有益的事情。最后他们终于明白了幸福的含义,即幸福要靠劳动,要靠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这篇文章歌颂了自立自强、靠勤劳谋求幸福的精神。

六、感悟诚实守信,提高道德修养

“人无信则不立”,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也是处理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更是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教育学生做诚实守信的人。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渗透诚实守信方面的人文内涵。如课文《中彩那天》通过讲述父亲中奖了,得了一辆奔驰小轿车,全家人都很高兴。但是父亲说中奖的那张彩票是他的朋友库伯请父亲帮忙买的,小轿车应该属于库伯。于是,父亲通知库伯把车开走了。文中这位父亲诚实守信的故事启示教育学生:以诚待人是一种美德,它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而且使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增进友谊;人只有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才能获得社会和他人的好评。

猜你喜欢
品德爱国主义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爱国主义教育
论茶的君子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