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雄
摘 要: 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合作学习法不仅在国外,而且在国内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在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指导下,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对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需要,因此高校教师要大胆尝试,通过课堂内外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各不同环节的有效互动合作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和提高。
关键词: 合作学习法 大学英语课堂内外 口语交际能力
一、 运用合作学习法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部对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进行了确定,而在此目标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口语学习现状却存在多方面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合作学习法在大学英语课堂内外的有效运用可以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1.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的教学目标
教育部在2007年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要求》)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要求》着重强调对大学生听说能力、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我国历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这些能力仅仅通过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是很难形成的。
2. 我国大学英语口语学习现状
尽管早在2004年教育部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学更看重对听说能力的培养,但直到现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依然存在很多困难。首先是高校扩招而教师队伍并未扩大,使得大学英语班级人数过多,客观上不仅没有增加学生的口语锻炼机会,反而使他们的机会越来越少。有的学校将英语教学改革为读写大班授课,听说小班授课。这看上去保障了学生一定的口语训练机会,但实际上听说读写的语言技能是不能简单划分到不同课型中培养的,比如课文的阅读材料也给学生提供了不同的讨论话题和大量的口语训练素材,而通过对与文章相关话题的讨论,学生往往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其次,很多中学依然延续着老师上课从头讲到尾,学生除了背笔记、单词就是做大量练习和进行考试的英语学习方法,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学生还不习惯于抓住有限的机会锻炼自己的口语和交际能力,也不知道课后除了做课本上的书面练习还能学习些什么。此外,很多大学生都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备受呵护,而且网络的普及导致他们缺乏独立的人际交往能力,这给他们的英语口语训练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有效地将合作学习法贯穿英语课堂内外既能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口语训练机会,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又能锻炼他们的学习自主能力。
二、合作学习法
建立在心理学和语言习得等多种理论基础上的合作学习法(Cooperative Learning)在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美国,然后迅速受到世界各国教育界的重视。近年来我国不少高校英语教师在尝试用合作学习法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尤其在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方面。
合作学习法是以小组或群体为主、以学习者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模式和方法。它强调学习者的自我指导、个人发展、个性和内在的动机及合作意识,并系统运用教学中动态因素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以共同实现教学目标。合作学习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中适合口语学习的有一人中心、两人结对和三五人分组、交叉学习、小组分工、小组共学、小组竞赛等。而教师可以设计的具体活动更是形式多样,角色表演、小组讨论、辩论、模拟采访是最常见的几种活动形式,也有很多教师尝试着给出上课开始的几分钟让学生做讲座,或是让学生组织教学、自己进行短剧编排和表演。而不论何种形式的活动,都要求小组成员明确个人的责任,发挥自己的自主性并利用交往技能与小组成员、老师进行互动式的合作学习。这里的合作并不仅仅指学生之间的合作,还包括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王坦,2002)。本文着重对为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而在课堂内外进行的生生合作和师生合作进行探讨。
三、合作学习法在大学英语课堂内外的结合
目前我国很多研究合作学习法的文章都侧重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合作学习。张迅(2002)强调教师对课堂活动的策划、组织、指导、监督会决定合作型口语课堂活动能否获得理想的预期效果。还有的文章则对不同的活动形式如何在课堂上应用进行介绍。而除了教师的口语活动设计策划和组织监督外,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如何在课后充分发挥合作学习法的效力是影响其口语交际能力发展的重要方面。
1. 教师对活动的策划和任务的布置
既然教师的活动策划会对活动的预期效果有影响,那么符合合作学习要求的活动就应该是:(1)必须靠“有分工,承担各自责任”才能完成的;(2)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对每个人得到的信息进行汇总的;(3)使学生从“各自不同实践经历、不同结论”的展示过程中来发现学习方法存在的问题的;(4)为了实现“小组内每一个同学都能完成学习任务”的团体目标的;(5)需要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生生互动,通过相互协作、配合来完成认知、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目标的。而在布置任务时教师应该向学生说清活动的目的、执行方法及评估方法,还要恰当地进行小组划分。
2.学生在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学生在明确活动任务的目的和要求后,就应该在课下积极调动自身的学习自主性和个人经历、已有的知识体系为课堂口语活动做准备。对于话题讨论、观点展示和辩论等活动形式而言,这个环节中应该既有学生的独立学习过程,如收集阅读整理资料、思考问题,又有小组成员间的配合,如资料和思考结果的汇总、讨论。对于表演,学生的独立性和与小组成员的相互依赖就体现得更突出。小组成员首先要共同确定演出的剧本,协商各自的任务(如,是每人分配不同角色,还是有人表演有人准备剧本道具)。经过各自独立作业,完成相应的任务后,小组成员还要共同配合编排出最佳的表演效果,对前期的准备进行改进和完善。
3. 生生、师生在活动中的有效合作
经过精心准备,课堂上便是学生在竞争与合作相结合的氛围中展示其小组学习成果,也进一步完成该合作学习任务的场所。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其组织者、指导者和监督者的身份实际上也赋予教师更重的任务。教师不仅要组织好课堂时间的分配,指导和监督小组任务的完成情况,还要确保小组内部的和谐合作和小组间的友好竞争,以帮助学生在口头表达和人际交往两方面都得到锻炼提高。这不仅要求教师对活动内容要做好大量的资料收集,并达到一定的熟练度,还对教师的语言基本功、灵活应变能力,甚至对学生心理的了解、与学生的关系是否良好都提出要求。
4. 师生在活动后的评估小结
活动结束后,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组织指导学习小组顺利开展口语活动,还要引导学生及时对活动情况进行总结。这就包括教师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各个小组内部、小组之间的自评、互评,课堂上的简短总结和学生课下对老师和其他小组的评价作进一步的讨论。
因此,可以说以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的整个口语活动过程是贯穿在课前、课中、课后的课堂内外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有效的互动式合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方的不足都必将影响口语训练目的的达到。口语活动在课堂上的开展只有在经过师生前期的精心准备之后才能顺利进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而只有通过课堂上教师的有效监控,学生的全力合作,师生才能真正体会合作教学对口语学习的强大推动力。加上活动后师生共同进行的活动评估,学生更能意识到在准备和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和不足,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结语
尽管合作学习法在当前的中国大学英语口语训练过程中还有一些不足,比如缺乏英语学习兴趣的学生在课外不会积极准备和思考,课上逃避口语表达;小组成员由于性格特征、家庭背景的差异而合作不力,但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合作学习法具有更大的优势:它增强了练习口语的机会,实施了双向交际活动,创造了积极、良好、宽松的学习环境,增强了学习者的自主性,改变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庾鲜海、王月会,2003)。因此,高校英语教师更要结合高校英语教学要求和学生的特点,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在课堂内外充分运用合作学习法帮助学生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和其他各方面的能力,使学生不仅通过小组的合作与竞争掌握基本的语言技能和自主学习的方法,还培养出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团队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1]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董明.大学英语课堂“生生互动”模式初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5).
[3]孙继红,王焱.英语课堂合作学习中的任务设计[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3).
[4]孙琼.运用合作学习法改进大学英语教学[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4(1).
[5]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原理[J].教育研究,2002(2).
[6]庾鲜海,王月会.合作学习原则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2003(3).
[7]张迅.论英语口语课堂中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