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彦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语文学习效率,而且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现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谈谈认识。
1.培养“读”的习惯
“读书改变人生,知识改变命运”。世界上读书最多的国家是以色列,其中最善读书的是该国的犹太人,80%以上的犹太人人均每年读书达68本之多。当然,他们的回报也是丰厚的,迄今诺奖获得者已有8个,是书给他们带来了智慧,是读书给他们创造了财富。我国目前人均年读书4.5本,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当然,让孩子养成乐读的习惯绝非一日之功,不是你让他读他就会读的。干巴巴的文字,还需要加进自己的理解,“老师讲听着还费劲呢”,更何况让学生自己读,“有时间还不如看会动画片呢”,这大概是众多孩子的心里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的天性是好胜、好奇,让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无需任何人强迫,自己就会尝试。所以,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是关键。
1.1找到学生的兴趣点。这就需要教师学会换位,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看看孩子最渴望什么?听听孩子最想什么?然后搜集与此相关的读物,自然会吊起学生胃口。低年级学生对图画有强烈兴趣,教师就可以从画报开始,图文并茂;“名侦探柯南”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淘气包马小跳”也很迎合学生爱玩的心理……只要对症下药,定会药到病除。
1.2营造读书氛围。小孩子最容易受环境影响,营造合适的读书氛围,是唤起孩子读书欲望的有效途径。每天早晨、课上、课间、放学前,我都抽出十来分钟和大家一起读,作品随机,课本中的、课外的、小说、散文、动画……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养成一种习惯,在班里营造读的氛围。我还在班里开设读书角,让学生把自己最感兴趣的读物带来,不是那些陈旧无味的,然后彼此交换借阅,避免读书角成为摆设;每周举行一次“我最喜爱的读物”评选活动,从而发现学生喜好,激发学生读的兴趣。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社会到底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就看阅读能植根多深,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所以,要让孩子从小做起,好读书,读好书。
2.培养“赏”的习惯
“赏”是“读”的升华,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当然,对小学生来说,不要像成人一样严格要求,几个字、一句话的赏析都可以,可以是对作品大意的赏析,也可以是对作品背景的赏析,还可以是对作品中人物、景致的赏析……只要是学生对作品的自我认知,哪怕是不正确的观点,也要让学生学会鉴赏,否则就失去了读的意义,这或许会成为学生一生的转变。对“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句诗词的赏析,很多学生是无法体味的,因为他们远离了农村生活,自然无法体会父辈们的艰辛。怎么办?我找来农民辛勤耕作的画面,让农村孩子介绍锄地的场景,学生便会从懵懂中慢慢加深体会。所以,要为学生创设赏的情境,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氛围,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
3.培养“说”的习惯
“说”是对“赏”的表达,“赏”是内心对读物的认知,说出来才能与大家同享,同时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训练。首先,鼓励学生敢说。这是对学生胆识的培养,有些学生不敢说、不想说,他们害怕说出来之后被别人笑话,久而久之,语言天赋便会渐行渐远,这就需要教师不断鼓励。在赏析前面的诗句时,就有一个学生说“为什么要冒着烈日去干活呀,我才不做那样的农民呢!”如果没有平时的鼓励,则孩子是不敢发出这样的言辞的。其次,鼓励学生常说。小学生本身有很强的语言天赋,说出来是他们内心的渴望,但他们往往说不好,甚至一句话都不能说完整。某些教师有时把孩子的说当成一种“唠叨”,不是不厌其烦,而是“烦死了”。更有甚者还没等孩子把话说完,就等不及了,干脆抢过来“代言了”,这样的课堂不鲜见,如何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再次,教孩子会说。在孩子敢说之后,我们要教给孩子说的方法,教给他们组织语言的技巧,如条理性、完整性。教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时,自然地加上“我的观点是、我的想法是……”在解释某个问题时,表述“因为……所以……”,便会带来一种意外的效果,令人刮目。
4.培养“写”的习惯
“眼过千遭,不如手过一遍”,但我们的孩子似乎越来越懒于动笔。看看现在孩子的读写姿势便可想而知,更不用谈笔画、笔顺和一手漂亮字的奢望了。我想这和教师有关,现在黑板上的示范、作业上的留批,都在与漂亮的书写渐行渐远,靠什么影响自己的学生?这是现代化的电脑办公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现在真正动手写作的已经寥寥无几,动辄网上下载、键盘一敲,便完事大吉。所以,让孩子写出来迫在眉睫。
4.1严师出高徒。对孩子书写习惯的培养,要从握笔抓起,“一尺、一拳、一寸”的要求是改不得的。同时,教师自身的示范尤为关键,特别在入学阶段,教师的一笔一画是学生写字的启蒙,教师的不经意间的随意会将学生指向歧途。所以,“教人先正己,严师出高徒”。
4.2滴水亦穿石。培养孩子乐写习惯还要从一点一滴抓起。从摘录精彩词语、美丽句子写起,经过长期积累,对孩子无形之中便会产生一种影响。写作时自然而然进行模仿,怎么比喻、怎么拟人、怎么借景抒情……便会信手拈来,对孩子将来写作能力提升的影响毋庸置疑,可谓造福孩子的一生。然而,教师通常都能做好开端,但缺乏坚持和评价。写得好、写得坏、写得多、写得少都一样,怎会激励孩子坚持的信心,单凭一时心血来潮只会半途而废。
4.3真情出实感。尝试让孩子写出真实,不要让孩子凭空虚构,没有生活基础的虚构,带给人的感觉总是生涩、虚假、空洞,我们在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学生作品,有时会叫你哭笑不得。所以,要让学生走近真实,走进生活,哪怕写出一句真话也好,这其中也夹杂着对孩子真、善、美的教育。比如在学完《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之后,我让孩子们直言自己父亲的教子方式;直言自己曾经的懦弱和勇敢……这些或许都会成为以后写作的素材,甚至成为为人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