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机智引领学生夯实语文基础

2015-09-10 07:22潘玲琴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小花猫壁虎机智

潘玲琴

教师的引领是一种教学技巧,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它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之中。所以,有意识地学习、借鉴,培养自己的教学智慧,对提高教学效果十分重要。

一、教师机智引导促进学生牢固识字(识字)

案例一:沈老师执教《鹬蚌相争》中的“鹬”字。

师:今天这堂课我们先看一个字“鹬”,谁会念?

师:去掉一个鸟字旁,谁会念,动动脑筋,都会念。

师:真了不起,去掉鸟字,就是声旁,这位同学能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来学。

师:再去掉上面的矛,这个字在现代往往写成这样一个字——,现在有一部非常流行的电影,知道吗——《泰》。

师:现在最初的鹬字还记得吗?伸出右手书空,先写一个矛字,再写一个字,右边是一个鸟字。我们很少碰到这个字,今天碰到了就要记住它。中国的汉字非常奇妙,只要掌握其中的技巧就能记住。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利用刚才的拆分法。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到网站去继续学习、研究。

评点:“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这是小学低中年级阶段识字的基本要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汉字,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自主学习,通过趣味识字,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已成为新形势下语文教学的必然。学生是识字教学的主人,引导学生紧密联系实际生活,重视学生的体验相当重要。在本教例中,沈老师运用“拆分法”,让学生在拆字、识字的过程中,不但认识了两个新字,而且掌握了“鹬”字的构造规律,字形、字义及字音便很难忘记了。

此外,课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学生的个体体验,更让学生意识到“留心处处皆语文”,老师搭建一架无形的“梯子”,让学生在自主研究过程中,提高了识字的能力和自觉识字的意识。

二、教师机智引导促进学生朗读入情(朗读)

案例二:李老师执教《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课中第11自然段:“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如何在朗读中感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呢?且看下面的教学片段。

师:谁愿意读读这个句子?

(生1读句子,读得不投入)

师:你觉得当时作者的心里有什么想法。

生1:爸爸的话是不允许反抗的,爸爸的话就是命令,必须服从,“我”当时是被逼无奈的。

师:你再来读读,尝试把作者的无奈读出来。

(生1再读,读得还不投入)

师:如果你经历千辛万苦才得到一件宝贝,爸爸让你马上放弃它,你会怎么想?

生2:我不会轻易放弃的。

师:但爸爸下了命令,不能不放弃,怎么办?

生3:就算放弃,也是极不情愿地放弃。

师:好,哪些词突出了作者的极不情愿又无可奈何?

生3:我觉得“慢吞吞”“依依不舍”这两个词不仅写出了汤姆取下鱼钩的动作,更写出了其实并不想把鱼放掉,可又不能违反爸爸的命令这样一种矛盾的心理。

师:就把那种极不情愿但又无可奈何的心理读出来。

(生3读得声情并茂)

(生自由读,指名个别读,评价后齐读)

评点:本案例的朗读指导没有烦琐的分析,而是通过读让学生去品味作者的语言,真切地感受到了我和爸爸都是自觉遵守规定的人,并且被他们的思想所感动,获得了情感的体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母语是可亲的,优秀语文教师都懂得,触摸母语的最好方法就是读。要注意,朗读不能出现“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状态。为了让学生能读出真情实感,真正地读到灵魂里,李老师懂得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换位思考,调动学生的感官,引导学生朗读,深入体悟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教师机智引导培养学生良好语感(表达)

案例三:教师执教《小壁虎借尾巴》,进行课堂总结。

(学了课文,学生明白了壁虎、鱼、牛等动物的尾巴的作用后展开讨论)

师:假若有一天,小花猫去向小壁虎借尾巴,小壁虎会怎样说?

(学生议论纷纷)

生:小壁虎也许会说:“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来保护自己,要是把尾巴借给了你,我就没有安全感啦。”

生:小壁虎也许会说:“不行啊,上次我的尾巴断了以后,我好难看,现在好不容易长出来了,怎么能借给你呢?那样我很难过的。”

(学生笑了)

生:假如我是小壁虎,我会说:“小花猫,别难过了,我把尾巴借给你,反正我的尾巴可以再长出来的。”

师:你真大方,挺会替别人着想的。小花猫一定会感激你的。

生:我觉得小壁虎会说:“小花猫,其实我也想把尾巴借给你,可是我们的尾巴的作用根本不同,就算借给你,你也不能用的。”

评点:这样的结课很新颖,也很巧妙。“假如有一天小花猫去向小壁虎借尾巴,小壁虎会怎样说?”这一趁热打铁的提问适度地延伸和拓展了课文内容,开放性很强,真正做到了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子”,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使语言文字训练和思维训练达到了完美统一,使整个教学过程显得酣畅饱满、淋漓尽致。小朋友的争相发言,闪烁着强烈的独特个性和创新思维的火花,可以说,这一极具训练价值的延伸拓展犹如一个引爆器,把当时的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看来,结课不应该仅仅是课文的总结,还应该根据不同的课文,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努力将各项教学任务落到实处。

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把教学智慧与所谓灵机一动扯在一起是荒谬的。教学智慧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表现,它仅仅属于成熟的、经验丰富的教师。”语文教师只有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注重知识、经验的积累,培养良好的敏捷的应变能力,才能真正取得教学的主动权。

让我们所有的教师都能够刻苦磨砺,都能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教学智慧,在教学、科研领域中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小花猫壁虎机智
机智闯关
壁虎
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
机智的斑马线
小花猫
机智的警察
捉壁虎
壁虎在夜间出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