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峰
我们新华路小学自2012年以来,参与了由新学校(北京)教育科技研究院推广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这一项目。实验初期,我们“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组的教师们阅读“语文主题学习”总课题组主办的《语文主题学习》教育刊物,网上收集有关“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资料,去潍坊、林州等地实地观摩实验区学校的先进经验,借别家之“经”,诵自家之“文”,从初期的“邯郸学步”到如今的“渐入佳境”。我们行走着,探索着,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教学的道路上且行且思,为形成自己的经验作了有效的尝试。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以前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语文教学早已习惯形成这样的流程:一篇讲读课文至少需要3-4课时的时间方能完成:初读课文、学习字词一课时;讲读课文1-2课时,再写个练笔或是作业什么的最少还要一课时……尽管如此,到了期末有时课文还没讲完,还要赶进度,而且以往的教学是一学期学一本书,围绕二三十篇文章翻来覆去地讲、背、练,往往是老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老师问得多,学生读得少。长久下来,好多孩子对语文学习、对阅读课外书不再感兴趣,觉得它枯燥、狭窄、无趣。
经过对几期“语文主题学习”刊物以及从网上收集的相关资料的学习,我深深感受到让每个孩子都爱上阅读这是当下我们每个语文教师最应该做的事。要想让孩子爱上阅读,就必须对教材进行整合,抓住一个主题式问题进行整组教学,从而达到还学生课堂,还时间给学生这一最终目的。为此,在我们四年级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教学中,我定下了“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孩子学会阅读,享受阅读”这一教学思路。
在教学第一单元“自然奇观”时,先分析教材,《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鸟的天堂》《火烧云》这4篇课文都是以具体、形象的语言来描写了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奇妙的自然现象,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配套的四年级上册“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慧眼观天下》第一组文章,也与单元主题相呼应,推荐了《珠穆朗玛峰的夏日奇景》《天下第一潮》《张家界》《黄山云海》等10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美文来让学生欣赏。因此,我设定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情达意的;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围绕教学目标,我在充分研读每篇文本后,设计了以下的本单元的整组教学。
《观潮》是一篇很好的写景佳作,值得学生积累其中大量优美词句,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这是引领学生阅读同主题文章的典型范文。这课教学,我安排了两课时:引入课题,理解“为什么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第一潮时,我让孩子们阅读了《慧眼观天下》中的《天下第一潮》;学习二、三、四自然段时,在引领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语言特点后,让学生模仿课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了《雷雨》的仿写练习;学完课文,学生又阅读了课文后面的资料袋,进一步丰富了他们对钱塘江大潮的感受。
接下来,围绕同一个主题式问题,“这些自然奇观都各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表达的”,引领学生阅读了“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死海》《红河谷的仙人脚印》《横断山脉纪行》《密西西比河风光》。在分享交流中,孩子们朗读他们最喜欢的语句或段落,充分表达了他们对这些自然风光的喜爱,评价赏析了作者不同的表达风格。他们在愉快的阅读交流中,积累了语言,学习了作者的表达方法,实现了单元主题阅读的目标。
而《冬季破雾游三峡》《张家界》《黄山云海》几篇文章则放在了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鸟的天堂》《火烧云》教学之后阅读,不但体会景物的特点和作者的表达方法、修辞手法,而且便于学生在类比中学习,领悟不同景物的不同写作方法。
在本单元的最后一节主题阅读分享课上,围绕“最喜欢的语句段落和优美对联”“印象最深的一处自然奇观”“最喜欢的一种表达方法”这三个问题,孩子们进行了单元阅读分享。他们或有感情地诵读自己喜欢的句、段,或用笔来抒情达意,或欣赏评论同伴笔下的自然美景……在整整两周的“语文主题学习”阅读中,孩子们在大自然的神奇画卷里快乐徜徉,既陶冶了情操,美化了心灵,又丰富了语言积累,增加了文化积淀。
行走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道路上,我相信,只要长期坚持单元主题阅读教学,就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只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就能促使学生潜心阅读。目前,我们取得了实验的初步成功,老师和孩子们沉浸在共同阅读带来的快乐中,师生每天在“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道路上品书香,诵美文。相信,借“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东风,在不久的未来,我们新郑市新华路小学必将让阅读之花在黄帝故里怒放。
作者简介:河南省新郑市新华路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