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生命教育于小学语文教学之中

2015-09-10 12:59陈丽华
考试周刊 2015年104期
关键词:生命意识生命教育语文教学

陈丽华

摘 要: 关注学生成长,关注学生生命,已是教育工作者不容忽视的责任。语文具有很强的人文性质,在提高学生生命意识的教育中起着责无旁贷的作用。经过实践,作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在研读教材中归纳生命教育内容;在阅读教学中咀嚼生命的价值;在课外拓展中感受生命的活力;在作文训练中提升生命的内涵;在实践活动中感悟生命的真谛。

关键词: 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 生命意识

诗人泰戈尔曾说:“教育的目的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生命教育”在现代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特别是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教育渠道。《新课标》提出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这种统一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畅游在语文课程这个学习乐园之中,使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审美情趣,学会尊重他人、自然与生命。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如何使生命教育和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呢?经过教学实践,笔者有以下体会。

一、在研读教材中,归纳生命教育的内容

语文学科的基本要素是语言。由语言组成的文章绝不是字词句的简单拼凑堆砌,而是生命意识的符号化。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与“生命”主题有关。

1.教材以主题构建单元的形式,选择富有科学性、思想性和人文性的作品,为孩子们语文学习烹制阅读盛宴,营造让生命自由驰骋的阅读天地。例如: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就是以“生命”为主题,选编课文《野草》、《琥珀》、《生命奏鸣曲》、《伟大的日子》等。生命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本单元围绕“生命”这一话题,以各种不同形式诠释生命的内涵;或形象地描绘生命的神奇力量;或介绍人和植物生命的有关知识;或讴歌生命、礼赞生命;或阐述生命与真理、信仰的关系。激发热爱生命的情感,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精神。

2.教材中有很多充满生命气息的文章。如《雅鲁藏布大峡谷》、《浙江潮》、《红树林》等描写自然风光的文章,让人感受自然的美丽与壮观,不由自主产生热爱之情,有了爱就会在无意识中懂得生命的可贵。

3.教材中还有许多课文从不同层面揭示了人活着的意义,人之所以存在的价值。充分利用好这些文章,可让学生感知生命的价值。如通过对《狼牙山五壮士》、《企盼世界和平的孩子》等课文的学习,懂得为祖国正义事业牺牲的生命是美的;通过对《共同的秘密》、《轻点关门》等课文的学习,懂得为别人着想也是美的。

这样通过对教材课文的梳理、归纳,为学生提供不同生命教育内容。

二、在阅读教学中,咀嚼生命的价值

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充分解读文本,进而解读生命,领悟生命的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珍惜生命,用自己有限的生命为社会作出最大贡献,就是正确的生命观。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发掘以人为本、重视生命的作品,以此凸现生命的意义,进行生命意识灌输,增强学生生命意识。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这篇课文正是爱与信念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在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生命危险,抱着坚定的信念,不顾劝阻,历经艰辛,经过38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他的同学。在歌颂伟大父爱的同时,我们更深层地看到:正因为爱和信念才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儿子和他的同伴,14条鲜活生命在挖掘了38小时后终于获救。教学中我向学生提问:是什么让孩子能在废墟中活了下来?学生纷纷发言:是他顽强的毅力,是父亲给予他的希望……这个故事让学生体会到有自信、有毅力的人能在死神面前活下来。它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爱,更多的是对生命的珍爱和对生命的认可。又如《微笑着承受一切》主要描述了体操运动员桑兰遭遇不幸后仍然保持积极乐观态度的感人事迹。教学中紧紧抓住桑兰受伤后的表现的词句,让学生认真阅读,体会桑兰坚强和不屈的精神。感受任何情况下都应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这样生命才有价值,生活才有意义。

三、在课外拓展中,感受生命的活力

小学语文教材为生命教育提供了相当丰富的教育素材,但是更广阔、更丰富、更生动的生命教育教材是浩瀚无边的课外阅读教材。因此,要鼓励、指导学生广泛地阅读,在阅读实践中不断丰富精神生活,感悟生命活力,才会点燃生命的熊熊火炬。

学习语文需要两条腿走路,即“课内学方法,课外求发展”。小学生认识一定数量的汉字后,教师要渐进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根据学生年龄变化和知识增长,引导学生阅读注音读物,再读纯汉字读物,先引导阅读短文,再读长篇文章或整本读物。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指导,指导学生如何阅读一篇文章,如何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同时,鼓励学生摘录好词佳句,制作读书卡片,撰写读书笔记,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经常组织亲子读书会,召开读书汇报会,开展读书评比活动,通过多种载体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学生一旦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就能自觉在动漫卡通、儿童文学、人文教育、科普知识的陪伴下成长,在成长中向更高更深的阅读领域迈进,生命教育自然向更深更宽的领域扩展开去。

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逐册逐课搜集与教材中具体课文内容相匹配的生命教育课外阅读文章,形成由课内拓展到课外,课内外关联、吻合的、丰富充实的、比较系统的生命教育辅助教材。引导学生阅读推荐的相应文章、书刊,然后通过读书交流和写读书心得的形式达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目的。例如:教学《向命运挑战》之后向学生推荐阅读《张海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书籍,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热爱生命教育,让学生从这些身残志坚的人物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反省自身,学生就会懂得更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让生命焕发出光彩。

这样阅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更全面地对人生进行思考,将生命教育向更深更宽领域扩展。

四、在作文训练中,提升生命的内涵

叶圣陶先生说过: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是生活本身。可见写作教学是塑造学生心灵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抒写的生命话题,在生活化的习作教学中搜寻生命教育话题。让学生探究生命的规律、内涵和本质,对自然界生命和人类自身生命现象进行深入思考,进而培养积极进取的生命意识和精神,更好地提升自身生命内涵。

1.以生命问题为题材作文。生命问题是一个广泛的题材,可以是自己的生命状态,可以是周围的生存环境,还可以是那些自然界小生命的生命过程等。如让学生写《我长大了》、《××生病了》、《我喜爱的小动物》、《我的动物朋友》等习作。

2.开展讨论,开掘主题。组织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生命问题进行探讨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例如,学习六年级上册主题单元“美与丑”课文《做一个最好的你》,让学生讨论明白:人人渴望成功,成功需要自信,自信须建立在认真做好每一件事的基础上。随后练笔:

“如果不能做大树,就当树上的一片叶子;如果不能成为大海,那就当一条小溪。做春风里最早开放的一朵迎春花,做夏日里一只不停鸣叫的蝉;做秋天里一朵咧嘴笑的棉花,做天空中一朵能屈能伸的白云,做天空中一颗最闪亮的星星,做太阳发出的一缕最强劲的光芒……决定胜负的不是你天赋的多少,而在于做一个最美丽的自己!”——郭奕缘

“如果不能成为大厦,那就做大厦里一颗最坚固的基石;如果不能成为璀璨的霓虹灯,那就做一盏平凡的路灯。做红领巾里一根最柔软的纤维,做马路中央的一颗石头,做默默无闻的劳动者,做最暖人心的一杯红茶。”——郭旻灵

“如果不能成为大厦,那就当一块打好基础的砖;如果不能成为文章,那就做一个必不可少的标点。做黑板上无私奉献的粉笔,做田中辛苦劳作的黄牛,做照亮别人牺牲自己的蜡烛……”——刘翔

生命的美妙在学生笔下缓缓流出,可见,学生对生命的认识非常深刻。

3.坚持写观察日记,关注周围生命状态。写观察日记是作文训练常用的手段,也是进行生命意识渗透的有效途径。生命问题不仅局限于人类生命,还应包括与人类共处的各类生物。在班级里成立生物角,让学生养成观察习惯,关注周围生命,随时记录它们的成长,引导观察家里阳台上的花草,然后写观察日记。

五、在实践活动中,感悟生命的真谛

儿童学习最基本的途径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生命发展的直接源泉。教师要以活动为契机,通过开展有价值的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唤起学生个体生命之初的“性本善”,让学生的生命之旅布满“情”字,感悟到生命教育的真谛。

1.以重要节日为契机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悟人间真情。教师要抓住元旦节、妇女节、劳动节、儿童节、清明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传统节日,精心设计各种各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血缘亲情、师生友情、爱国热情,从人间真情的感受中唤醒善心,学会感恩,让生命之旅充满深情。妇女节时,可组织开展“谁言寸草心”主题活动,通过讲成长故事、诵亲情诗歌、践感恩行动等多种方式,体会亲情的无价,探索感恩的途径。又如教师节组织开展“献给教师的歌”主题活动,国庆节组织开展“歌颂祖国”演讲活动等,让学生接受一次次情感撞击,一次次心灵涤荡,增强生命拔节的动力。

2.以单元教育为主题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多彩人生。结合课文教学开展有益的主题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逆境教育、死亡教育,引导学生认识痛苦和苦难是生命的一部分,生命只有在战胜苦难中才会有乐趣,才会有生机,从而教育学生更欣赏生命、珍惜生命,体会多彩人生。结合语文单元教学设置“关爱动物”、“保护环境”、“我的未来”等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谋划未来世界,从而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多彩的人生。例如:五年级上册第10单元围绕“家园的呼唤”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只有一个地球》、《鸟儿的侦查报告》、《绿色千岛湖》、《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通过这组课文学习,开展“环保金点子”的征集活动,让学生明白不但要珍爱人的生命,还要尊重自然的生命,人类生存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密切相关,人类只有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才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这就把生命教育提升到更高层次,与我们倡导的和谐社会相吻合。

教育部总督学柳斌同志在首届国际汉语文教育研讨会上强调指出:“教育的全部意义在于塑造人。”每一位语文教师都义不容辞地承载着生命教育的重任。让我们时刻把生命教育渗透到教学中,不断探索新方式和途径,让生命在语文教学中欢歌,让语文教学闪耀生命的熠彩。

本文为福建教育学院基础教育研究课题“生命教育在小学教育教学中的渗透和整合”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生命意识生命教育语文教学
沈从文笔下底层人物的生命意识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
《老人与海》与《活着》的生命意识比较
浅议小学语文课堂生命意识的培养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