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晶
摘 要: 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时代在进步,教师应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地学习,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传统教学中的精华值得学习借鉴,教师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探索新的教育视界、教育理念。
关键词: 当代教师 能力培养 教学反思
自古以来,传道授业解惑就是一名教师的工作的总括。传道授业不但是传授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在开发学生智力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做人做事;解惑,不但要帮助学生解决疑问,还要向学生传授学法。面对科技的飞速发展与进步,教师应该怎么做呢?这是值得大家深思的问题。
一、积极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称为现代教育的四根支柱。实现教育的现代化,关键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是我们国家大力提倡的教育理念。面对科技的进步,教师应该走近新时代,感受时代的发展带来的便捷与快乐。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是很强大的,为了与学生更好地沟通,没有代沟,教师必须无条件地充实自己,以年轻的心态不断接触新事物,了解新事物,比如,网络词语传播很迅速,很火热,教师应该对这些词语有一定的认识,这样,我们才能接近学生的生活,接近学生,对他们有充分的了解。
二、学会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
学生是我们的教育对象,要想更好地教,我们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年龄特征、家庭情况等,学生对教师的喜爱程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兴趣。
三、不断学习,培养上好每一节课的能力
教师要想上出好课,需要具备四种能力:解读知识的能力、灵动的能力、沉稳的能力和“得意忘形”的能力。
1.解读知识的能力: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才能培养出有问题的人。应试教育下,学生很少发现问题,只是知道这类问题需要这样解决,机械性地记忆,真正的教育要让每个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产生新的问题,从而想方设法解决问题,这样对知识才能有深入的了解。史宁中教授说过,现在的教学很少让学生思考,我们应该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思考问题。要想学生对知识理解得透彻,教师应该对知识做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将知识更好地展示给学生。要想让学生思考,教师成为爱思考的人,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灵动的能力:教学不存在一成不变的特点,它因学生、教师的不同而不同,课堂上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的时候是非常神奇的,有的时候可能会发生一些奇怪的事情,有些教师认为影响教学,对其斥责,有些教师就能对这些变数加以利用,变成对教学有助益的东西。在第二种老师的课堂,学生会感觉课堂气氛很轻松愉快。教学过程中,“变”是永恒的,“不变”是不可能的,教学要“遇物则诲,相机而教”,教师要培养丰富的感受力和敏锐的洞察力。
3.沉稳的能力:教师要不浮躁,课堂是神圣的,不能让浮躁的心态“污染”了课堂。教师在教学中难免会出现不耐烦的心态,这时教师就要克服这种心理,只有这样才能沉稳驾驭课堂。心浮气躁的时候,想想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升学和考试?都不是,而是帮助学生丰富生命的色彩,拓展生命的厚度。你的沉稳是学生的榜样。
4.“得意忘形”的能力:教师要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主旨和编者的意图,了解学生的需要,对教学有充分的认识。它是动态的,多变的。忘记自己是一名教师,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同一个层面上,认识到自己是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时刻以欣赏的目光看待学生。努力将课堂变成一个师生互动合作的舞台,我们沉浸其中,表演不拘泥于单一的模式,因演出内容不同,表演形式有所不同。
四、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较高的知识素养和创新能力,是科技时代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需要创新型的教师。创新型的教师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广博的视野和善于综合、发现新知的能力,掌握创新知识的方法,具有勇于探索、敢于怀疑和批判的学科精神,能够解读最新教育科研成果,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并有独到的见解,能够发现可行的新教学方法,培养敢于试验、探索的精神。
五、研究能力
教师成为教书育人的专家,成为集讲演教学研究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实现从“教书匠”向学者型的转化,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研究能力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
1.教学研究能力。把教学与教研结合起来,善于总结教学经验,对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理论研究,提出独特的见解,进而探寻和发现新的教学规律、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2.学术研究能力。目前大多数教师的教研都停留在对教材的分析和考试的研究上,局限于对一些教学技巧和教学经验的陈述。对教学理论的研究相对减弱,缺乏对教学的创造性思考探索。只有成为学者型教师,才能适应时代的挑战和素质教育的迅速发展。
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道路是漫长的,我们需要抱有持之以恒、始终如一的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参考文献:
[1]郑振芬,庄金刚.新世纪教师素质漫议.山东教育,2002(25).
[2]王星葳.未来教师素质教育之我见.继续教育研究,2001(06).
[3]王春叶.新课标下中学英语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素质教育论坛,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