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互联+互联的教育

2015-09-10 07:22赵琦张伟旗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5年10期
关键词:智慧教育

赵琦 张伟旗

摘 要:人们把教育与智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呼吁教育要“超越知识,走向智慧”,而利用数字化手段,实现“转识成智”是必由之路。文章重点阐述了杭州市下城区创新打造智慧教育的一些做法,包括采用统一接入、教育物联和智能平台的建设,通过发展互联的教育,改变教学的模式、管理的模式、培训的模式,达到培养智慧的校园、智慧的教师和智慧的学生的目标,构建了具有下城区特色的教育信息化环境。

关键词:统一接入;教育物联;智慧教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20-0013-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越来越把教育与智慧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呼吁教育要“超越知识,走向智慧”。然而审视现在的教育,过于注重知识和技能,从根本上失去了对学生生命存在及其智慧发展的整体关怀。想要培养“有智慧的人”,就需要创新打造智慧教育,需要借用数字化手段,实现“转识成智”。

一、内涵和理念

智慧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很难说清楚什么教育是智慧的。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智慧是生成的,知识是学来的。”国家督学成尚荣指出:“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超越知识教育,从知识走向智慧,从培养知识人转为培养智慧者;用教育哲学指导和提升教育改革,就是要引领教师和学生爱智慧、追求智慧。”

智慧教育中教师是智慧的教师,课堂是智慧的课堂,管理是智慧的管理。宗旨在于以教师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指导学生应用自己的智慧,协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智慧,培养学生创造自己的智慧。

当前,杭州市下城区在利用统一接入、教育物联和平台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积极打造互联网+背景下的下城智慧教育。

二、模式的作用

“教育的互联+互联的教育”这一模式,对创新打造下城智慧教育有什么作用呢?下面,笔者将以智慧课堂教学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课前——发挥教师网络集体备课、磨课的优势,突破传统纸上备课的限制和时空限制,任课教师在平台上备好课并共享,其他教师登录后即可查看这节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通过大家的交流建议、互通有无,最终反复修改形成磨课共识,再交还给任课教师充实自己原有的教学案等教学资源。这样可以使每一节课都融入集体的智慧结晶。

课内——全方位超越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云端服务器建立资源和学习平台,让教师和学生能随时随地进行教与学,目的就是为了促进高效的互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智能终端可以将学生在课堂上所做的笔记或习题等即时呈现在电子白板上。实物展台则可以将作品或文稿等传输到电子白板上,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材料呈现、教学情境创设及数据分析整理等工作。

课后——方便多方协作助推教育。学生可以在课后随时调用课件、微课视频、拍照和截屏的笔记等进行复习并完成作业,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调用下一课老师的教学案或备课笔记来进行课前预习。同时,学生课后的家庭作业,无论是读、写、听、说,老师和家长能够远程“监控”,方便多方协作助推教育。

这就是典型的互联的教育,也是下城打造智慧教育的基本模式。

三、下城的做法

近年来,杭州市下城区积极贯彻落实《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以“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加强智慧教育应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加强信息化应用为主线,扎实加快推进实验室标准化建设、教育装备建设、数字校园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

1.教育的互联

教育的互联,最终的目的要使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每位受教者。通过借助教育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

近三年来,下城区在教育信息化装备上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全区中小学教育装备投入共计五千多万。截止到2014年,全区中小学教学仪器配备率为100%,达到了浙江省配备标准;中小学计算机有效生机比达到4.2:1;教室多媒体配备率100%。教育的互联不仅仅体现在硬件设备的投入上,在区域规划制定方面,也有着自己的特色亮点。

(1)统一的接入

优化信息化基础设施,促进教育设备均衡配置。实施“大机房”建设策略,完成了下城教育中心机房改建。进一步统筹校园网络接入及相关设备的更新改造,除数字校园建设示范校外,完成全区中小幼学校的互联网统一接入工程,实现“千兆进校园,百兆到桌面”。

今后几年,还要把所有学校的校园网站逐步移到教育中心机房托管。构建便捷、实用、安全的网络环境,减轻校园“建网”负担,让校园把主要精力集中在“用网”上。

(2)教育的物联

创设智能化教育环境,实施区域教育管理智能化工程。新增视频会议、自动监控、智能办公、一卡通、交互触摸屏等物联网功能。

在全区77所校园食堂安装阳光厨房视频监控系统308个点位。校园、教育局等管理部门通过网络可实时查看视频监控系统,对食堂从洗菜—做菜—上菜全过程进行全程监控,保障师生的食品安全,加强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

增加设备投入,中小学的普通教室和功能教室,基本都配置了交互式电子白板或多媒体触摸一体机。2015年,幼儿园的功能教室,也将配备交互式电子白板+短焦投影仪或多媒体触摸一体机。

从2009年开始试行的学科网络阅卷,目前已实现全年级、全学科覆盖,全程采用计算机管理,极大地提高了阅卷的工作效率、准确性和保密性,为教育决策、教育诊断提供了真实、详尽、科学、可靠的数据来源及依据。

(3)平台的建设

一是加强区教育技术中心公共应用平台、区域特色项目的建设和研发,推进区域教育管理的智能化,增强信息化应用与服务能力。

2009年起,开始实施“一网、一站,两库、两平台”(即教育网络、教育门户网站,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教育教学公共资源库、教育电子政务平台、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下城教育信息港建设工程。

目前,K12基础教育公共资源库通过教育城域网对全区教师开放,区域教育信息化应用与管理平台实现了统一身份认证,并具备了信息发布、信息抓取、公文交换、即时通讯、视频课程直播、视频会议等多种在线服务功能。

二是借助信息化手段,促进教育教学方式转变和教学环境的改善,打造精致开放、精细管理的精品校园。

下城区以打造“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为契机,不断增强电子校务平台建设,开发了校务管理、教学管理、学校科研、图书资源管理等教学、管理功能模块。

例如,明珠实验学校开发了手机智能校务平台,方便师生进行碎片化的学习和管理,还正在开发教师的成长档案和学生的成长手册,学生的成绩和教师的成长将以曲线图或分布图的形式直观呈现,更利于师生、家长了解学生的长处和短板,有针对性地进行补缺。

2.互联的教育

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教育即互联的教育。我们正以省、市数字化校园示范校推选和新一轮智慧教育示范校申报工作为契机,以评促建带动校园信息化工作。

(1)智慧的校园

一是通过省、市数字化校园示范校推选和新一轮智慧教育示范校申报建设,提升校园信息技术整体水平。

下城区现有8所杭州市数字校园建设示范校,其中安吉路实验学校、胜蓝实验学校被推荐为省数字校园建设示范校。2015年,又新增5所校园申报新一轮智慧教育示范校。

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各校数字校园建设逐步明确方向,特色初现:大成实验学校的“数字化教学案的智慧课堂互动教学系统”、安吉路实验学校的“基于知识管理的数字教学平台建设”、胜蓝实验学校的“数字化环境下‘1对1’教学模式构建”、青春中学的“电子书包在课堂教学中的实例研究”、朝晖中学的“交互式个别化教学模式的构建”、青蓝小学的“教与学融合交互模式建设”、风帆中学的“促进师生自助学习的微课系统”、长寿桥小学的“在线鹰架俱乐部”等等,建设方案逐步完善,数字校园建设稳步推进。

二是加大了资源库建设的力度,构建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区域学科资源库系统,并设立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中小学校本自制教育资源库进一步丰富。大成实验学校的“语数英科题库及课件”、风帆中学的“科学实验校本课程”、青春中学的“初中数学、科学题库”等教学资源库纷纷建立。

三是创新校园的管理模式。青春中学、大成实验学校等校利用数字校园平台和无线网络,实现了数字图书、虚拟实验等教学服务功能,以及网络会议、家校沟通等办公服务功能和食堂消费、到校打卡等生活服务功能。

(2)智慧的教师

智慧的教育需要智慧型的教师,智慧型教师需要拥有“转识成智”的能力。智慧型的教师不仅要会反思,更要会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拥有实践智慧,成为智慧型的教师。

为此,抓好专业化技术队伍的研训工作,并开展教师全员培训,成了下城区培育智慧教师的重中之重。

一是进行了区属各中小学的学校网络管理员培训。 下城区建立了“下城区信息技术研训网”,利用暑期开展集中性的专业培训。近三年来共培训教师200余人次。主要培训了网络安全、网络设计、Moodle网络学习平台的架构与管理等专项内容。

二是针对具体学科教师的学科教学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学科类的教育技术专项培训。

近三年来,主要开展了中学数学交互式课件制作、中小学数学骨干教师ScienceWord培训、中小学英语教师视频制作培训、中小学骨干教师电子白板培训,累计培训人数1000多人次。

三是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的通知》的精神,从2013年开始,下城区组织全体中小学教师参加了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全员远程网络培训。至 2015年全部完成首轮培训。

从今年9月份开始,下城区在省厅指导下接着开展面向全体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又有近千名小学语文、数学教师参加培训。通过这些培训,促进了现有硬件资源的有效使用,提升了教师信息素养,成为下城培育智慧教师的必由之路。

(3)智慧的学生

积极探索和实践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学习模式,发挥教育信息化在“互动式高效课堂”中的作用,为优化教学流程、提升教育质量、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奠定物质基础。

积极探索基于智慧云共享技术下的移动学习新模式,从微课录制、电子书包、虚拟实验、网络教学等教师针对性互动辅导及学生个性化按需学习的“开放教学”新模式开展研究,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加大了数字实验室、电子阅览室等学校学习资源中心的建设力度。安吉路实验学校、长寿桥小学等学校通过积极打造微课全自动录播教室,尝试翻转课堂的学习,打破了学校的界限和管理模式,学生在家里也可以开展生动有趣的学习。我们也正在筹备建设涵盖各学科的网上精品课例库,实现区域教育优质资源的互联互享,助力下城学子。

到2015年底,下城区将按照《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目标,努力使教育技术深入课堂,基本实现学校管理信息化、学科多媒体教学常态化、师训教研网络化,使校园长信息化领导力水平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有明显提高,区域内网络空间治理、综合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明显增强,区内教育信息化部门的高端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人员配备及培训经费有了充足的保障。

四、结语

今后三年,下城教育将借助新的“十三五”教育规划的制定,进一步优化信息化环境,提升信息化效益,改善师生教学方式,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具有下城特色的教育信息化环境。

同时,还将积极推进智慧教育示范校建设,提高中小学、幼儿园信息化应用水平,努力提升信息化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继续创新打造下城教育智慧圈。

参考文献:

[1]余胜泉.教育信息化的生态观[J].教育技术学报,2007(11).

[2]百度文库.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DB/OL].http://wenku.baidu.com/link?url=RCBivTzu_0sP4yDGIbI5yErmOub6gqkwxLLEtom0v PFp2t_lQ90cb8r8iEl0tuNpLqvsywc5K3WUoyaFWkyaod1 MRr4ha2k0O97BNMu32Gq.

[3]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D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 /moe/s3342/201203/133322.html.

(编辑:李晓萍)

猜你喜欢
智慧教育
区域智慧教育持续推进的机制创新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试论智慧型教师的职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