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春兰
摘 要: 作文教学要重在引导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唤醒学生对生活的感受,让学生明白观察的角度,学会观察的方法,学到捕捉亮点的技巧,更学会如何用有情有味的语言表述。只有让作文教学走上“回家”的路,才能真正拥有“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潇洒。
关键词: 作文 回家 地气 人气 文气
“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形象地道出了学生学语文的无奈和辛酸,尤其是写作文更是让学生觉得如履薄冰,很难觅到“柳暗花明”的捷径,每每提到写作文,学生总是不感兴趣,担心自己写不出,整体水平并不令人满意。近几年发现作文主要存在内容虚伪化、结构模式化、选材随意化、语言华丽化等不良倾向。笔者认为要想切实改变这一现状,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得力于有效的作文指导。每一节好的作文指导课都应是思维训练充分的课,应是气韵饱满的课,应是融地气、人气、文气于一体的一次写作“踏青”。鉴于此,笔者不揣浅陋,从实践层面提出见解,敬请诸位方家批评指正。
一、地气,让作文教学更生态
好的作文指导课,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需要,否则定是“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成了缥缈的“空中楼阁”,再美也无多大裨益。只有扎根于学生需求这片肥沃的土壤,有了“地气”,学生作文才会呈现出“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景象,才会芳香扑鼻,摇曳生姿。
教师首先要重视学生常感到困惑的几个问题:选材,解决写什么;表达,解决怎么写;立意,解决表现什么。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培养学生观察世界、反思生活的习惯与能力,让他们亲身体验大自然中的美,感受生活的点点滴滴。引导他们在熟悉的地方发现令人怦然心动的风景,捕捉生活中的点滴,从而折射出炫目的光华。
其次,作文教学中要采取科学适宜的策略,精心选择训练点。教师通过“栽活一棵树”,力求在学生中“育好一片林”。选择训练点时切口要小,小中见大,忌浮光掠影。设计训练过程时应注重作用于写作过程,忌泛泛而谈。重在引发每一个孩子对自己或他人的习作进行反思,努力做到:追求真实,表达真情实感;拒绝套作,反对无病呻吟。
总之,整个训练过程应突出以下四点:课前诊断是基础,科学设计是根本,学生活动是主体,教师点评是关键。
二、人气,让作文教学更充盈
好的作文指导课,应是师生共同参与、积极互动的一次扬帆远航,一次登高远眺,一次双簧表演……关键是师生都要在状态,思维都要“在场”,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地位要充分彰显。充满“人气”,否则学生不能“身在曹营心在汉”,与教师在思维上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平等中的首席”。不能缺位,不能只管“两头”(布置题目和习作点评),不顾中间(学生写作过程中的有效指导),要着力于解决学生最想得到指导的问题(怎么写)。因此,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教学流程应该是不可或缺的:①范例赏析:以精当的例子引发学生的关注、兴趣及研究;②规则提炼:通过对例子的分析提炼出一定的操作规则;③练习指导:教师设置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理解掌握规则,学以致用;④写作修改:学生在构思指导及研读范文的基础上尝试写作,并对照范文修改习作;⑤交流发表:学生互相交流各自习作并提出修改意见,教师提供必要的修改指导意见,学生在此基础上修改并最后润色,通过黑板报、网络等尽可能多的方式予以发表。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作文评判的过程。课堂教学不能急躁,否则“欲速则不达”,教师要围绕确定的训练点,引导学生充分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多角度地再现与提炼生活中的细节与场景,个性地表现生活的见解和感悟。因为只有重视培养学生的生活情趣,学生才能真实、个性地表达;学生只有观察细致入微,思考才会独特深刻,表达才会更生动形象,才会写出吸引读者的佳作。总之,重视学生思维的训练,我们才会听到学生课堂中成长“拔节”的声音,学生写作才能厚积薄发。
三、文气,让作文教学更智
好的作文指导课,应具有较高的深层的学习效率,定是走进经典,“文气”弥漫的课堂,也是学生尽情“绽放”思维之花的课堂。
首先,作文教学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有两种途径:一是直接教给学生表达的技巧和方法;二是通过揣摩名篇佳作的写作表达技巧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实践证明,直接的写作知识教学的效果是有限的,最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走进经典,仔细地阅读、品味和感受,从作文借鉴的角度看名家名篇,借助想象将文本还原到作者的写作行为中,进行一种“想象性的还原”。
其次,写要写出学生的生活。他山之石,为我所用,借它之技,写我之文,经典作品虽然是开发学生潜能的材料库,但必须将写作推向学生生活的诸多方面,时刻不忘激发他们模仿的热情,融入他们自己的生活与思维,进行再创造。只有这样,才能“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而我们的失败往往就在不能适时适度地联系学生的实际。
综上所述,作文教学要重在引导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唤醒学生对生活的感受,让学生明白观察的角度,学会观察的方法,学到捕捉亮点的技巧,更学会如何用有情有味的语言表述。只有让作文教学走上“回家”的路,语文老师才能“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才能真正拥有“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潇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