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振祥
摘 要: 经济的繁荣,社会的转型,引发了国民“道德沙尘暴”。作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语文教学,更需要担负起社会的责任,秉承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华夏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结晶,培养学生德育意识;提升学生德育品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儒家文化 教学实践
一、儒家文化对小学语文教育的现实意义
儒家文化充满人文主义精神、有机的自然观、完美的伦理道德体系和重民思想。它对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有巨大影响,对于当代的中国道德建设更有潜在的催生力量,已成为中国包括世界华人的主流思想,对中华大众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儒家文化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和民族传统的文化印记。因此,儒家文化浸透小学语文教学体系非常必要,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承担起当今道德文化建设的主要责任。
(一)传承中华文明文化的需要。
当下的中国,表面上看,从社会到学校,都在提倡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民族精神、铸就爱国情怀。可是现实状况并不乐观,而儒家经典是在波涛沉浮的人类发展长河中,经过历史锤炼、文化濡染而生成的,具有丰富、深厚的文化意蕴,是超越时空的文化存在,是文化的积淀和结晶,是一种精美的文化构成。儒家文化是下一代传承中华文化的最重要载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重儒家文化分量是回归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二)提升小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素养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转型,引发国民“道德沙尘暴”。社会调查分析:有些中学生甚至大学生也存在品德问题。他们或道德标准不清,是非界定不准;或说谎话,有欺骗行为;或责任感缺失,等等。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更是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因此,在小学语文中加强如仁爱、尚义、和谐、诚信、自律等儒家思想教育刻不容缓。
二、加强教学浸透,培养学生的儒家思想
《学记》有言,“善歌者使人继其身,善教者使人继其志”,这个“善歌”与“善教”就是教育艺术。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艺术,是教师依靠真情实感与人格感召实现作者、教者、学生心灵交融的一种艺术;是教师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手段引导学生感受、崇尚、追求真善美的一种艺术;是教师营造和谐气氛,启迪学生智慧、陶冶性情、塑造品格的艺术。
(一)优选教法,潜移默化。
儒家教育侧重于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重在实践。孔门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人。孔子对自己的学生非常了解,他能够根据弟子们的性格特点和智力水平,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使他们成为不同人才。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即“循序渐进,学方法;因材施教,不拘一端”。由于心理、生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在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上存在差异。《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这就要求教师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与学习态度等情况,在教学中针对不同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有效教学,既要点面结合,又要兼顾其他。
(二)树立“大语文”观,延伸儒家文化内涵。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同样儒家思想只有赋有时代元素才有生命力。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和完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同样要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教学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学习机会。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也十分宽泛,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树立“大语文”观,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在实践中对儒家思想予以创新并落到实处。
综合实践活动由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方面内容组成。它设置的宗旨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命运,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科技、学生发展的联系,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翟京华.语文新课程研究性学习与审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68-387.
[2]赵景瑞.探索语文教学的真谛[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2:2-10.
[3]叶琼.加强小学语文教育,发挥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J].科教文汇,2007(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