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 要: 随着中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教学策略不断完善,情感教学策略是近年来引入课程教学的新型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通过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更深入地接近教学内容,并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层的理解。本文以情感教学策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为例,分析了情感教学策略对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情感教学 《背影》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在当前教育改革加速的大环境下,我国初中语文教学面临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注重甚至不存在情感教育在语文课堂中的融入。笔者主要以情感教学策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主题,并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朱自清的《背影》为例,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及工作经验,通过将情感教学的先进策略理念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努力实现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完美融合。
一、氛围的情感渲染
所谓“万事开头难”,相信很多教师都有很深的体会,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每一堂课的开始环节是最重要也是最艰难的,也就是说教学的导入将会极大影响整节课堂教学的实施效率。所以,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开端部分,教师应当运用真实且贴切的语言为整堂课打下坚实的教与学的基础,其中很重要的是包括课堂情感氛围的营造、学生内心情感波澜的激起等多方面。在课文观点表述的过程中,一定要主题明确、立场坚定,不虚伪、不矫情、不做作,充分激发学生在课堂上激情的语言、积极的情感。在这种课堂教学环境氛围下,最大功用是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包括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都会形成归属感和亲切感。
例如在《背影》的开篇部分,朱自清这样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在上课伊始,我首先播放歌手黄磊的一首歌曲——《背影》,让那悠扬而又略带悲伤的歌声将学生引入课文情境氛围中,完美地切入主题“父爱”。与此同时,老师可以通过描述父爱这个话题(自己的、身边的事例),在《背影》教学之前就将学生的感情激射出来。在教学过程中,当音乐歌曲《背影》播放完毕,此时老师应当给学生设定学习目标,比如:珍爱亲情,增进自己与父母之间的交流、沟通,包括学习上的、生活上的;学习文章中朱自清关于描写自己父亲的方法,并体会其中语言的文学艺术特点;让学生带着心中的问题在阅读过程中寻找答案,这里的问题可以是老师提出来的,也可以是学生的情感问题。我之前给学生设置的问题是:①“我”这时已来过北京两三趟,且已二十岁,父亲完全可以放手,而不必亲自送。②父亲失业,家景惨淡,一家人还待父亲养活,父亲自然有重要的事要忙,而且父亲本已说定不送“我”。可他为什么最终还是选择亲自来送?课堂的导入营造氛围,就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朗读的情感升华
朱自清的《背影》主要是朱自清以亲身经历描写的一篇关于伟大父爱的文章,因而它是一曲父爱的赞歌。关于“父爱”,相信很多学生在内心深处都有自己的体会和理解,但是在枯燥无味的语文书本及课堂教学当中,这种所谓的“父爱”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被忽视,而“读”则是语文学习最直接的一种教学与学习手段,通过“读”指导学生在情感上的朗读,通过《背影》这篇文章中那些形象而又贴切的语言文字上的描述,将其以一种富含感情的优美动听的语音、语调形式的表述,把原本枯燥乏味的情感转变为一种有声的、可感的情感。所谓“文章不厌百回读”,这句话的意思是学生通过富含情感地反复地朗读文章,可以透过文章语言上的理解,深层次地进入文章之中,带着内心情感仿佛身临其境,此时的朱自清俨然变成学生本人。
例如,课文里描述父亲买橘子那段,买橘子在生活当中是在平常不过的一件事,可是通过特定的环境、特定的时间、特定的背景、特定的地点,体会出独具一格的社会情境。“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景惨淡,父亲离别”,在这种环境背景下隐喻的是一种淡淡的忧伤情感,这种氛围仿佛一层潮湿而又浓重的雾气,让人身临其境、身感体受。因此,老师在指导朗读时,一定要营造这种氛围融入课堂中。在让学生品读《背影》之前,先播放一段(控制在三五分钟)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中的视频,比如演员陈小艺所回忆自己离别父母时的情景,同时再加上黄磊的“背影”这首歌曲。之后,在这种意境中,让学生有感情地进行课文《背影》朗读,从而全面地感受朱自清字里行间里所渗透的人间至情。
三、写作的情感培育
“打铁要趁热”,写作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它将会起到强化学生对待知识巩固及思想理解认识与感悟的能力。通过前面的教学阶段有效地把学生带入特定而又情感焕发的心理世界中,此时语文教师可以适时地再度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让学生将之前的心理上的感知、视觉上的感知、听觉上的感知充分流露出来、表达出来自情感的感知。在激情、入情、传情之后,要学生真实地彻底地悟情。例如在《背影》文章中,一些关于父亲背影的细节描写,以及朱自清所回忆到的父亲形象,进行适时引导,让学生把内心情感与想法以文笔的形式宣泄出来。这里的“写”,首先以讨论为主,之后由老师进行引导,明确需要讨论的几个问题,例如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离别时的背影及朱自清思念中的父亲背影,让学生选择,把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一种背影写出来。
情感是人在活动中对客观事物所持的一种态度及体验,是一种人对客观事物在心理上的反映与表现形式。初中语文教学中,不是对语言上、文字上的肤浅训练与理解,也不是纯粹地为了探求文章作者的思想观点,而是通过教师的教学引导与情感策略的运用,让学生进行感受、领悟、体验情感的一个活动过程。初中语文情感教学提倡的是一种个性化、全面化素质培养教学活动,学校与教育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动机,在学生人格塑造与身心健康发展方面发挥正面的积极功用。
本文通过三个方面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情感教学策略的融入进行层层解读,包括“教”、“读”、“写”,这些策略要素本身就是语文教学的精髓。“情感教学”在本质上强调的就是一种对语文、对语言、对文字的感受,从而上升到学生内心情感的核心部位,就是心灵上的自我感受,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陶冶情操、塑造美好心灵都具有极大的促进功用。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将会是一种开放性极强的教育实践活动,其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与引导更多的学生在情感体验之下增长知识、发展个性、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吴迪.父母在,不远游——以《背影》为例谈初中语文的情感教学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4(5):84-84,85.
[2]付汝毅.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策略简析——以《背影》为例进行分析[J].读写算(教研版),2013(21):140-140.
[3]冯世鑫.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导学,2015(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