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悦
对于“自主”一词,我有两个层面的理解。据夸美纽斯“在自然的一切作为里面,发展都是内生的”之言,“自主”应是唤醒学生内心发展的力量,使之主动学习;又据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教”之论,“自主”也应是授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之可持续发展白身。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从这两方面白主学习呢?我想,教师挖掘文本中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生长点不失为一种有效方法。下面我将以《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一例说说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实践该方法。
一、挖掘思维生长点,引导学生自主质疑
两千多年前,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学中思,在思中学,是重要的学习方法。我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时,挖掘文本两处思维生长点,让学生自主质疑,刺激他们的思维,唤醒他们对语文学习的本能需求。其一,引导学生据题质疑。他们大多数都能提出“天游峰是怎样一座山峰?”“扫路人是怎样一个人?”“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位平凡的扫路人?”这三个包容了全文重难点的问题。接下来的课堂教学我就尊重学生的思维所得,围绕这三个问题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解决问题。其二,引导学生质疑文本两处外貌描写。学生找出全文两处外貌描写后,我出示句子,让学生结合自己习作中的外貌描写对此提出疑问。学生在几次尝试后,终于提出了一个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两处外貌描写一处在第三段,一处在第八段,作者为什么不把两段合在一起,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这样的自主质疑丰富了学生语文思维的角度——不单是从文本内容出发思考,而是从全文结构出发思考。老师挖掘文本思维生长点,刺激了学生对自己所提问题的探究欲望,提高了课堂效率,更培养了学生自主质疑的思维习惯。
二、挖掘写作生长点,引导学生自主写作
叶圣陶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什么例子呢?我想是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所以我们的阅读教学应当要有作文意识,在教学中挖掘有价值的写作生长点,这个点可以是具有生长力的语段结构形式,可以是新颖别致的表达句式,也可以是形象生动的修辞手法,还可以是别具匠心的谋篇布局……《天游峰的扫路人》是写好人物的范文。我在教学时用好了这一例子,挖掘了文本两处写作点。其一,在研读天游峰“险”时,学生找到了第二段。本段共三句,我逐步引导学生明白第二句运用数字、比喻直接描写天游峰的“险”,第三句用“我”登山不易的感受侧面烘托其“险”。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马上发现本段的构段形式是“总分”,且围绕中心词“险”采用了直接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方法。抓住这个写作生长点,我马上出示语言练习:花园的花真是五彩缤纷!___的似___,___的如___,___的若___……游人们看了不禁_______。以此练习再次巩固认知,并进行了适当的表达能力训练。其二,本文外貌描写的精妙安排。在分析人物形象时学生找到了两处外貌描写,在我的四两拨动下,学生自主点出了一个千斤重的问题“为什么外貌描写分在两处写?”再次走进文本,学生明白了作者是有意为之——随着情节、情感的变化,作者眼中的“他”也在发生变化,这样的安排使人物形象更有层次感。有了这样的认知后,我紧接着提问:“如果老师在课文最后再加这么一段,你看这里的外貌描写有什么好处?”文段如下:“往后的日子里,每当我透过清晨的薄雾看到环卫工人扫马路的身影时,我就会想起这位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双棕色的运动鞋,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拿着一把竹扫帚。”学生纷纷表示此处的外貌已经抽象化了,它是老人乐观豁达精神的象征。老师挖掘写作生长点,指明了学生自主训练提升写作的方向,更点出了学生自主写作的方法。
三、挖掘语感生长点,引导学生自主朗读
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各个年段的阅读目标中,都提出“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课文是学生在脑中将文字生成表象、提高语感的有效手段。那么如何让学生的朗读有效呢?我想老师应该挖掘文本中的语感生长点。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时,我抓住了老人与“我”的三次对话作为学生语感的生长点,引导学生还原老人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及心理,在朗读中将二维的文字还原成三维的情景。以第三次对话为例,我从动作“紧紧抓住”和说话内容“30年后”人手,指导学生还原当时“我”被老人享受劳累工作的心态感染的情景和老人乐观豁达的心理,进而让学生加上动作、神态、心理,进行分角色朗读。学生的当堂表现着实让人惊讶,一学生加入了自己的理解,拍着桌子爽朗地朗读老人的话,活脱脱展现出一个乐观自信、豁达开朗的老人形象。这番朗读将老人的形象品质表达得淋漓尽致,让人不由自主地拍手叫好。于是我让学生效仿他齐读该句,全班学生获得了朗读的成功体验。老师挖掘文本语感生长点,沉淀了学生对文本的自主理解,更指出了自主朗读的有效方法——还原情景。
四、挖掘素养生长点,引导学生自主“悦读”
新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人文性”是语文形而上的目标,要求我们语文课堂除生长语文基本能力之外,还要生长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养的提高则离不开广泛、深刻的阅读。而如何从课内走向课外,让阅读走向“悦读”呢?我在《天游峰的扫路人》的教学中挖掘文本的素养点,寻找课内外的共同点,以课内带动课外,让课内外做到融会贯通,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最终走向“悦读”。如解释本文人物出场方式——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时,我以王维《山居秋暝》中“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一联为例逐句引导,让学生初步体会此法意在引起读者兴趣,为人物出场作铺垫。进而点出《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出场正是运用此法:“同学们想知道曹大师怎样展现其八面玲珑、威而不露的性情吗?”生齐答:“想!”“欲知详情,课下翻阅《红楼梦》第三回。”学生在这般激趣下对《红楼梦》这本“遥不可及”的名著第一次感觉到如此“亲民”,心里埋下了“悦读”的种子。再如,学完文中不同地方外貌描写不同的妙处后,我及时布置课外阅读作业:“阅读冯骥才的散文《挑山工》,找一找文中有几处外貌描写,品一品每处外貌描写的不同表达效果。”再次埋下“悦读”的种子。老师挖掘文本素养生长点,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的“融于课内外”,更道明了自主“悦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