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加减法教学新论

2015-09-10 13:53戴敏亚
考试周刊 2015年14期
关键词:加减法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戴敏亚

摘 要: 小学数学是学生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最基础的组成部分,而加减法的计算则是重中之重。新课标指出,学生应该掌握基本的运算方法并能够坚持练习直至达到熟练的程度。所以,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应该从学生的基础抓起,从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各种教学策略的灵活运用来提高学生的加减法运算水平。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加减法 教学方法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教材要求学生能够扎实掌握基本的加减法运算技巧,作为最基础的数学知识,加减法运算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数学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将这一基础问题作为教学重点来抓,通过基础的运算规律、新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一、创设趣味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刚接触数学,对抽象的加减运算知识较陌生,他们正好处于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年龄段,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会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将基本的运算知识和一定的有趣情境结合起来,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小学生喜欢玩过家家的游戏,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用这样一种形式让学生想象自己是在过家家。比如,老师可以创设这样一种情境,教室是一个大商店,学生可以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有买家和卖家,一年级的数学只要求進行简单的加减运算,所以教师就将同学们的文具作为商品明码标价出售,学生可以自己制作卡片来统一标明每种卡片所代表的人民币的面值,然后就可以进行买卖了。在具体的买卖中,假如一块橡皮的价钱是1元,那么一名学生拿五元购买应该找多少钱?然后一堂课快结束的时候,扮演买家的小组就可以计算一天收入多少?这些简单的加减运算通过预设的情境展现出来,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增强了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产生学习数学的欲望,通过过家家游戏可以灵活地进行加减法计算。

二、联系现实生活,活学活用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材中整体要求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要求教师要通过实际的生活案例教学生基本的数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创设有趣、现实的生活情境,更应该让学生将学过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也可以将现实生活中涉及数学加减运算的事例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和验证加深对加减运算知识的领悟,使抽象、逻辑性强的知识变得直观生动,从而很好地将现实生活与数学知识结合起来。

例如在现实生活中,每个家庭都有收入和支出,学生在回家之后,可以为父母计算一个星期或者一天的收入和支出,收入包括父母的工资收入或者额外的收入,支出包括一个家庭中日常所需要的水电费、交通费等。教师可以在一个规定的时间里让学生对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所掌握的加减运算知识进行汇总,通过小组谈论的方式进行交流和评价,让学生之间进行取长补短,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这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学策略可以将书本知识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有了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之间的互相交流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促进,学习效率势必会得到提高。

三、在实际加减运算中的教学方法

(一)10以内加减法的实物运用

教学大纲中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要求是最基础的,所以十以内的运算也是需要掌握的。小学生一般计算十以内的加减法都会采用掰手指的方法,这种方法形象直观,是学习的初级阶段。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用除了手指以外的物件进行数数,比如小学生喜欢的五子棋、玻璃弹珠等,教师可以选十个棋子对学生进行考核,这样逻辑性不强的小学生也能熟悉十以内加减法的运算。

(二)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10以内的加减法针对的是个位数的加减运算,在掌握了基本的运算规则后,教师就要教授学生两位数的加减法运算了,两位数的加减法先要让学生清楚一个数字中“十位”和“个位”数所代表的意思,不能让学生感到迷惑。比如在计算2+9=11的过程中,“11”就是一个两位数,但是两个1却有着不同的意义,教师就要交给学生怎样区分“十位”和“个位”,从一个数字的后往前数,第一个数字就是个位数,依次往左是十位数,掌握了这些基本的知识后,就可以进行两位数和两位数的加减法了。

在较为复杂的加减运算中,就考虑到综合的运算手法,教师一般会教学生使用“竖式”和“横式”的运算方式,这样列出来就能使运算直观准确,比如25+43=68,在计算中,25和43就应该竖式排列,个位5和3对齐,十位2和4对齐,然后进行10以内的加法,然后所得的数字横式顺序就是所得的结果。同样的道理,例如54-24=30的计算中,竖式相减,横式得结果,这种简单直观的方法让学生清晰地认识计算规律。

(三)混合运算

在一年级后期的学习中,加减计算的灵活性增强,不再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两位数单独的加减运算,而是加减法混合运算,在现实生活中,小学生遇到的实际计算,大多数情况下也是加减混合运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之前的掌握情况采用一些新的具有技巧性的方法来讲解,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大大增强。

比如56+22-12=66这个混合运算中,一般学生都会先将56+22=78计算出来,然后再计算出78-12=66,但是这样无形中就增加了计算的时间,有时还会因为混乱出现不必要的错误,所以新的简单的方法就出现了,22和12个位数相同,相减之后必然得0,这样就降低了混合运算的难度,直接口算出56+10=66这个结果。

四、结语

作为小学数学学习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加减法运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授课的水平、学生的接收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所以在新教材和新目标的推动下,教师必须制定出一套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有趣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他们的逻辑思维,奠定扎实的数学功底。

参考文献:

[1]任小红.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策略运用[J].数学教学,2007(12).

[2]邵虹,张天孝.一年级“探索规律”的学习内容和教育价值[J].小学青年教师,2006(03).

[3]刘久成,王慧.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找规律”的特点分析[J].教材分析,2011(12).

猜你喜欢
加减法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怎样巧算小数的加减法
做好课改“加减法” 提高课改实效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加减法的由来
“放管服”的加减法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