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天香 金安平
摘 要: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加速,养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养老观念的转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养老机构。由于养老机构专业人员严重不足,依托医学院校构建“校院一体”的现代养老康复实训基地,提高学生养老康复专业技能,培养养老康复职业素质,为我国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养老康复医护人才。
关键词: 医学院校 养老康复 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场所,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养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养老方式的转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目前养老机构专业康复护理人员严重不足,依托医学院校构建“校院一体”的现代养老康复实训教学基地,提高学生养老康复专业技能和老年康复职业素质,为我国老年服务产业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化康复医护人才。
1.建设养老康复实训基地的背景
1.1人口老龄化
自上世纪末年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逐渐呈现高龄化、空巢化趋势。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2]。根据《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披露:2013年我国老年人数量将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3],加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迫不及待。
1.2中国式家庭养老力不从心
随着经济的发展、老人退休金的提高、家庭结构的小型化、人口流动性增加导致老年人与子女分开居住的比例不断增加,同时老人在经济方面对年轻人的依赖也逐渐减少,家庭式养老正面临巨大冲击,逐渐从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向社会养老模式过渡,这是我国养老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另据中国老人健康状况研究显示,城市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67.5%,是全人群的2.5-3倍。老年人群因伤病活动受限、卧床及失能人群和持续的时间不断增加,大大增加了老年康复护理和与老年有关的慢性疾病康复的需求量。对于我国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势必成为家庭和社会突出的矛盾之一。
1.3公办养老机构严重不足
截至2010年底,全国有各类公办养老机构共计39904个,床位约314.9万张,仅占同期老年人口的1.77%;接受老年人242.6万人,仅占全国60岁以上人口的0.6%[4]。如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目前拥有1100张床位,排队等候老人有7000多人,如果这些老人要想入住,则至少需要等10年左右[5]。张涛等人对北京市29所养老机构的调查显示,目前机构养老处于低端服务水平,以单一的家政服务为主,仅能满足老人日常生活照料需要,而在文化娱乐作业活动、康复锻炼和康复教育等方面的服务质量有待提高[6]。
2.养老康复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机遇和挑战
随着社会竞争力日益加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中年一代正面临工作和生活双重压力,照顾老人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迫切需要社会机构养老服务解决。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老人对晚年的生存质量有所提高。因此,养老机构除了开展各种综合性、经常性的日常照顾外,还要建设医疗保健、康复服务等照顾内容,帮助老人全面提高生活质量,使其安度晚年。建设集康复、保健、医疗、养护为一体的养老康复中心是未来发展趋势,以此为依托构建“校院一体式”现代养老康复实训教学基地尤为重要。
2.2由中国养老产业发展需求决定
根据十八大报告精神,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促进消费和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未来养老对康复和护理的需求急剧增加,对于养老服务消费市场、人才市场的形成非常有利。根据一项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城市老年人均消费每年约为6000多元,总额高达2700亿元,约占城市消费总额10%[7]。据此推算, 2015年我国老年人康复护理服务及生活照料的潜在消费市场将超过4500亿元、就业岗位潜在需求将超过500万个[2]。
2.3中国养老服务专业人员现状所决定的
目前,养老机构专业服务人员非常匮乏,主要表现为养老机构专业服务人员数量少,文化、专业水平低下。依据我国国家标准,养老机构人员配比为3:1,即3名老人要陪一名康复服务人员,但大多数养老院都远远不能达到这个标准。目前大多数护理人员还停留在家政服务项目,他们主要来源于农村人口,还有部分是退休工人,学历大主要分布多在初中、中专水平,有些甚至是文盲,根本谈不上专业化服务。这种养老服务队伍的现状,远远不能适应养老市场的需求。要想解决此问题,除了养老机构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学历层次、专业水平外,医学院校也要担负培养老年服务专门人才的责任,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系统学习老年康复护理知识,并经过康复养老机构的实训实习,做好教学与实践的接轨,为养老机构输送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化人才。[8]
3.我校建设养老康复实训基地的可行性
首先,我校在本市拥有多家附属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校开设了护理系、医学系、康复保健系等临床专业及教学“双师型”人才和医疗资源,为养老康复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其次,我校隶属于芜湖市政府事业单位,能够得到及时、全面、方便的行业支持和医疗卫生方面的支持,能够与民政、社保等建立很好的合作关系。再次,我校拥有多个学生团体如康复协会、针推协会、保健协会等,能够提供专业化青年自愿者活动和义工服务。养老康复中心将成为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践、实训基地,每年将为临床、康复、护理、针推等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进行课间和临床实习,学生能及时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用于临床实践,可以很好地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同时让老人们得到专业化的康复、护理等医疗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减少养老康复机构服务成本。最后,我校拥有大量配套的教育教学资源,能够为养老康复中心提供所需的师资、图书馆、体育活动场所和康复训练器械。另外,我校的药物植物园和绿地可为养老康复中心和老年人开展室外活动。
4.养老康复实训基地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拓宽校外实训基地的开发及实践。医学院校不仅可与医院合作,而且可与民政、养老机构、社会保障等部门共同开发实训基地,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形成真正“校企结合”,打造具有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次,养老康复教学基地可成为学校老师和学生教学实训基地,既为学生提供课间见习场所,又为临床专业、康复专业、护理专业、针推、中医等专业学生到中心进行实习,同时还可以开展订单培养。再次,结合教育资源开展职业培训。按照《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标准》要求,既可开展社会从业人员的培训,又可对在校学生开展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进行培训,实现“双证书”教育。协助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完善就业再就业培训体系和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考试认证制度,满足养老护理员技能培训的需求。最后,创建行业标准。按照建立教育、医疗资源共享及人力资源合理利用的长效机制打造养老康复机构。建立新型养老康复服务生活保障系统,与医疗急救、养老服务、康复护理、体育健身、文化娱乐、后勤保障一起,组成合理、科学化的老年生活保障网络系统。创建辐射社会的示范性养老康复基地和养老事业研究基地。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社会养老保障及养老服务的需求将迅速增加[9]。因此,医学院校应当全力建设养老康复实训教学基地,使其真正适应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赵春艳,李敬,高峰.加强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思考[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0(4).
[2]国办发[2011]6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
[3]薛倩.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达2.02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03,01.
[4]2011—2012年中国养老服务行业研究报告[R].2012,5.
[5]张永生,卢美慧,张哈.北京一公办养老院人满为患排号至7千需等10年[EB/OL].新京报(微博),2012,03,26.
[6]张涛,侯淑肖,彭嘉琳.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服务功能及其执行情况的调查[J].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2005,17 (10):608-609,614.
[7]佟晓光,黄毅.中国养老产业现状及前景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2(27).
[8]李莹.养老机构专业人员队伍建设问题研究[DB/OL]. 2013,02,06.
[9]姜献忠.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原则和策略[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基金项目:省级康复示范实训中心(2014sxzx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