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英
摘 要: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就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参与意识 教学效率
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主人,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当今许多高中生有很强的依赖心理,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表现为不制订学习计划,课前不预习,对老师要教的内容不了解,坐等上课,上课忙于记笔记或呆坐听讲,上课不得要领,没听到“门道”。凡此种种,都是学生没有真正参与教学过程,也就是参与意识差,被动学习的表现。课堂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要求学生有参与意识。下面我就如何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参与意识,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及学生素质之目的,谈谈在这方面所作的探索。
一、增强变革传统教学模式的意识
新课程标准多次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一精神指导下提倡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给学生创造更多的主动思考的空间。传统的“听讲—记忆—练习—小结”的“灌输—接受”教学模式,无法挖掘学生潜力,只会导致学生思维呆板僵化。而数学中的重要概念的建立、公式定理的揭示及知识的应用都贯穿着人类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充满人类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教师应挣脱传统观念的束缚,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如:通过“问题情境—合作讨论—理性概括—应用创新—归纳总结”五个环节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亲自参与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参与公式的发现过程、参与问题的不同解法的探索过程。只有经历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才能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增强用数学的意识。
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科学地、合理地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环节,实行“权利”下放,但不是“放任自流”的做法。具体表现如下。
1.提供一个好问题,让学生想一想。
一个理想的问题,应该具备三个特点:问题形式自然简明,文字叙述一目了然;问题内涵隽永丰富,能充分体现数学思维的特征;问题难度适宜适中,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具有针对性。如:在利用五点法做函数y=3sin(2x+■)的简图时,先让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对曲线形状起关键作用的五个点。受思维定势影响,学生会直接取x为0,■,π,■,2π的错误的做法,“顺着”学生的思路,不失时机地指出学生做的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掌握一个要点:这五个点应该是使函数取得最大值、最小值及曲线与x轴相交的点,而找出这些点的方法是利用变量代换,设wx+φ=0,■,π,■,2π确定相应x的值。这一过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评论员和仲裁人的角色,即对学生所做的给予及时评价,并用精辟、深刻的观点阐述内容要点,以专家般的理论让学生折服。放手让学生思考,不仅激活学生思维,鼓起学生勇气,而且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放手让学生试一试。
如何突破重点、难点一直是教学的难点,有些教师抱怨一个问题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弄不清楚,这时我们不妨放手让学生大胆尝试,让他们自己在对与错、优与劣的争论和辨析中,深入思考,提高能力。如:用变换法作函数y=3sin(2x+)的图像,在教学中,通过对问题的点化,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引导学生从最简单情形(振幅变换、周期变换、平移变换)入手猜想验证由y=sinx到y=3sin(2x)的不同变换过程。学生受思维定势影响进行如下两种不同途径的变换。
途径一:先把函数y=sinx的图像上所有的点向左个单位,得到y=sin(x+)的图像,再把所得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得到y=sin(2x+)的图像;再把所得各点的纵坐标伸长到原来的3倍(横坐标不变),得到y=3sin(2x+)的图像。
途径二:先把y=sinx的图像上所有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纵坐标不变)得到y=sin2x的图像,把函数y=sinx的图像上所有的点向左个单位,得到y=sin(2x+)的图像;再把所得各点的纵坐标伸长到原来的3倍(横坐标不变),得到y=3sin(2x+)的图像。接着,教师利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演示,指出途径一的合理性及途径二的荒谬性,引导学生掌握一个要点:不论哪一条途径,每一次变都是对一个字母x而言的。
放手让学生尝试,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成为猜想、惊讶、困惑、感到棘手、紧张地沉思、期待寻找理由和论证的过程。在思维的“碰壁”和“激荡”中,学生的智力得到锻炼,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发展,处处闪现智慧的火花和灵感,创新欲望在这里被唤起,面对学生“失败”的过程,教师作为顾问和朋友的角色,帮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保持了正确性,并及时纠正错误。耐心倾听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想法和看法,有时哪怕是错误的甚至是荒唐的。用艺术家的眼光欣赏自己的学生,支持学生的大胆参与,不论他们做得怎么样,都要抓住学生奇妙的思想火花,大力赞赏。这一过程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发现、独立意识及不断超越自我的创新品质,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引导学生及时归纳。
让学生进行从特殊到一般的思考,在教学中我们关注的并不是问题的结果,而是有利于问题解决的一般方法,即数学的通性通法。因此,我们注重对解题过程的再分析,让直觉能从多个观察点中“筛选”出最本质的一个观察点,让思维的“触角”伸到问题所蕴含的本质关系,从而类比出这一类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真正使学习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如:掌握了利用五点法和变换法做函数y=Asin(ωx)的图像的一般步骤。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可以自主解决相关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可见,在数学教学中只有放手让学生想、试、做,真正给予学生参与权和自主权,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唤起学生对数学的酷爱,让他们在迫切的需求下学习,使他们把数学学习当做自觉的学习活动,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要给学生参与的时间、空间、氛围等及指导学生参与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扮演引导、点评的角色,把教学活动的主动权切实交给学生,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