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喜元
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它在中小学教育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信息技术学科角度看,它是一种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和技能;从学生探究新知的角度看,它是一种提高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认知工具。
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我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更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因此,按照课程整合的理念,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教学,而这些任务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可以是社会性的问题。下面就我的教学实践加以论述。
运用信息技术,让课堂充满活力
信息技术学科不应是单纯的技术学科,它应是一门集知识性、趣味性及技能性于一体的学科。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可以把它作为一种创设情境的工具,把一些社会性问题融进信息技术学科。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他们在无形中收获更多。例如,在讲授“主题活动2——创作演示文稿”一课时,我利用声音、动画、文字等多媒体手段为学生创设了环保主题的学习情境。课堂导入部分的第一个动画是绿姑娘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小故事:伴随着儿童环保歌曲《在地球上》的响起,小鸟家园被毁,绿姑娘冒着生命危险从猎枪下救了小鸟。此时学生对小鸟产生怜悯,对绿姑娘产生敬佩。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环保意识,还使学生带着“趣”和“情”走进课堂。
综合练习前的第二个动画,歌曲《在地球上》再次响起,还是那只小鸟飞翔在青山白云之间,在它的脚下,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绿姑娘把小鸟紧紧地抱在怀中;远处,伐木工人正在植树造林;猎人手捧着食物等待小鸟的归来……而美好的梦总是那么遥远,当小鸟睁开眼的时候,天空还是那么阴霾,又冷又饿的小鸟无助地向我们哭诉……学生由此从内心深处理解了环保的意义。这节课的后半程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使学生对环保有了更深的理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种社会性问题情境的创设不仅使学生自始至终都在爱心和兴趣中学习,轻松地收获了知识,还无形中使演示文稿作品有了自己的思想,让整堂信息技术课充满着活力。
运用信息技术,让知识轻松建构
建构主义告诉我们,学习是一种建构过程,也是一种活动过程。知识不是通过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和工具,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这种理论体系下的教学模式可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起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我始终以认知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努力改善传授式教学和接受式教学,加强非指导性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的运用。例如,在讲授“遨游因特网”一课时,IE浏览器的基本操作是学生要掌握的内容。对这一知识点,我并没有参照书本上教师通过演示“中国少年雏鹰网”的访问过程,给学生讲解鼠标在各种形状下的含义,以此讲授IE浏览器的基本操作,而是紧紧抓住学生爱玩、好奇心强的天性,把Flash游戏带进课堂,让学生通过IE浏览器打开并参与游戏,在玩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鼠标的变化及链接的含义,并初步养成读信息和提示语的良好上网习惯,这样学生的上网知识就自然、轻松地建构起来了。
运用信息技术,让重难点巧妙解决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而信息技术教学中不乏一些抽象、枯燥、难以理解的重难点,这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形成了反差。如何解决这些重难点,是每位信息技术教师要思考的问题。一方面,我们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化难为易,让学生较为容易地掌握重难点。例如,“信息与信息技术”一课中概念性的东西比较多,知识点既抽象又枯燥,学生很难理解。如果利用信息技术把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表达等以图片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然后用动画演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就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巧妙地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小竞赛,通过反复的强化练习使学生最终掌握重难点。例如,“下载网上信息”这一课,重难点聚集在“搜索并下载网页、网页中的文字和图片”这一环节,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上获取网络资源便捷这一优势,把学生分成4个小组,每组抽签决定探究内容,然后利用先前所学的网页浏览知识,在预先制作好的网站中开展“搜捕”学习竞赛。这样,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该课的重难点。
运用信息技术,让交流更加便捷
信息技术的介入给课堂的交流方式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教师可以按需选择多媒体软件、即时通信软件、论坛、博客,甚至是E-mail搭建起课堂信息交流平台,从而为师生、生生之间提供课堂问答、合作学习、考核与反馈等帮助。信息交流平台的搭建不仅能让教师对学生进行网上教学、遥控辅导、分组教学、文件分发、查看作业等,也能让学生在不影响其他同学练习的前提下向教师提问,建立与其他同学单向或自定义人群的讨论组。例如,在讲授“遨游因特网”一课时,我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对本课知识进行了扩充与延伸。课上,我演示了多媒体软件中学生端与教师端之间的互动,讲解了留言板、论坛的使用方法;课后,鼓励学生不管在机房还是家里都要充分利用身边的交流平台与人交流。久而久之,我发现学生对教学重难点的掌握更深刻了,同时学生对文字的输入速度也在无形中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真可谓“聊”有所得。
运用信息技术,让评价更有意义
传统的评价方法过分强调选拔与甄别功能;过多地强调量化的评价手段,而忽略对定性评价的研究;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往往被排斥在评价过程之外,他们只能充当被评价的对象,而无法参与评价过程。因此,我始终致力于寻求更多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真正把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发展作为评价目标,注重反映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适应新课程的标准,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调节、改进等功能,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感受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进一步激发学习热情。例如,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我经常把学生富有创造力的图画、电子小报、演示文稿等优秀作品上传到校园网,甚至是因特网的平台上,让更多教师、学生以及家长都能通过留言作出客观的评价,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创作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这种新颖的评价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
信息技术学科是整合之路的主力军,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当树起鲜明的旗帜,积极探索、实践、交流、总结,让这门学科更有思想、更有内涵,让这门极具生命力的学科奔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