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
开展高效课堂的小学数学教学宗旨是教师对学生进行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能够取得一定的进步。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和空间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按质按量地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以此让每个学生获得有效的学习与发展,从而最终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益。
1.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方式方法
学生对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掌握需要合理有效的教学手法进行引导。数学知识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对于小学生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的要求相对较低。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需要给学生适应的时间。例如:学习“统计”相关知识时,因为小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统计这方面的知识,所以感觉较抽象。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认识它们,慢慢地就能理解什么是统计。因此,数学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很大程度上可以针对性地帮助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全面考虑问题,深层次挖掘知识的本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动手训练,发展学生形象思维
学生的认识规律是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从感性到理性。儿童的年龄特点是对任何事物都会产生好奇,抓住这一特点有意识地强化他们的记忆力,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特别是亲手操作效果更好。结合实际的教育对象,备课时不仅备书中的知识,还要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基础,能看得懂的图形、卡片,让他们直观地看,让学生认识物体的形状、颜色,积累思维的素材,使学生从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所以在教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调动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地参与学习,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例如:在教学“求比一个多几”时,可分三步完成:第一步,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第一行摆4个☆,第二行的☆与第一行同样多。提问:“第二行有多少个☆?为什么要这样摆?”第二步,第一行摆4个☆,第二行摆6个☆,提问:第一行与第二行相比哪一样多,与第一行同样多的☆有几个?第三步:第一行摆5个☆,第二行摆8个☆后,再次提问:第一行与第二行相比哪一样多?与第一行同样多的☆有几个?多出的有几个?这样通过实际动手操作,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解决问题时要求多多少,首先找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多出的部分。如第二行与第一行同样多的部分是5个,多出的部分是3个。这样在操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学习能力,也发展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3.教师要加强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把握
基本数学概念背后往往蕴涵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的思想方法极为丰富,小学阶段主要涉及哪些数学的思想方法呢?这些思想方法如何在教学中落实呢?我们的基本观点是在学习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中落实。
小学阶段的重要思想方法有:分类思想、转化思想(叫“化归思想”可能更合适)、数形结合思想、一一對应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集合思想、符号化思想、类比法、不完全归纳法等。
4.经历探究过程,培养学习兴趣
在对知识的认识过程中,斯费德提出了两个比喻的概念:获得的比喻和参与的比喻,她认为:把知识视为一件货品,一件可发展或建构的物体,最终将知识变成学习者私人财产时,显然是用获得的比喻。而参与的比喻则避免将知识当做一个实体,并用“知”代替“知识”,用“行”代替“拥有知识”,认为参与小组活动比拥有知识更重要,成为实践社群的成员取代了学习一个科目。知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脑中的能动反映,它当然有获得的成分,同时它又在与客观事物的联系中体现出来,当然离不开参与性的学习活动。
5.凸显知识的“文化意蕴”
数学具有鲜明的文化特性。数学的概念、原理、公式、知识结构、数学方法、数学思想和数学观念所蕴含的真、善、美的客观因素和数学家信念品质、价值判断、审美追求、思维过程等深层次的创造因素,以及这些主客观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构成了庞大的数学文化系统。凸显知识的“文化意蕴”有利于提高学生数学的理解力和包容力。但知识背后的文化意蕴不能通过原理、公式、法则的掌握产生,它需要设置文化情境,通过理解、体验、联想、想象、顿悟等知性活动将文化情境中的价值和意义内化、整合为儿童的自我理解。
例如,教学“倍数和因数”,教师设置了这样的“文化情境”:向学生介绍自然数6是一个完美数,它的所有因数(除了本身以外)的和等于本身。接着让学生猜猜第二个完美数是几?并组织学生进行探索。然后介绍数学家找寻完美数的过程。最后介绍在历经千年沧桑的古罗马宏伟建筑中隐藏着倍数和因数的秘密。伴随着一首首优美和谐的旋律缓缓流淌,教师又提醒学生,音符之间的和谐源自于倍数和因数的关系。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经历了数学的发现之旅,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和神奇力量。更重要的是,在体味数学家求索之路的艰辛过程中,接受一次数学精神的洗礼。
6.重视审题,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学生能否正确解决问题,首先有赖于其对题意是否有正确的理解。因此在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之前,千万不要不加思考地乱列算式,而是首先要认真读题,找出题中的关键语句,找到解题必要的已知条件和数量关系,引导学生通过叙述题目中的事理关系,弄清题中所给的条件,要解答的问题是什么?这样有针对性地对所求问题展开联想,让学生理解了题中的数量关系与加、减、乘、除意义的联系。例如:“学校有40个球,如果每5个装一盒,需要几个盒子来装?”可以这样叙述它的事理关系:“学校有40个乒乓球”就是指学校一共有乒乓球40个,“每5个装一盒”就是每个盒子都是装5个乒乓球,“需要几个盒子来装”就是指40个乒乓球,每五个五个一盒,可以平均分给几个盒子来装。学生能说清题意后,就基本上弄明白这道题的数量关系,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列式计算,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学生叙述题目中的事理关系时,要注意题中词语的灵活运用,提高学生的辩辞能力。例如:(1)有小白兔8只,小灰兔比小白兔多5只,小灰兔有几只?(2)有小白兔8只,比小灰兔多5只,小灰兔有几只?这两道题,粗看条件差不多,细读之后则不一样,前者是求多几的数,而后者却是求少几的数。在教学中经常有意识安排一些近乎相似但实质又不同的题目,训练学生认真审题,分清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的辨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