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侃
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不仅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关键,而且是师生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纽带。所以,语文教师应把作文评改看做是学生学习写作、提高思想的良师益友,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初中时期是学生世界观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品德性格发展的重要阶段,但他们毕竟缺乏丰富的人生阅历,对有些问题的看法难免幼稚甚至偏激,正确的引导,可以助他们健康成长。同学们既然能在作文中畅所欲言,就说明了他们对老师的信赖。教师应该满腔热情地与他们进行思想交流,不失时机地把思想教育渗透到作文评改中,对他们的成长大有裨益。下面就谈谈我在这方面的尝试。
一、在评语中渗透感情
初中生的心理有“闭锁性”特点。他们的作文本往往不愿意给家长看,在作文里流露的思想感情也不想让同学知道。老师利用写评语进行笔谈,适应这个特点,较易为学生所接受。有位学生因学习成绩差而流露出自卑情绪,甚至有退学念头,并叹息“我真不该来到这个世界”。我读后深受震动,满含深情地鼓励她:“你是一位非常有个性的同学,刻苦是你的写照。古人说:哀莫大于心死。只要树立自信,振作精神,美好的明天一定属于你!”一位女同学因自己长得不够漂亮而苦恼,我动情地告诉她:“世间事物没有统一的标准,美也是如此。更何况审美观念因人而异。或许你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是美丽的呢。除此以外你还有许多令人羡慕之处,如性格随和,处事老练,学习成绩优秀,等等,这些都是美的范畴啊。”有位同学在作文中满含怨气,诉说父母离异给他带来不幸,我安慰他:“逆境催人奋起,生活需要你自强自立。有时不幸也是鞭策。你要发愤图强,要激励自己好好学习,创造美好的生活。”
初中生正处在人生观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阶段,有时自以为是大人了,有自己的独立思考了,但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不免流于肤浅或片面,这在作文中能很大程度地体现出来。一次作文,有位同学写的是《我再次感受到了虚伪的可鄙》。文章记述了前不久为迎接市教学规范化检查及验收,学校所做的一些工作。作者把为迎接验收,老师精心备课,学校全面打扫卫生等做法写得虚伪可鄙,并声色俱厉地声讨:“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是正能量的集结地。但眼下如此弄虚作假的行为,真令人不齿,简直是对教育、对人民教师光荣称号的极大亵渎!”我读后有些愤怒,但很快平定了自己的情绪,语重心长地写道:“你能够抓住身边的事,巧妙入文,写出了真情实感,很好。但我还是希望你能全方位地思考一下,将学校平时的工作和验收时的工作作个比较,那次的工作是否是彻底的虚假?难道老师平时就没精心备课?在课堂上只是敷衍了事?学校平时的卫生状况就是脏乱差?我们应该学会全面深刻地分析某一现象,而不能简单地下结论。”那次作文之后,我作了追踪调查,发现那个学生的思想认识已渐趋成熟,待人接物也较和缓了。一次贴心的评语交流,使学生提高了思想认识,能辩证看待问题,我感到很欣慰。
二、除笔谈外,就一些共同性的问题在全班讲评
一次我布置了以童年为话题的作文,一位同学在叙述了自己的童年生活之后写道:“童年永逝了,现在出现我的面前的是弯曲的人生路,这就是生活,这就是唯一属于我的东西。我能否把希望寄托于将来呢?我无从回答。”这个同学还写了篇《话说成功》,文中流露着悲观情绪:“成功,人人渴望,但命运对于每个人并不相同。我认为当我失败时,没有必要站起来了,只有自认倒霉,只有沉默,沉默,再沉默。”还有一位同学在《人生》中写道:“我经常听到周围不少的同学哀叹自己的命运:‘上帝呀,你为什么这样对我不公平?’起初我觉得好好笑。上帝,哪里会有什么上帝?可是现在我相信上帝。因为我的人生充满了坎坷。”
这些作文反映的思想有一定的代表性,特别是进入初三,沉重的升学压力使一些同学精力和心理都失去平衡,于是他们怀念无忧无虑的童年,对未来感到不能把握,迷惘甚至苦恼。为了驱散阴霾,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确立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我在这次作文的后面都写了较长的批语,首先是善意批评,批评他们目光短浅和自以为看破红尘的幼稚,但更主要的是鼓励并敦促同学们胸怀博大,放眼未来,坚定人生信念,创造美好生活。另外,在班上集体讲评,讲评时,不点名,只是摆出问题,注意从正面引导,表扬同学们写的朝气蓬勃的文章。之后,找有关同学面谈,开诚布公,讲清道理,收到了很好效果。
三、除评语交流外,主动与班主任配合
做学生的思想工作,需要各方面配合,语文教师有时只能当助手,起辅助作用。一次,一位同学在《倾诉》中写道:“我要学习,要娱乐,可我更需要了解和支持。可现在我有满腔的话却不知道向谁去诉。陪伴我的只有无尽的寂寞。什么时候我才能拥有快乐呢?”我开导道:“寂寞往往是自己编织的网,看似保护了自己,其实孤立了自己。你应该注重交流,尽快走出寂寞。”但仅以此批语是乏力的,所起作用有限。我把情况汇报给班主任,班主任走访了学生家长,了解到:这个学生刚从别的班转到这个班,环境变了,不太适应。班主任又找这个学生谈话,做了不少工作,终于使她走出孤独和寂寞,恢复自性,融入集体。
帮助同学们思想进步,需要爱护和耐心。对他们作文中流露的思想情绪,不应抱轻率、粗暴的态度,而要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做到“润物细无声”。师生之间要多交流沟通,这样能大大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方法和兴趣,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就容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