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分子与细胞》在江苏高考中的地位和复习策略

2015-09-10 07:22姜海霞
中学生物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面临问题内容分析复习策略

姜海霞

摘 要 叙述了人教版《分子与细胞》是高中生物的核心内容,也是其他模块展开学习的根本。总体分析了模块一的课程内容及其在江苏高考中的地位,阐明了该模块在复习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针对该模块复习的基础性、实验性、综合性策略。

关键词 分子与细胞 内容分析 高考地位 面临问题 复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1 《分子与细胞》课程内容的总体分析

人教版《分子与细胞》是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中第一个模块,也是其他模块展开学习的根本。该模块主要内容包括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结构、细胞的代谢、细胞的增殖以及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五部分。该模块中还安排了9个实验和4个探究活动,大约占了全部必修模块的50%。此模块中的实验和探究远远多于其他模块,是为其他模块打基础的。在教学中,教师要组织好实验和探究活动,使学生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并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由此可见,《分子与细胞》不仅为学生高中阶段学习生物奠定了知识基础,也奠定了能力基础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础,是高中生物的核心内容。

2 《分子与细胞》在江苏高考中的地位

从2008年江苏实行新高考到2014年的7年中,每年涉及到该模块的试题平均占到总分值的30%左右,有关细胞内容的考点占了全卷35分左右。在2014年的考试说明中,对该模块有关内容从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结构、细胞的代谢、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必修1的相关实验等六个方面列出了32条,其中C级要求有4条。在这7年江苏高考试卷中,试题对该模块的内容考查既关注基础知识,又注重实验探究,具体分值及比例如表1所示。

事实上,在高考试题中,该模块不少内容与实验和探究内容相综合,在这七年高考中每年都有一道赋值8分左右的非选择题是以该模块中的核心知识为背景的实验设计题,如2008年以有丝分裂知识为背景的第29题、2009年综合考查本模块中多个实验的第30题,2010年考查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影响的第33题、2011年以植酸酶为实验探究背景的第31题、2012年和2013年的压轴题即第33题和2014年的第31题均与光合作用实验设计有关,均体现了这部分内容的高考含金量,这些高考试题没有《分子与细胞》中的知识作基础是无法解决的。

3 《分子与细胞》在复习中面临的问题

3.1 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首先,学生基础知识薄弱,该模块是在高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的,学生处于必修学习阶段,教师教学目标定位较低。学校开设的课时均是每周2课,教师为了赶进度,导致大多数学生对该模块内容学的是“夹生饭”,谈不上形成学科知识体系。另外,学生实验和探究活动开设严重不足,该模块涉及的实验和探究是高中所有模块中最多的,江苏各高中特别是农村高中能开齐所有实验和探究活动的学校几乎为零,不少学校就是用视频和投影来代替实验。纸上谈兵式的高一生物实验教学与生物新课程教学的客观规律相违背,也为高三生物实验与探究活动的复习埋下了隐患。

3.2 高三生物的学科地位

现行七年的江苏高考模式对高中生物教学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在选修物理与生物的学生观念中,生物学科不仅被排在语数外之后,也排在物理之后,他们把目标等级定位在B级上。近几年来由于部分高校本科计划中也招选修科目是BC的学生,不少学生就先顾及语数外三门科目,只求总分上线,而把生物等级目标降低为C,根本不投入时间与精力学生物了。由于学生对《分子与细胞》学不扎实,尤其是对实验和探究一知半解,极大地影响了其他模块的复习。学生和学校领导对生物学科地位藐视,认为是不计分数的学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收到了很大的影响。高考承担着选拔人才的重要任务,这几年来生物高考要求并没有降低,这样就出现了高中生物教学与高考不协调的现象。

4 《分子与细胞》高考复习策略

4.1 基础性策略

在该模块的复习中,教师首先要夯实知识基础,使学生切实将《分子与细胞》的知识建构成适合自己的结构体系。复习时落实基础知识与技能、基本方法和观点是奠定高考的基础,教师千万不能盲目提高,给整个高三生物复习带来不利因素。复习中教师应提高对基础知识的复习效率,可采用概念图式、情境式、表格式复习等多种方式来强化基础。例如,在复习ATP时,可以设计如图1所示的结构简图按照从左到右,从简单到复杂的关系来理清ATP、ADP、腺苷、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之间的关系。

同时可将ATP的结构简式中的“A”和DNA、RNA的结构简式中的不同部位的“A”进行区分,让学生仔细思考图2中圆圈部分中的“A”所代表的含义。①、②中的A分别代表腺苷和腺嘌呤,而③和④中的A又有什么不同呢?原来③中含有T且是双链结构则代表的是DNA,圈出的A应该是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而④中含有U且是单链结构则代表的是RNA,圈出的A就是代表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了。这种复习方式强化了基础知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起到了很好的复习效果。

4.2 实验性策略

江苏生物高考试题对实验考查分值逐年增加,对生物实验的考查不仅关注单一模块中的单个实验,而且侧重多个模块综合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这些往往都是要以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模块中的实验与探究为基础的。复习中,老师可以利用高中阶段第一个详细介绍“控制变量”的内容(《分子与细胞》P79),归纳变量的控制方法。① 自变量的控制:设法给研究对象施加干扰造成变化,从而使研究对象在被干扰中反映出某种现象与属性。② 因变量的检测可包括:观察颜色变化与沉淀反应;观察形态结构与生理变化;测量生化反应速度等。③无关变量的平衡:排除因实验对象的个体差异带来的影响;强调创造相同的条件进行对照;设法提供适宜条件以排除不利环境条件对实验的影响。总之,不论一个实验有几个自变量,都应设立实验组和对照组,逐一确定一个自变量,检测一个因变量,这就是单一变量和对照原则,它是处理实验中复杂关系的最基本的两个准则。

4.3 综合性策略

必修1是学习必修2、3以及选修模块的基础,现在高考越来越注重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教师在复习时一定要关注该模块与其他模块之间的交叉与联系,从总体上以该模块为基础,进行综合复习。例如:“有丝分裂”是“减数分裂”的基础;“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是“遗传与进化”的物质基础;“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所需要的“原料、酶、ATP”等是“细胞中的元素与化合物”、“细胞的能量供应与利用”的拓展和应用。又如,转录所要的RNA聚合酶,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的内容在必修1,其合成过程的学习在必修2,有关其作用和识别部位的内容又在选修3,所以在复习时可以“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为载体,以“基因的表达”为主线,实现跨模块必修1、必修2以及选修3中的“基因工程”的综合复习。

另外,有关选修3中“植物组织培养”是必修1“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增殖和分化”以及“细胞全能性”的拓展;“动物细胞培养”所需要的条件涉及到必修1“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细胞代谢”“细胞增殖”等知识;选修1中“果醋、果酒、腐乳的制作原理”是必修1“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和“酵母细胞的固定化”是必修1“降低反应活化能的酶”的拓展。所以在进行选修知识复习时,建议将选修的内容穿插到必修模块相应的章节中,实现知识的多次滚动,以提高复习效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朱正威,赵占良.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面临问题内容分析复习策略
漳州市对台经贸合作面临的问题
浅谈2016年6月之后的四级听力复习策略
营改增的新形式下施工企业的影响以及应对策略
2016年《中国日报》“两会”数据新闻报道研究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中职高三语文复习对口单招策略研究
油气开发专业定员工作分析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