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孙存华
摘 要 结合蓝藻细胞结构模式图,简单介绍了蓝藻细胞的胶质鞘、细胞壁、中心质、类囊体等亚显微结构。
关键词 蓝藻细胞 亚显微 结构
中图分类号 Q-49 文献标识码 E
蓝藻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包括各种水体、土壤中和部分生物体内外,甚至在岩石表面和其他恶劣环境中都可找到它们的踪迹,故有“先锋生物”之称。2014年6月出版的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教材,第9页中的蓝藻细胞模式图中,只有5个图注(图1)。实际上,蓝藻细胞的结构是比较复杂的,现结合蓝藻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对其结构扼要介绍。
1 胶质鞘
绝大多数蓝藻的细胞壁外均具有或厚或薄的胶质鞘,其紧密结合于蓝藻细胞表面。鞘的主要成分是酸性黏多糖和果胶质,鞘中有丰富的纤维丝状结构分布在不定形基质中。胶质鞘对于蓝藻抵抗不利环境很重要,可使蓝藻在较极端的环境条件下生存(如高盐、高碱、高温和干早)。欲观察胶质鞘,可先取材作水封装片,然后从盖玻片一侧加一滴蓝黑墨水或苯胺蓝溶液染色3 min左右,吸去多余液体后在光镜下观察,胶质鞘被染成蓝黑色或蓝色。蓝藻细胞胶质鞘的功能主要有:①防止脱水、吞噬和抗菌剂的危害;②细胞生活所必需的阳离子鳌合;③固体表面的粘附。
2 细胞壁
蓝藻细胞膜外有细胞壁。电镜观察可见细胞壁有4个结构层次,其化学成分的表述主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认为含有纤维素和肽聚糖,如陈阅增主编的《普通生物学》第528页中提到:蓝藻的细胞壁含有纤维素,这和真核细胞一样,但也含有胞壁酸,这又是细菌的特征。翟中和主编的《细胞生物学》第34页讲到:化学分析表明,蓝藻的细胞壁除了有和高等植物一样的纤维素成分外,还有与细菌相似的肽聚糖。第二种观点认为蓝藻细胞的细胞壁成分主要是肽聚糖,如2014年7月出版的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教师教学用书的第22页是这样表述的:细胞壁缺乏纤维素,由黏肽(含8种氨基酸和二氨基庚二酸以及氨基葡萄糖等)组成。周德庆主编的《微生物学教程》第34页提到:蓝细菌的构造与G-细菌相似,细胞壁双层,含肽聚糖。周云龙主编的《植物生物学》第285页讲到:蓝藻细胞均具细胞壁,其主要成分为肽聚糖,与真细菌类相同,均可被溶菌酶溶解。
3 中心质
在光镜下可以观察到蓝藻细胞中央部位较周围原生质明亮,是遗传物质DNA所在部位,它相当于细菌的核区,称为中心质或中央质。中心质DNA是裸露的,不与碱性蛋白质结合,复制也是连续的,不局限于某一特定时间内进行。与细菌的核区不同,中心质DNA含量大,有些种类的DNA平均含量比高等动物细胞的含量还多,其量变动很大。中心质的形态在不同种类和同一种类的不同发育时期往往变化很大,虽称中心质,但经常也不位于中心。蓝藻细胞中心质中还存在着形状多面的多面体,它通常与核区DNA结合在一起。蓝藻细胞中还有核糖体,沉降系数为70 S,在整个细胞中均有分布,但在中心质周围较为密集。
4 类囊体
类囊体是位于细胞质部分的同心环样的膜片层结构,其功能是进行光合作用。蓝藻的光合色素有3类,即叶绿素a、藻胆素(藻蓝素、别藻蓝素和藻红素3种色素的总称)、多种类胡萝卜素,均存在于类囊体的表面。由于藻胆素紧密地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所以又总称为藻胆蛋白,如藻蓝素与蛋白质结合形成藻蓝蛋白,呈蓝色;藻红素与蛋白质结合形成藻红蛋白,呈红色。电镜下可见藻胆蛋白呈细小颗粒状,分布于类囊体的表面,其作用是将光能传递给叶绿素a。因为蓝藻仅含叶绿素a,而真核细胞含叶绿素a、b,故蓝藻比高等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效率要低,是一种原始的光合作用。蓝藻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可放出氧气,而光合细菌则不能放出氧气。蓝藻和其他植物一样,进行自养生活。
5 细胞质内含物
蓝藻细胞质里含有许多各具特点的内含物,它们中间有的是用作碳源营养的糖原颗粒体;有的是用作氮源营养的多肽;有的是用作贮存磷的多磷酸体;有的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如蓝藻淀粉和蓝藻颗粒体(蛋白质颗粒)等。这些内含物各自有其特征性的细胞化学染色性能,在光镜与电镜下观察,形态各异,它们的形态与细胞的生理状态、细胞的发育、年龄和环境因素有关。有的蓝藻细胞质中还含有气泡,其内充满气体,是适应浮游生活的一种结果。
综上所述,在介绍蓝藻细胞亚显微结构时要注意以下三点:① 最外层结构不是细胞壁而是胶质鞘;② 细胞壁的成分与植物细胞不同,其更接近于细菌;③ 蓝藻细胞虽然无叶绿体,但有光合片层结构,其上分布着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
参考文献:
[1] 孟繁艳.蓝藻细胞的染色与观察[J].植物杂志,1996(06):37.
[2] 张成式,吴洁.蓝藻细胞外多糖的研究概况[J].中国海洋药物,1997(03):20-25.
[3]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528.
[4] 翟中和,王喜忠,丁明孝.细胞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2-34.
[5] 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3-34.
[6] 周云龙.植物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