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强
史观问题是认识历史的视角问题,新史观为我们认识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高中历史学科中主要的史观有:现代化史观、全球(整体)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革命史观等。下面笔者就对部分史观进行举例说明。
一、革命史观
1.主要观点。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类历史是通过不断的革命斗争推动社会演进的历史。
2.史观运用。
(1)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阶级斗争推动人类历史为主线构建历史知识脉络。
教材总体上保留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演进序列,以革命史观为主线描述历史,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阶级斗争在推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2)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基本原理分析历史事件。
在分析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背景、动机)、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评价的时候,要注意从其代表的生产力和阶级属性入手。
例.(2014年高考四川卷文综历史)历史叙述、历史解释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参照上图,结合所学知识叙述这一趋势。
材料二
自行车电话机火车机车西式婚礼
火柴电影机
近代中国出现的新事物(部分)
材料三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探讨因果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据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
(2)根据材料三对历史解释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上图所示近代中国新事物的出现。
材料四“中体西用”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事件
观点
戊戌变法
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不仅没有减轻变法的压力,反而加速了变法的失败。
辛亥革命
如果不是武昌起义爆发,新政将按计划进行,中国最终将成为一个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国家。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情绪主义”的产物,导致了各种思想混乱。
(3)概括材料四中陈旭麓是如何评价“中体西用”的,指出这一评价遵循的原则是什么?按照这一原则,任选上表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评价。
解析:本题以历史学习能力为主题,涉及经济全球化、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民主革命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史学研究方法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题,要说明“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新航路的开辟开启了全球化进程;工业革命中资本主义国家按照自由主义原则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形成了国际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二战后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反映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和制度化发展趋势;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表明世界贸易进一步走向规范化。第(2)题,首先要根据材料三把握历史解释的含义,将零乱的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知识,探讨因果联系,分析原因,然后对材料二图片中的信息进行归纳,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第(3)题,根据材料四信息“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可得出陈旭麓肯定“中体西用”的结论,根据“那个时候的中国”可得出他评价“中体西用”所遵循的原则是把历史事件放在当时具体的历史环境下分析。按照这一原则,材料四表格中对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的评价都是错误的,因为它们都脱离了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
答案:(1)新航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扩张,显示出全球化开始时的无序状态。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19世纪后期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20世纪中叶,世界银行等世界性经济组织的建立,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20世纪末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的开始。
(2)整理:材料二图片所示新事物具体表现在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变迁、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等几个方面,集中体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因果: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先进的西方工业文明对传统中华文明的冲击;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倡导向西方学习和社会变革运动的影响。这些新事物的出现,促进了人们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变化。
(3)评价:当时中国封建顽固势力异常强大,“中体西用”为西学的传入创造了条件。
原则:历史评价应把评价对象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
戊戌变法:该观点忽视了当时封建顽固势力强大,维新派实力相对弱小的特定历史条件。
辛亥革命:该观点忽视了当时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清政府的“新政”步入困境,民主革命势力迅速发展的历史现实。
新文化运动:该观点忽视了当时的专制统治和复古逆流的社会现实,以及新文化运动知识精英试图把中国引入民主政治轨道的追求。
二、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1.主要观点。
(1)从横向看:人类文明的内涵包括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三种文明相互作用。
①政治文明的演进规律: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
②物质文明的演进规律: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从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
③精神文明的演进规律:从落后迷信到先进科学。
(2)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就是现代化的过程。
(3)从范围看:人类文明可以分成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系统。
2.史观运用。
(1)以文明史观为视角,以文明类型为基本研究单位,注意不同类型文明的特点与主要成就。
对同一地区不同时期文明进行纵向比较,对同一时期同一地区内部三种文明进行横向比较,对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文明进行范围比较。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从现实追溯历史,从历史联系现实,说明现代文明是如何传承演变的,把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
(2)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中思考,注意不同类型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背景下考察中华文明的演进,从中华文明的角度看待世界其他文明的发展。
(3)正确认识人类文明成果与代价的关系,理解文明交往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
人类文明每前进一步,一般都会付出一定的代价,如战争、浩劫、历史暂时的倒退等,这些代价与文明进步所带来的成果相比是次要的,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精神。
各种文明虽有大小之分,但没有优劣之别,都有不容忽视的历史价值。文明不是封闭的、隔绝的,各种文明常以和平往来与暴力冲突两种形式发生交往,这两种交往形式加快了不同文明间的整合,促进了世界文明由分散走向整体、从区域走向全球。
例.(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文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应星(1587~约1666)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牛顿(1643~1727)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了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
解析:本题以历史上同时期中外科学家为切入点,涉及中国的宋应星与英国的牛顿的科技成果,主要考查考生材料分析、比较能力。第(1)题,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宋应星和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再结合当时我国和英国的社会情况,说明其政治、经济等社会背景。第(2)题,从社会政治特征、经济发展情况、科技著作与社会转型的联系等方面,分析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
答案:(1)特点: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长期实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突破性的科学成果。
背景: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科举失利后的发愤之作。科学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长期从事科学研究。
(2)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手工业活动;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文化专制。重视科学的社会氛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方法。
三、现代化史观
现代化史观强调运用“现代化”的总观点来看待中外历史,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的世界历史以及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历史。
1.主要观点。
现代化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包括政治上的法治化、民主化,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等;经济上的工业化,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等;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现代化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2.史观运用。
(1)现代化是世界历史的必然进程,是以工业化为核心的全面变革。
①现代化是一种历史必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②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进程,是动态的。只要是在工业经济时代,现代化就在进行、就在发展。
③现代化的核心是工业化,但并不局限于工业化,它代表着整个社会的变革,如政治的民主化和法治化、经济的工业化、思想文化的理性化和科学化等。
(2)用现代化史观来重组中国近现代史。
①工业文明的冲击。古代中国在农业的基础上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但这种以农业为核心的文明与现代化是格格不入的。1840年,英国政府为维护罪恶的鸦片贸易和开拓市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开始遭受工业文明的冲击。在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时,英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
②现代化的起步——洋务运动。两次鸦片战争对中国旧体制的破坏,并不意味着新体制的产生,经历了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中国才开始迈出现代化的步伐。在洋务运动中,现代化的起步不仅仅体现在经济领域,还体现在文化领域,洋务派在其兴办的新式学堂中开始开设近代科技课程。
③对现代化的反动——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两次农民运动,它们的目标并不是在中国推进现代化。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完全是反现代化的,是对古代小农经济的回归;义和团砍电线、毁铁路更是一种对现代化的排斥。
④现代化的机遇与挫折——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中国选择现代化道路的一次比较系统而深入的尝试。变法者意欲通过变法促使中国步入现代化富强之路。但是它只维持了短短百余日便被顽固势力所扼杀,中国因此错过了一次振兴的良好契机。
⑤现代化的发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国民政府统治前期。20世纪初,清朝统治者开展了一场自救运动,即实行“新政”,这充分反映了现代化的趋势。辛亥革命后实施的一系列措施充分体现了工业化和机器化的趋势,社会风俗的变化体现了社会世俗化的趋势。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经济呈现出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其原因也在于顺应了现代化潮流。
⑥现代化的光明前景——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现代化理论是建立在一元多线论基础上的,即在同一生产力水平上可以存在多种社会形态,从社会制度来看,可分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模式等。
(3)用现代化史观重组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
①现代化的起步阶段:16世纪至19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出现。
②现代化的迅速发展阶段: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形成。
③现代化的转型阶段:20世纪初至二战结束,两种不同性质的现代化模式并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得到调整。
④现代化的稳步发展阶段:二战结束以来,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得到发展。
例.(2014年高考重庆卷文综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神宗时期整顿太学,创立三舍法,即将太学分为上、内、外三舍,学生入学后先编入外舍学习,定期试其行艺,优者依次升入内舍及上舍。外舍生每年升舍考试,考试合格,尚不能直接升舍,还要参考平时的操行及学业成绩,凡列入一、二等者,才能升入内舍学习。内舍进行升舍考试,若成绩达到优平二等,再参考平时成绩及操行,才能升入上舍学习。上舍生学习两年,期满进行毕业考试,由政府派员主考,学官不得参与。成绩评定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以官,中等免礼部试,下等免解试”。后来,武学、算学及地方官学等,大都仿照太学三舍法,考试、升补,悉如太学。
——摘编自苗春德《宋代教育》
材料二1932年,国民政府公布《中小学毕业会考暂行规定》,引起了极大的争论。教育部长朱家骅说:会考“可以检查一般学生程度是否提高”,“会考制度,并非用以使任何学识突出之学生得一荣誉,实为考查学校成绩之另一方法”。陶行知说:“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会考所要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不必教,甚而至于必不教”,“在学生们赶考的时候……把中华民族的前途赶跑了”。还有人著文说太死知识不合教育原理,不利学生健康。1936年,教育部令各省教育厅、局,将原依学生会考成绩计算学校成绩办法改为仅发表参加会考学校名单,重申对毕业学生之操行及体育成绩,各校应严加考核。
——摘编自高奇《中国教育史研究·现代分卷》
材料三美国的政治制度赋予了各州教育行政自主权,美国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各高校入学考试内容千差万别,中学无法适应。在这种情况下,1926年,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推出了学业性向测验(SAT),测试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1950年,林奎斯特教授认为SAT不利于引导学生在高中阶段认真学习,他另起炉灶,创立了美国高校测验(ACT),考查学生接受中学教育后所达到的水平。1960年,ACT正式作为一种美国大学入学考试被高校使用。当今,SAT和ACT是美国最重要的两种高等学校入学考试。
——摘编自康乃美等《中外考试比较》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三舍法在考试制度方面的主要特点。分析三舍法对宋代学校教育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回答国民政府公布会考规定所引起的争论的焦点是什么,概括争论双方的理由,争论的结果如何?
(3)根据材料三,分别说明SAT和ACT设立的初衷,指出二者的主要区别。结合所学知识,美国“长期以来没有统一的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是由其什么政治制度决定的?
(4)结合以上材料,请自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对当前我国教育考试改革的认识。
解析:本题以教育改革为切入点,全面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阐释和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第(1)题,根据材料一的关键信息可得出第一小问的答案;第二小问可从学校管理、人才选拔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根据材料二可知是利弊之争;根据材料二可归纳出双方的理由;根据材料二中教育部所作出的调整可归纳出结果。第(3)题,根据材料三信息可归纳出二者的目的和主要区别;政治制度可根据材料三“赋予了各州教育行政自主权”分析得出。第(4)题围绕考试改革,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1)升舍实行定期考试且与平时成绩及操行考核结合;毕业考试实行教考分离;毕业考试成绩等级与官员选拔直接挂钩。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和选拔人才;有助于完善学校教育管理制度。
(2)会考的利弊。认为有利者:可以检查学生学习水平;考查学校办学业绩。认为有弊者:是应试教育,不利国家发展;不合教育原理,不利学生健康。教育部对会考办法作出调整。
(3)SAT是为了让中学更好地适应高校入学考试,ACT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SAT侧重考查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ACT侧重考查学生的中学学业水平。联邦制。
(4)略。
四、全球史观
全球史观就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看作一个整体,即从全球的大视角去研究世界历史,全面探讨世界历史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发展主流和总体趋势,以及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渗透。
1.主要观点。
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的状态,逐渐融合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这种全球一体化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主导趋势。
2.史观运用。
(1)从整体性角度把握世界历史的阶段特征。
①从远古到15、16世纪之交:世界上各民族、各国家处于封闭发展状态,亚非欧三大洲存在地区性局部交流,而美洲几乎处于隔绝状态。
②从15、16世纪之交到19世纪末: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转折点,科技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市场体系、殖民体系、政治统治秩序的形成,使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③20、21世纪之交:这是人类社会进入整体发展的新阶段的起点。经济全球化成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国际文化交流的速度、广度和深度超过以往任何时代,人类交往空前方便和频繁。
(2)将人类交往视为历史发展的主轴之一。
①交通工具的进步与人类交往的发展: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电报、电话等通讯联络工具;大型运河的开凿,国际铁路、公路、海运、空运网的形成。
②国际会议与人类交往的发展:巴黎和会、雅尔塔会议等。
③国际关系体系与人类交往的发展:当今新的国际关系体系。
④国际组织与人类交往的发展:全球性组织,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等;区域性组织,如欧盟、东盟、亚太经合组织等。
⑤思想文化交流与人类交往的发展:人文主义在世界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传播等。
例.(2014年高考北京卷文综)区域的世界·联系的世界·多样的世界
材料一西周时期,周王自称“天之子”,其所居之地称为“中国”(即中央之国),文献准确记载的区域大致在黄河流域。古希腊人认为,他们的主神宙斯的居住地就是世界中心,文献中明确记载的地理范围不超过地中海周边地区。罗马人则说,众神选择并指引罗马成为世界中心,罗马帝国初期所能明确认识的地理范围已远远超过了古希腊,但仍限于欧洲、非洲北部和亚洲中西部。上述三个文明对于远离其统治区域的地方则认识模糊。
(1)概括材料一中各文明对世界认知的共同之处。
材料二
公元1900年前后世界主要航海贸易路线和公元2013年五大跨境电子商务市场对
铁路示意图中国商品网购需求预估示意图
(2)阅读以上地图,以世界洲际贸易的发展为视角,结合所学,对材料二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3)世界是联系的,也是多样的。结合“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个历史事件的具体史实,回答:中国的有识之士是如何立足国情、学习外来文化的?中国取得了哪些具有自身特色的成果?
解析:本题以区域的世界、联系的世界和多样的世界为切入点,综合考查考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阐释和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第(1)题,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从神灵地位、自身地位、认识范围等几个角度回答即可。第(2)题的难点在于选择怎样的解读路径:一是可以对图示信息进行逐一归纳概括,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全球化趋势为逻辑线索,做到史论结合;二是可以以世界洲际贸易的各个层面为主线,如发展程度、发展方式、途径变化、贸易中心等,结合史实进行分析阐释。第(3)题,只要结合三个历史事件中我国学习西方的史实进行回答即可。“自身特色的成果”实际上就是指三个历史事件给中国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理解了这一点,再结合所学知识,此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答案:(1)各文明都认为神灵在世界中占有统治地位;都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所能清晰认知的世界范围相对狭小;与其他文明之间缺乏交往和认识。
(2)示例1:
公元1400年之前,古代人类活动分为若干区域,彼此虽有联系但不密切。亚欧大陆间有陆上和海上丝路,但欧亚与非洲、美洲的直接交往较少;贸易以农业和手工业产品为主;世界各地以局部性贸易为主,缺乏稳定的洲际贸易路线。这与生产力水平低下关系密切。
1400~1800年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欧洲人将贸易范围扩展到全世界。他们通过三角贸易从美洲和非洲掠夺大量白银、黄金,并用来购买亚洲商品运回欧洲。中国和印度曾经成为白银汇集的中心。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9~20世纪,在工业革命推动下,新的交通手段和贸易路线出现了。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在世界贸易中居于支配地位。印度和中国等地沦为西方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建立起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化革命使得世界联系有了突破性发展,网购让洲际贸易更加多样化和便捷化。这一时期美国在世界贸易中保持了领先地位。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迅速发展壮大。
示例2:
从发展程度看,世界贸易经历了从局部、间断、缓慢逐渐向全局、密切、快速的发展过程。古代亚欧大陆间有陆上和海上丝路,贸易以地方物产交换为主,与其他地区联系较少。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联系日益密切。这与殖民扩张、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等因素密不可分。世界经济开始呈现出全球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互联网成为更先进的联系方式。
从贸易过程中反映的科技进步看,古代贸易借助人力和自然力,近代则以工业文明成果为主,如轮船、火车等。20世纪90年代后,网购成为更便捷的贸易方式。
从贸易中心的变化看,古代以区域贸易为主,没有世界性贸易中心。1400~1800年间,中国和印度是白银流向的中心,西班牙和葡萄牙一度成为大西洋贸易的中心。工业革命以后,英国成为世界贸易中心,后来美国又取而代之。如今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
(3)参考答案要点: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清政府以“自强求富”为目标,掀起洋务运动,以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主,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学习西方的民主制度,建立同盟会,提出革命纲领,领导武装起义,推翻了封建帝制。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经过长期斗争,建立并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为“中体西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辛亥革命建立了亚洲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开始走向社会主义道路。
五、社会史观
1.主要观点。
社会史观是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问题,关注社会经济变迁及其对民众生存状态和风俗习惯的影响。社会史观认为,历史应该是“所有人的历史”或“社会习俗的历史”,历史研究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和“小事件”,如衣、食、住、行等,从而体现出大众化、生活化的特点。
2.史观运用。
(1)社会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社会问题具有广泛性、综合性、阶段性等特点,其涉及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2)挖掘历史隐性知识,多角度思考历史现象,特别是运用社会史观看待历史现象。例如,对于近代西方新航路开辟和西欧殖民扩张,从社会史观看,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地交流加强,各种物品交换增加了人类的食品种类,改变了人类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
例.(2014年高考天津卷文综历史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清时期,形成了一个积累大量财富的商人群体——淮扬盐商。康乾年间,“奢靡风习创于盐商,而操他业以致富者群慕效之”,扬州地区物质繁荣、名流荟萃,周边乃至全国都追慕扬州,以至“作事轩昂,向曰‘扬气’……尽事奢华也”。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1)阅读材料一,回答何谓“扬气”。它的出现对思想观念有何影响?
材料二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原先的“扬气”“今则竟曰‘洋气’了”。
——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
(2)材料二中的“洋气”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扬气”变为“洋气”的原因。
材料三20世纪末,中国百姓生活中,电话从“摇着打”到“走着打”,汽车从奢侈品到代步工具。世界名牌服饰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可供选择的服饰多了。将服饰产品打造成国内甚至国际品牌,成了众多服饰厂家的经营诉求。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得到更多体现。
——摘编自严昌洪《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等
(3)对比材料二与材料三,分析中国人在对外态度上有何进步。
(4)综上,你认为影响社会生活风尚的因素有哪些?
解析:本题以社会生活风尚变化为切入点,全面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阐释和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第(1)题,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的信息即可解答;第二小问可从奢靡生活风气对传统思想观念的冲击入手进行分析。第(2)题,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二中的有效信息进行归纳即可解答;第二小问可依据材料二中的信息,联系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进行分析。第(3)题,从材料二提供的信息中可以看出,19世纪后期,中国人被动接受西方文化和简单模仿西方生活方式;材料三中的信息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积极主动学习西方文化并融入世界。第(4)题,根据材料一及材料三可归纳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因素,根据材料二可归纳出外来影响的因素。
答案:(1)始创于扬州盐商的一种奢靡生活风气。
冲击了儒家的正统思想;传统的俭朴观念发生变化。
(2)西方式生活时尚。
西方列强的入侵,西方商品的输入,西方文化的影响。
(3)19世纪后期,中国人被动接受西方文化和简单模仿西方生活方式;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人积极主动地学习并融入世界。
(4)时代特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外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