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为本构建一个多元对话的语文课堂

2015-09-10 07:22章亚惠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心灵文本情感

章亚惠

现行的语文教材,文章均为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或优美淡雅,或清丽委婉,无一不文质兼美,渗透着浓郁的人文情感。我们要引导学生主动地与文本、作者、自己的心灵对话,挖掘其积极的情感因子,升华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构建一个多元对话的课堂。

一、与文本对话,激发学生的情感涟漪

任何文章都是以语言文字为材料来表达作者的人生体验与情感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做好文本与学生之间的纽带,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激起情感的涟漪,促进语文素养与人文品行的同步提升。

以二年级上册《一株紫丁香》教学为例,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朗读课文,学习生字来引导学生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表达对老师的赞美、感激之情的。课堂上,笔者组织学生针对“关于老师的事情,哪一件让你特别感动”“我们应该怎样做,去感谢日夜操劳的老师”两个问题展开讨论。孩子们结合文中的“疲倦”“挂牵”“教案”等词语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热烈的讨论。有的说有一次看见老师吞了几粒药片就来给他们上课了,他们特别感动;有的说老师曾在冬天给自己系了系围巾,自己觉得特别温暖;还有的说看到老师每天写那么多的教案,特别心疼老师……

即将下课的时候,很多学生表示今后要努力学习,讲文明,懂礼貌,以实际行动回报老师的辛勤付出。看着孩子们坚定的眼神、真诚的笑容,我心里一阵激动。在朗读、写字的基础上,与文本展开深入的对话,不仅让学生们深刻理解了文章主题,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体会到了真挚、深沉的师生情感。这一点,我甚至为自己感到骄傲。

二、与作者对话,深化学生的情感旋涡

对话教学给语文课堂带来了盎然的春意、勃勃的生机。它尊重学生的生命主体,主张学生积极地与作者展开对话,探讨作者的写作思路和写作技巧。教学过程中,笔者主要采取先学后教的课堂模式。

以《“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课堂教学为例,笔者先发放了学案,组织学生顺利解决了生字词,了解了大概内容,之后便给了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引导他们与作者展开对话。学生们沉浸在既定的故事氛围之中,就故事的某些细节展开了交流讨论。

一名学生谈到,如果是一条普通的鱼儿也便罢了,如果当时有很多人在场,众目睽睽之下也便罢了,那么难得的一条大鱼,夜幕笼罩下,没有第三个人在场,放弃真的很难。经过一番思考之后,大家一致同意这名学生的看法,并联系自己生活中发生的种种故事进行了交流,并得出“只有这样,才显得汤姆和父亲能够自觉尊重社会公德的品质更令人钦佩、景仰”的结论。之后,大家还纷纷表示,以后如果遇到类似的状况,他们一定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遵守社会公德,为加快建设一个美好的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

接下来,学生们再一次地与作者展开对话,从字里行间寻觅着体现这条鲈鱼之大,以及汤姆不情愿地放掉鲈鱼情感变化的细节。由于有了学生自主与作者对话的过程,他们不但深刻地体会到了记叙故事过程中细节刻画的重要性,更将“不管有没有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的社会公德镌刻在了自己的心灵深处。

三、与心灵对话,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语文学习要与心灵对话,从文本延伸到生活当中,升华学生的情感世界。每一篇文章的教学尾声,笔者总会针对其主题思想、写法特色,以及出人意料的课堂生成,组织各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与自己的心灵对话,碰撞出心灵的火花。

教学《钱学森》一课时,我意识到这是一篇有效渗透爱国主义情怀的好文章。为此,在拓展延伸课堂环节,我引导学生们积极讨论:新的时代环境里,我们怎样做才是真正的爱国?学生讨论很热烈。有的说,像钱学森那样,即使在国外有着优厚的待遇,学有所成也要回来报效祖国就是强烈的爱国表现,以后自己无论是干什么工作,都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的说,现在好好学习,背古诗,学汉字,掌握扎实的知识文化,就是我们小学生爱国的具体表现;有的说,见到老人滑倒了我也要去扶他们,因为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生的情感在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中得到了升华。

总之,无论是小学生的自主阅读,还是小组合作、集体探究,都离不开他们和文本、作者与心灵的对话。唯有深入地对话,才能挖掘他们心灵深处潜在的情感,促进他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共同发展。我们任重而道远。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新区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心灵文本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情感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唤醒心灵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