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奋点

2015-09-10 07:22王国慧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兴奋点李镇西沁园春

王国慧

心理学研究表明,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设置兴奋点,就能让学生注意力集中,感受深刻,提高学习效率。那么,如何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奋点呢?

一、巧妙提问激发学生的兴奋点

李镇西老师在教授《荷塘月色》时,一个学生提到喜欢《采莲曲》那一段。李老师意识到引导学生领悟文章思想感情的机会快来了。于是设计了以下一些提问。

李老师说:“这一段的确描写了一种很自由欢乐的生活。但是,同学们知道吗,这一段在过去的高中课本里却是被删去了的啊!”

“啊!”同学们全都表现出很惊讶的样子,并问,“为什么会删去呢?”

李老师说:“我先不说为什么会删。我先要问问大家,你们觉得该不该删?”

“不应该删!”几乎全班同学都异口同声地说。

“为什么不该删呢?”李老师问。

教室里却一下沉默了,没人回答这个问题。

李老师说:“是不是你们觉得,既然现在课文将这一段补上了,说明编辑自有他的道理,这就证明原来删去是不应该的。如果真是这样认为的话,那证明大家并没有动脑筋独立思考,而仍然还是对教材的一种迷信。”

接着,李老师“斩钉截铁”地说:“我却认为,原来的教材删得对!”

“为什么?”有几个学生在下面小声地问。

“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因为这一节与全文的中心并不太吻合。”李老师“理直气壮”。

学生大脑里的思考火花显然被点燃了,马上就有好几个同学举手,表示不同意李老师的观点。同时,也有学生点头表示同意。

李老师说:“看来我和一些同学有分歧。那么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这篇文章究竟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从这一部分课堂实录中,我们可以看到李镇西老师的良苦用心:为了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情感,他首先提出《采莲曲》以前教材是删除的,第一次吊起学生的疑惑和兴趣。接着使用“激将法”,说学生没有动脑筋独立思考,而仍然还是对教材的一种迷信。第二次激起学生的好胜心。最后故意斩钉截铁、理直气壮地认为原来的教材删得对。完全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巧妙地设问,步步为营,层层深入,在教学的重难点上通过一个又一个的设问,巧妙地引发了学生兴奋的情绪,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走入文本,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李镇西老师“有心栽花”,通过设问,故意制造理解误区,引导学生进入,又引导学生走出,学生通过自己深入文本的一轮思考,自然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情感的体会更加深刻。这实在是一种教学智慧。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奋点

在讲授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为了引导学生真正投入课堂教学,主动进入文本,理解词中的意境、情感,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

首先,介绍完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我让所有学生闭上眼睛,随着我的朗读,尽情想象词中描写的景象。接着,我告诉学生们要假设自己就是导演张艺谋、斯皮尔伯格,要拍一部大片,剧本就是这首词,要求必须忠实剧本,合理想象,而且要好看。学生四人一组,组成拍摄小组,通过讨论完成拍摄任务,然后请组长用语言展现本组拍摄出来的画面。

这种学习诗词的方式,学生从未尝试。带着这股新鲜劲,他们投入到热烈的讨论中。以下是几个质量较高的拍摄介绍。

第一组:词题,沁园春·长沙

画面:屏幕在黑暗中缓缓亮起,一张洁白的宣纸铺满整个屏幕,一支看不见的巨大毛笔在纸上写字,一笔一画逐渐显现五个苍劲大字“沁园春·长沙”。

第二组:词句,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画面:(特写)蓝天上,一只苍鹰的头,双眼直视前方,双翅一拍逆风而上。

脚边,清澈的江水中,一尾小鱼尾巴一甩,瞬间不见。

运动镜头:硕果累累的枝头,金灿灿的庄稼,怒放的向日葵。

第三组:词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画面:脸部特写,眉头皱起。

(切换)硝烟四起的战场,衣衫破烂的难民,游行示威队伍,荷枪实弹的军官。(画外音)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

学生只要能拍出这样的“电影”,那他们对词中意境的把握就自然水到渠成了。

三、精选文字素材激发学生的兴奋点

在一篇现代文阅读中,涉及修辞及其表达效果。为了燃起他们的兴奋点,我想到了当下流行的偶像周杰伦和方文山的“中国风”,选取了其中的一首代表作品《青花瓷》。

我首先举一例示范。“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夸张了隔江对望炊烟的距离,对应上一句“天青色在等雨,而我在等你”所涉及的等待,仿佛是如此无穷无尽,而且隔了千万里,显得遥不可及。

学生对这首歌非常熟悉,兴趣浓厚,在我举例后也都想一显身手。他们围绕着《青花瓷》寻找修辞,体会其表达效果。以下是学生的几个精彩呈现。

“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绿铜,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运用了排比和拟人,体现出句子的感染力和节奏感。连用三个“惹”,有招惹的意思,前两个拟人,芭蕉不再只是认命般让骤雨淋湿其身,而门环也不再被动地等待绿铜染身,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中的夸张写出了守密者的细腻与坚毅,能让秘密在窑中历经千年的煅烧也不泄露一字一句。

…………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在兴奋中对修辞手法有了深刻的认识,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因此,积极创设语文课堂上的兴奋点,语文课堂必将变得更有生命活力。

作者简介:江苏省无锡市洛社高中语文教师,中学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兴奋点李镇西沁园春
沁园春·赞中原
黄韬 滨水新城齐集三大“兴奋点”,绝版人居成就溢价黄金期
沁园春 ·春朝送暖
怎样让别人打不倒你
用新闻为经济“兴奋点”精准素描
李镇西:个人尊严高于“班级荣誉”
读毛主席《沁园春》感怀
改变自己袁才有可能改变整个教育
找到兴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