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美莲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是靠长期大量的积累形成的,正如庄子所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要想让学生有大量的积累,必须让其广泛地阅读,不能只满足于课内有限的阅读时间和阅读内容。而要让学生在课外广泛地阅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低年级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切实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效性,真正让学生“读有所得,读有所乐”,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引导其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成为儿童生活中的一种人生体验,一种新的自觉的生活方式。
那么小学语文教师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营造阅读氛围,激发阅读热情
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首先要鼓动学生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兴趣,而能燃起学生阅读之火的,首当其冲要数阅读氛围了。对于阅读氛围的营造,我尝试了一些做法,效果显著。首先,教师以身作则,作出表率。作为语文老师,我带头读书,在情感和行为上感染学生,使他们对阅读发生兴趣,营造阅读氛围。实践证明,一个喜欢阅读的教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学生。除了以身作则外,我还做好好书推荐工作。学生的心理需求具有年龄特征,小学阶段学生一般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的人物等。了解了这一点,就不会奇怪《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等会成为儿童文学的经典了,成为几代人的钟爱;也就不会惊讶于《哈利波特》能誉满全球,《淘气包马小跳》能畅销全国了。
二、教授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有效性
读书一般先看封面书名,再看内容提要、目录、扉页,然后逐页阅读。边看边想,不懂之处记上符号,阅读全书后再理清条理,思考不懂的问题,掌握中心,最后写出读书笔记。最基本的读书方法主要有:
1.品味性精读。对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如朱自清的《春》,需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好词佳句,像人吃东西那样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有的好文章需要反复多读几遍,甚至熟读成诵。
2.吸收性略读。以获取读物中的知识为目的的阅读称为吸收性阅读。主要针对知识性读物,如《昆虫记》。因为对待此类读物既不能追求快速,又不能观其大略,也不是语言不优美的篇章适合背诵积累,理解每个知识点,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
3.随意性浏览。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即“随便翻翻”,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方式以求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4.扫描性速读。方法有二:一是“遮盖速读法”。准备好一张白纸和书页差不多大小,放在书的上端,读完一行就把纸往下拉,盖住读过的一行,使眼睛不能来回重复,同时减少眼睛的左右移动,增加眼睛的视觉广度。随着训练,把遮盖挡用的纸往下拉的速度加快,即可逐渐提高速度;二是“限量速读法”,在阅读前确定阅读数量,限定时间读完。
三、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质量有着积极作用。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一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因此指导小学生课外阅读时不能忽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反复观察的好习惯,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留心生活中各种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通过反复细致的观察抓住事物的本质和特点,在头脑中形成生动、具体的形象;要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好习惯,每读一本书一定要认真读完,不要只翻主要情节,提倡动笔,随时摘录,做好读书笔记,写好心得;要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观察事物要注意分析;要培养学生爱护书报的习惯,注意用眼卫生,对公共或别人的书报更注意保护,做到不撕页、不卷角、不涂抹、不乱折乱卷;要注意阅读姿势,不要躺着或歪着头读书,不要在吃饭、走路、乘车、光线太强或太暗时读书。
四、推荐课外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读好书
学生阅读积极性激发起来了,就应适时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首先,推荐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读物。如歌颂人类勤奋、善良、坚毅、进取、崇高人格方面的读物。根据小学生的文化基础、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可以向他们推荐《神话故事》、《说话的灯》、《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中外神话故事》、《365夜故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书籍。另外,课外阅读应该配合课堂教学。读物内容和形式尽可能和课内阅读取得某种程度的联系,使课内外阅读相互促进。如课前课后布置学生查阅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开阔视野,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增大阅读量,使课内外阅读紧密联系在一起。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为了使学生都有一对强硬的翅膀,为了让学生在书的海洋中畅游,为了让他们在知识的滋润下成长,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的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通过宣传、指导和各种活动的开展,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学习的需要、生活的需要、成长的需要、发展的需要,让图书、读书伴随学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