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春燕
摘 要: 假设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解题策略,在教学中巧妙运用假设可以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題中数量关系清晰化,帮助学生很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假设法是学生解疑释难的好帮手。
关键词: 运用假设 解疑释难 寻求突破
假设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解题策略,在教学巧妙运用假设可以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题中数量关系清晰化,帮助学生很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从而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
一、从概念题型入手,培养学生合理运用假设
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假设法,可以帮我们解决许多看似复杂的数学题。以学生常见的数学题为例,引导学生体会假设法在解题时的运用。
方法二更能体现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新性。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学习材料的内在兴趣,富有想象力的假设能有效激发学生探求数学知识的强烈欲望。
二、从缺少条件的问题入手,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假设
假设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所谓假设法,就是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结论作出某种假设,可以把题目中缺少的条件假设出来。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他们往往对题目的分析不到位,特别是对特殊的题目,无从下手,教者要合理地分析。
例如:小华以每分40米的速度从家到超市,又用每分60米的速度从超市返回,求往返的平均速度?
有的学生认为本题条件不足,求平均速度要总路程÷总时间,这题中这两个条件都没有,无从下手。有的学生干脆用(40+60)÷2=50,教师在引导时启发:如知道总路程,这道题能解决吗?然后让学生自己假设总路程进行解答。在学生作业展示中,对把总路程假设为120米,应给予充分赞赏,因为120是40和60的最小公倍数,可以使计算简便。
根据往返平均速度=往返总路程÷往返总时间
120×2÷(120÷40+120÷60)=240÷(3+2)=48(米)
还可以让学生把总路程假设为240米、360米……进行解答验证,让学生知道如果条件不足,则可以自己假设补充,当然假设的数字要便于计算。到了高年级就可以直接把从家到超市的路程直接假设为“1”。
三、从“鸡兔同笼”题型人手,培养学生大胆运用假设
“鸡兔同笼”是一类有名的中国古算题,是小学数学中很经典、很重要的一类问题,用寻常方法去解是相当费力的,但是如果运用假设的思考方法,类似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例如:小刚家养的鸡和兔共有112只,兔的腿数比鸡的腿数多64条,鸡、兔各有多少只?
方法一:假设全部是兔。
兔的腿数比鸡多112×4=448与实际多腿数的差是448-64=384
如果拿一只兔换成鸡,就会使兔的腿数与鸡的腿数的相差数减少4+2=6
因此鸡的只数384÷6=64,兔的只数112-64=48
方法二:假设鸡和兔各一半(56只)
兔的腿数比鸡多56×(4-2)=112与实际多腿数的差是112-64=48
兔的假设数比实际多288÷6=8
因此兔的只数56-8=48,鸡的只数56+8=64
方法三:假设多的64条腿全部是兔。
64÷4=16?摇?摇剩下的112-16=96
在这96只中鸡和兔它们的腿数是相等的。再根据倍比系求鸡和兔只数:
鸡的只数96÷(2+1)×2=64?摇?摇兔的只数96÷(2+1)×1+16=48
用“假设法”解题时,要找准与假设的内容相对应的数量关系,善于把假定的内容和数据加以调整,从而得到正确的答案。
教学中要充分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假设。只要让学生明确假设法的运用必须贴近生活实际,并且要方便运算。合理灵活的假设都应该得到肯定和赞赏。假设不仅仅是为了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思维不局限于教师讲过的和课本出现过方法,发展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从而培养其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使其创造能力更好地得以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