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露
班主任是班级的放大镜,需要对班级学生从学习状态到学习生活的每一项仔细观察,防患于未然,并且做出指导。许多工作往往因为事务的琐碎而忽视工作方法,这时往往会出现一些偏差。这种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教育效果,因此需要纠正、需要提高。年轻班主任在工作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对此谈谈我对班主任工作的一些感触。
偏差一:班主任接新班级后,学生分类偏差。
班主任新接班级后常通过表格、谈话的方式对学生的性格、爱好、学习能力等做一个初步分类,便于在后期工作中采用不同方法。有一类学生归为“性格较为内向”,这类学生自尊心较强,不善言谈,大多数表现为“乖巧”,同时这类学生班内表现一般较好,这些孩子也就是所说的“中等生”,他们多多少少有些“不争先,不落后”的小想法,又有所区别,其中不乏“很有想法”的孩子。他们中的一部分与成绩优秀的学生比会比较自卑,一旦出现较消极的想法就难转变;还有一部分总与成绩较差的学生比较,而沾沾自喜。更有特别的孩子或许不需要太多“打扰”。可是班主任在工作中对这些学生不够清楚,不能因材施教。
要找到这些学生中特别的,他们十分有自己的想法。我班有个女学生替他人写作业被发现,我与她沟通,多数时间她沉默,最多的一句就是“老师,我知道了”。在长期观察中,我确定这个学生是特别的,特别能自律,有很多优点,如同天王星离太阳很远,却依旧在自己轨道上前行。不要过分介入她的学习生活轨迹,他们会更放松地学习。
纠正意见:这种偏差往往是由于班主任工作任务重,因此大脑中关注的大多是较为个性的学生,就不会花太多时间与他们沟通。因此班主任工作中可以不花太多时间沟通,但需要用一些班级事务让这些孩子与班主任接近,给他们机会表现自己。
偏差二:与学生沟通时过分强调成绩。
这种偏差主要来源于教师的责任感,教师极力希望学生有个好成绩。对于教师的工作对象而言,学习更应该称为学习生活,这里不仅有学习还有他们的友谊。沟通如果仅限于谈学习反而效果不好,要让沟通多元化。年轻教师要培养自己的洞察力,观察学生学习中的细节。班级里有一个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不喜与人沟通,在与她说成绩的时候比较敏感。在一次知识问答班会课上发现她是女生中少有的喜欢人物传记的学生。这是与她沟通的突破口,班级整理图书的时候咨询她的意见,与语文老师沟通让她分享读书经验,不经意间这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将我们联系在了一起。一次课间这个学生在看《马云传》,她在书上画下这样一句话“我自己觉得,算,算不过人家,说,说不过人家,但是我创业成功了———如果马云能够创业都成功,我相信80%的年轻人创业能成功。”我发现这个女学生还是有些自卑的(她数学非常不好),所以后期与她沟通中就要去肯定她,批评也要较为婉转。
纠正意见:沟通需要多方面,需要找到突破口。创建良好的沟通情景更有利于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
偏差三:班主任工作事事过于严格。
严格管理是学校对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一贯要求,班主任也知道严格管理的重要性,但必须注意的是“严”而不是严厉、严酷,管理严格指原则和纪律。管理过严,往往容易造成学生个性压抑、自卑感重、自制力差、胆小怕事,甚至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师生关系僵化。既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又不利于班级工作进一步开展。因此,班主任要正确把握严格管理的尺度,严中有宽。
班中男孩子的头发太长了,违反学生仪表规定,正好期中考试刚刚结束,这个学生的试卷做得不好,试卷点评的时候他自己检讨做题中的失误,同时我用调侃的语气说:“看来最近你是头发长见识短啊,犯的都是低级错误。”说完后这个男学生很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发,第二天他就剪好头发来上课了。对待学生偶尔的违纪,大可以一笑了之,不能将惩罚放在第一位,否则学生意识里被罚过了,心中就会宽慰自己的行为,不罚是为了让学生记在心中,更为了让学生有自我反思的时间。
纠正意见:“布白”这个词源自中国传统绘画,是绘画技法中的一个专业术语。指画家有意在画面的某些位置不着笔墨,制造朦胧虚换的视觉效果的一种艺术手法。管理中不过分严格细致,学会“布白”,给学生思考和改正自己的时间。
偏差四:年轻班主任与学生关系的偏差。
亦师亦友是用来形容良师生关系的最常用的一个词,但在师和友的尺度把握上却有一定难度。刚成为班主任的时候对于和学生的关系在“友”上比重有些大,年轻、经验不足是主要原因,在心理上不能很好地把握尺度。班主任工作初期效果不错,后期学生在学习习惯上的问题就会显现出来,“友”型老师教育效果有所下降。学生希望自己的想法能够被采纳,但大多时候我们不排斥有人来领导,教师说出学生想说的,是对孩子想法的肯定。
纠正意见:在感情上与学生亲近,在思想上引导学生,在行为上树立榜样,以身作则,这样才能体现出亦师亦友的意义和作用。
偏差五:管理方式的程序化与个别化的偏差。
每个班级都会制定班规,班规对学生的行为具有引导作用。但需要注意个别性指引和规范性指引。如班中卫生角要求卫生用具摆放整齐,学生对于摆放整齐的理解不同,这就要将规范程序化,在班规中写明“拖把洗净倒放、簸箕贴近墙角”。管理中的个别性一定要有所保留,这样可以对班规加以补充、完善。个别性解释虽然不具有普遍要求,但要有一定约束力。如学生因为某种原因迟到的时候(不是因为守时习惯不好),可以明确规定如何进班上课并且不打扰老师教课进程,当然事先要与所有任课教师沟通,明确各任课教师的课堂要求。
纠正意见:重视班主任管理中个别性的存在,就是给学生更多渠道沟通,让班主任更具情感。
学生就是一片麦田,随着岁月流逝绿了又黄,唯一不变的是身边总有一两个稻草人,班主任就是稻草人,去倾听、去发现、去引领,守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