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创新

2015-09-10 07:22王建蕊
考试周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因特网计算机教学方法

王建蕊

摘 要: 学生只有首先对信息技术课有了兴趣,充满好奇心,才会主动探究它,想方设法知其所以然。当学生对计算机有了兴趣,解决了“为什么”之后,就会想“怎么做”。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简单演示分析,学生会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思考,多方寻求答案。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教学方法 创新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基础课程,与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联系紧密,它的特点是实践性强、内容更新速度快、应用广泛。从这些特点看,信息技术教育应该是实现创新教育的领头羊,但从目前教育状况看,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如教学中沿袭其他学科“黑板+粉笔”的教法,没有真正体现出信息技术的现代化特征。重教不重自学,重灌输不重启发和创新,严重影响学生的思维活动,压抑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信息技术教师的紧迫任务。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一、信息技术课的特点

1.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异步

传统学科教学已有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在统一教学进度、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方面高度“同步化”。由于知识体系严谨和庞大,学生只能按部就班,在教师的指导下一步一步地学习。而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就不同了,由于信息技术本身发展迅速,各种技术指标体系很难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里稳定下来,很难形成稳定统一的技术规范和知识体系。从而导致信息技术课不大可能出现传统学科那种高度统一的局面,直接决定信息技术课在教学内容和进度方面的可变性和可选择性。另外,由于信息技术本身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可自学性,学生的学习进度往往在多个方面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

2.学习过程中的“交互性”

一般一名教师要面对几十名学生,教师答复提问的工作量很大。因此传统课堂上,往往是教师主动讲解,学生基本不问的单方面“灌输”;而以计算机网络环境为基础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活动,因在教学环境、教学对象、教学手段和目标等多方面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具有众多不同,从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看,具有十分鲜明的学生与计算机“交互式”的特点。在整个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处于与计算机和网络“人机对话”的状态,学生把从老师和教材上得到的指导性语言,变成自己对计算机的一种操作,计算机立即给予验证和响应,反馈迅速及时。学生的某种设计和构想通过对计算机的操作,立即成为成果作品显现出来。这个特点决定了信息技术课必须以网络计算机教室为学习环境,以学生的主动建构为学习动机,以学生任务的实现为整个课堂教学的主线。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堂信息技术课能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关键看学生在课堂上立足于“交互”学习活动的合理性和效率高低。

二、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

1.形象教学法

学生对物体的感官认知超过了理性认知,他们对事物的认识是通过实物模型形象性地直接感知的。根据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特殊性,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特有优势,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如《计算机的组成》一课教学的开始,教师应有意识地不说电脑术语,让学生自己接触电脑。首先告诉学生计算机各部分的名称,然后让学生以“找朋友”的方式,将名称与电脑实物配件相结合,再引导学生看看每个部件的线通到哪里,看看那里有什么。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不仅可以很快了解计算机的各个部位,而且可以了解相互之间是如何连线的,更可以消除对计算机的神秘感,提高学习兴趣。

2.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完成一个个任务逐步掌握所学知识与技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建构知识、寓学于实践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里,充满兴趣愉快地学习,突出在“做”中“学”的思想。例如,因特网教学中可以分为这样几个大任务:在因特网上浏览信息,在因特网上查找信息,从因特网上下载信息。

三、信息技术课与创新教育

所谓创新教育指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的要求,有目的地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育。

1.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首先对信息技术课有了兴趣,充满好奇心,才会主动探究它,想方设法知其所以然。与其他课程相比有明显优势,因为许多软件跟实际生活比较接近,学生学起来比较感兴趣。比如,学习《文件的下载》时,很多学生说他们会使用下载工具下载文件。这时我因势利导,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在很多网页上有精彩的动画,你怎样才能利用合适的下载工具把它下载下来呢?有些电脑知识的同学接到这个任务后以为小菜一碟,可当他动手一试才知道并不容易解决,从而激发其好奇心,使本节课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即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计划组织与实施某种活动的能力,学生对计算机有了兴趣,解决了“为什么”之后,就会想“怎么做”。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简单演示分析,学生会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思考,多方寻求答案。如教学生制作网页时,学生面对功能如此强大的“Pront Page”软件,不知如何下手,而且模仿的多,创新的少,制作出来的网页没有新意,在制作过程中很少出现同学之间的交流与争论。这时,我仔细观察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通过多媒体教学网演示给大家看,并让他们说出思路,再让其他同学发表意见,接着大家一起试一试。这样,时间长了,学生的思路就开阔了,都愿意动手尝试了。学生不仅认识到动手操作、手脑结合的重要性,还培养了参与意识,淡化了失败感觉,体会到大胆尝试就会成功的道理。

总之,信息技术教育主要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我们应根据这门课程的特点,通过各种适当的教学方法,利用尽可能利用的软硬件资源,让学生获得适应信息社会所需的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马书松.信息技术课堂管理:有效教学的基石[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8).

[2]蒋林辉.以“变”走进信息技术教学新课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26).

猜你喜欢
因特网计算机教学方法
计算机操作系统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上网
我爱因特网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NASA成功测试首套太空因特网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