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词beyond的隐喻性拓展

2015-09-10 07:22方子剑
考试周刊 2015年26期
关键词:范围时间认知

方子剑

摘 要: 介词beyond一词多义的奥秘在于其本义在隐喻机制的作用下能够拓展为多个意义,作者主要列举了三个方面的拓展意义,从而还原了beyond从本义到引申义之间经过的完整过程。

关键词: 隐喻 时间 范围 认知

1980年出版的Metaphors We Live By(《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被看做是从认知角度研究隐喻的经典著作,其作者Lacoff和Johnson被看做是这一领域的代表人物。他们给隐喻下的定义是:隐喻(Metaphor)的本质是通过另一类事体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体[1]。当代认知科学普遍认为,隐喻在本质上不是一种修辞观,而是一种认知活动,对我们认识世界具有潜在的、深刻的影响,从而在人类范畴化、概念结构、思维推理的形成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认知主体通过推理将一个概念域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从而使得语句具有隐喻性;隐喻的本体和喻体涉及表达两种不同事体的思想,它们的并置产生矛盾,在互动碰撞中获得统一,主体再结合其他因素便可获得隐喻义[1]。

一般来说,一个隐喻包括本体、喻体、喻底和喻词四大要素。喻底指的是本体和喻体之间具有的相似性或者认知主体创造出的相似性。相比于传统修辞学只把隐喻看做修辞格,只注重结果,隐喻认知理论更注重隐喻过程中“认知”、“映射”和“互动”的作用,基于相似性之上,更注重概念域A的结构特征是如何转移到概念域B上的。隐喻的分类各式各样,Lakoff和Johnson将隐喻分为结构性隐喻、方位性隐喻和本体性隐喻三类。人类在认识自然界、社会及内心精神世界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各种新的概念和思想,特别是一些抽象的概念。如果每种新的概念都需要用新的认知方法和经验认识,用新的词语表达,不仅不符合语言经济原则,而且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关于事物的普遍联系观。隐喻化是一词多义产生的理据,隐喻性思维的普遍性决定了一词多义的普遍性[2]。因此,介词beyond的一词多义现象可以从隐喻的角度进行探讨。

1.表示时间上迟于、晚于

Beyond表示时间概念域的隐喻义来源于beyond基本图示的动态图示中射体在第三阶段被凸显的方位关系,即逐渐远离界标的方向和位置。物质世界是运动的,运动的物质又以时间和空间作为自己的存在方式。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与时空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伸张性、广延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它总是沿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单一方向永恒地流逝[3]。虽然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但是前文笔者一再强调,beyond的空间意义是在一个完整的线性序列上凸显出来的,而时间是在线性序列上展开的,二者都体现出方向的不可逆性和运动的阶段性。正是基于时间和空间的这些相似性,我们自然可以由空间概念域映射到时间概念域,由beyond的空间意义转移到时间上的迟于、晚于之义。例(1)The party won’t go on beyond midnight.按照隐喻各要素共现的角度进行分类,这属于一个“本体+喻底”的表达式,本体即“party time”,喻底即“beyond”,但空间域中射体这个喻体并未出现,但这并不影响这个句子是个隐喻性表达。英语中将空间域的表达方式映射到时间域的例子还很多,例如:“in+具体年份/具体月份”、“on+具体哪一天”、“at+具体钟点”、“throughout+时间概念”、“half past ten”等。

2.表示超出某个范围

Beyond表示超出某个范围的隐喻意义来自于beyond在静态图示中射体和界标的距离关系。射体和界标间的足值距离保证了射体在界标的范围之外,二者始终处于分离状态,不存在交叉关系和包含关系。于是这种空间概念域中诉诸视觉的关系自然地映射到别的抽象概念域,如:能力、水平、标准、时间(上文提过)、预期、控制等。例(2)Our success was far beyond what we thought possible.(预期)例(3)The examination was beyond the ability of mine.(能力)例(4)The serious situation was beyond the government,s control.(控制)例(5)Our living standard has been beyond that 30 years ago.(标准)

3.表示排除

Beyond表示排除的隐喻意义同样来自于beyond在静态图示中射体和界标的距离关系。其距离关系并不是像方位词out of的意象图示显示的那种简单的静态排除关系,但是beyond的静态图示中射体和界标的距离关系依然可以显示出一定的排除关系。此处的排除关系和out of所具有的排除关系在程度上有明显的差别,其根源还要从静态图示中寻找。笔者曾在上文指出,射体和界标之间的足值距离的定义域并不是(0,+∞),而是有一定限度的。正是这段有限度的足值距离保证了射体和界标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并未完全割裂。将这种距离关系映射到抽象概念域就会形成有限的排除关系,即beyond表示的是一种包括式的排除关系。例(6)She has got nothing beyond her state pension.例句中的state pension 就是包括式地被排除在外。如果足值距离的定义域是(0,+∞),将这种距离关系映射到抽象概念域,就会形成很极端的排除关系,排除的限度和力度要远大于beyond,即out of这类方位词表示的是一种非包括式的排除关系。例(7)The airplane is out of sight. Airplane已经完全排除在人的视野之外,飞出了人的视线之外了。如果airplane一直飞行,那么射体和界标之间的足值距离真的有可能达到正无穷。

随着对认知科学的探索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隐喻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这是一种表达艺术,更是一种思维艺术。若想完整还原介词beyond从本义拓展到引申义的过程,其根源在于对beyond的意象图示进行分析,这需要做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丁冉.从认知角度看OUT OF的基本意象图示及其隐喻性扩展[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14-118.

[3]汪华岳.新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7-50.

猜你喜欢
范围时间认知
翻译条件与翻译标准之间的关系
时间消灭空间?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时间”面前人人平等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论公共服务政府购买范围之拓展
汤姆?提克威影片的审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