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学探讨

2015-09-10 17:17:28杨日前
考试周刊 2015年35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学习兴趣新课程

杨日前

摘 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讲,实施新课改教学势在必行。新课改对我们的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多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向导。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要考虑怎么教学生,而且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 新课程 小学数学 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

随着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备受人们的关注。新课改的思想不断深入人们的头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呈现出一番欣欣向荣的新气象。在新课改背景下,很多新的教学理念和观点让人情不自禁地拍手叫绝。新课程的脚步遍布了祖国的各个角落。新课改要求我们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个性和价值观,提倡探究性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在教育事业改革的今天,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如果我们不想被时代抛弃,就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当今教育形势的发展方向,掌握新的教学理念,依据新的数学教学大纲的安排,设计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活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新课改的认识,谈谈新课改下如何进行课堂教学。

一、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的自觉性

1.千方百计地设计问题,创设情境,培养小学生的思维情趣。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我们要千方百计地设计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从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积极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情趣。如人教版的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一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8加几”。例题:8+3,运用凑十法,教师让学生观察教师实物操作活动。教师上课的时候可以用筷子进行实物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发现:“8+2=10,10加1等于11。”举一反三,再引导学生把这种计算思路运用到8+4、8+5、8+6等的计算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第二册“元、角、分的认识”。教师在黑板上写上1( )=10( )=100( ),要求学生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这个时候,学生开始沉思,觉得太不可思议了,100要比1大得多,括号里填什么单位名称呢?学生的注意力自然集中到本节课内容的学习上。

2.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读说的训练,让学生养成自觉数学思维的习惯。

我们可以根据小学生爱说好动的特点,引导学生运用出声记忆的方法,因为开口读的记忆方法比默记的效果好,人体多种感官同时参与时学习效率高。人们经过深思熟虑以后,才通过语言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所以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妙不可言。如果反过来,由于经常进行语言的经常磨炼,也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读说的训练,让学生养成自觉数学思维的习惯,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自觉性,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教学第二册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中的进位,如:55+36=?让学生进行竖式计算。对于刚刚学习了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学生来说,容易忘记进位。为了避免遗忘,在教学初期,可以让学生掌握口头表述验算的方法:个位上是5加6等于11,向十位进1,各位就是1,十位就是1加5等于6,再加3等于9,十位是9个位是1,那么55+36=91。

二、把学习数学变成具体的感受和体验

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是孩子们一生中学习数学的开始。所以我们要想方设法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那么如何才能把孩子的眼光吸引到抽象、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堂上呢?这就要求我们要用心设计课堂内容,给学生展示一个五彩缤纷的数学世界,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欢声笑语。现代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学习数学时,他们的心智活动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小学生的学习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对熟悉的生活情景感到亲切,有兴趣。只有当数学不再板起面孔,而是与孩子们的生活实际更贴近的时候,他们才会产生学习兴趣,才会进入学习角色,才会真正感受和体验数学的魅力与价值,增强理解和应用的信心。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游戏走进课堂,通过游戏形成紧张的课堂气氛,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我们的数学课堂上。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教学第二册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全班学生按照座位号进行编号,从20号开始一直到最后一位同学(假如全班有43位同学,那么就是20—63号),教师在黑板上任意写两个数相加等于20至63之间的数字,学生可以通过口算或者竖式笔算。如:老师在黑板上写“32+12=?”的时候,编号为44的同学就立即起立,说44。如果答对,教师就继续写,如果错了,让答错了的同学表演个节目。这样同学们都会争先恐后地对老师在黑板上写的计算题进行快速运算。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就提高了,以往死气沉沉的数学课堂现在活了起来。

总之,新课改下数学教学对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课程,教师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领悟新课程的精神,要树立新形象,掌握新方法,适应新课程,掌握新的专业要求和技能,为最终提高新课程的教学质量而努力。我们要以一颗火热的心真诚关注每一位学生,与他们进行真诚的交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一切为了孩子,只要我们用心去做,知难而上,相信小学数学教学会随着教育改革的步伐迈上一个崭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08).

[2]王立军.新课程数学教师教学设计应树立的五种意识[J].中学数学研究,2006(11).

[3]黄国东.浅谈新理念背景下的数学教学设计[J].时代教育,2008(01).

[4]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8.

[5]郑毓信.课程改革2005——论积极促进数学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5.10.

[6]万桂林.数学应用意识的开发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太原:教学与管理,2004.5.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学习兴趣新课程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8:24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6:18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1:29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西藏科技(2015年1期)2015-09-26 12:09:31
如何提高高中声乐教学效果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2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河南科技(2014年24期)2014-02-27 14: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