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岩
1.贴近儿童日常生活
在成年人的社会里,儿童是弱小无助者,思想受成年人的影响,精神上依赖成年人,行为上模仿成年人,儿童自己的生活空间所剩无几。儿童需要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意志,在儿童天地里满足释放和表达个人情感的需要。《新教材》第一册第三单元“我们都是好朋友”,第一册第五单元“动画城”,第二册第五单元“我们多快乐”,第六单元“藏猫猫”,从各个角度展示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友谊、歌唱、舞蹈、游戏等,引导儿童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感受与表现不同音乐情绪的音乐活动中丰富自己的情感生活,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音乐创作似乎只是作曲家的专利。《新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世界”则告诉儿童,日常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存在音乐。这一单元引导儿童关注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发现和倾听自然界与人类生活中最寻常的声音,让儿童体验到音乐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每个儿童都能创造音乐,都能拥有创造音乐的快乐。
2.小学一年级要注意节奏训练
一年级儿童随音乐自由做动作,即兴舞蹈、按节奏即兴朗读儿歌等,都贯穿对儿童稳定的节奏感的训练。此外,要求一年级儿童感受和体验具体音符的时值,如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二分音符、附点二分音符、四分休止符等。这些音符与休止符的感受都是以生动有趣的动物叫声介绍给儿童,结合具体活动进行。如休止符的感受,先从心里默唱作为铺垫,然后有口型不出声,最后达到准确休止的目的。从儿童日常生活入手,如附点二分音符,从模仿鸭子短促的叫声引入三个四分音符,再从模仿悠长的牛叫引入附点二分音符,最后画出狗的短促叫声,请学生继续联想和思考,还有什么动物叫声悠长,可以用附点二分音符表示?
3.高年级要注意的方面
3.1读谱知识:结合键盘认识音名从c1到c2在高音谱表上的位置。认识各种常用音符、休止符,知道名称和时值。学习附点音符,知道它们的名称和时值。学习各种拍子的指挥图式,学习顿音记号及唱法。
3.2视唱部分:视唱C调号上的自然大、小调音阶及五声徽、商等调式音阶。在教师帮助下视唱C调号上的单声部歌曲(包含学过的音程及节奏)。练唱有大小二度、大小三度、纯四、纯五度、大小六度、纯八度旋律音程的练习(不出现名称),划拍视唱各拍子歌曲。
3.3练耳部分:练习听记两个音——四个音连续进行的旋律音程,增加大小六度音程。(不说出名称)。练习听记2—4小节的节奏。听辩二拍子、三拍子歌曲,标出小节或节拍。
4.建立准确的音阶感
音阶感是音准的基础,也是学生自我判断进而自学音准的重要依据之一,必须从学生日常生活引入,“自然”接触并熟悉音阶。
4.1学生初学不易唱准fa、si和半价音阶,值得推荐和实验报告表明的方法是从学生生活中最常听到的do、mi、sol这三个稳定音入手,三度跳进式地开始接触音阶,写出与之相应的曲调和音程进行练习,然后逐步加入la、re、fa、si音,并将音阶设计为“音阶山”,根据动物的特点(如兔子的蹦蹦跳跳、乌龟的缓进),内心感知音高的准确性,从而发挥学生在听觉中的想象力。
4.2设计多样的听唱训练,适应各种音程变化,在记牢和唱准音阶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发展听觉训练。如在钢琴上弹出标准音“A”,在此基础上变化弹出一组组旋律音程,如do、mi、re,mi、do、la、sol、la、do、sol、mi等,让学生模唱、分析、听记。通过这一系列训练,学生对音阶、音高及变化的感知会逐渐敏锐起来并逐步发展起音乐表象能力。实验证明,这类训练的积累能产生丰富的听觉意象。
5.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
音乐作为最有情感的艺术,只有创设一种与音乐情境相和谐的环境、气氛,才能使学生很快进入音乐,把自己的理解、感受用音乐语言表达出来。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教学,不仅课时容量大,迅捷、方便,而且生动形象,比起传统教学省时增效。如在欣赏外国民歌之一墨西哥民歌时,我运用多媒体播放这个国家的生活片段,展示国家人们的生活环境、民族服饰、地域风情等,学生身临其境,许多学生自然产生了解国家音乐的要求,达到激发他们求知欲、促使学生(学习主体)加入学习的目的。
6.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歌曲旋律教学
歌曲旋律教学包括视唱、节奏、乐理知识等内容。视唱、节奏、乐理知识等在教学中是较枯燥无味的,如果再不想办法将枯燥的教学激活,教学效果将难尽如人意,教学效率难以提高。利用电脑多媒体进行视唱、节奏、乐理知识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种枯燥无味的教学状况,使呆板、抽象的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形象。在进行视唱教学时,教师可启用事先编入软件中的MIDI音乐,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既可领着学生视唱,又可指挥、辅导和纠正学生。此外,还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随时改变伴奏音乐音调的高低、速度的快慢和音色,以增加新鲜因素,提起学生学唱兴趣;在进行节奏教学时,可以启用电脑音乐系统中的打击乐器,挑出学生喜欢的音乐进行演示和伴奏,以调动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在进行乐理教学时,运用电脑多媒体可以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
7.关于器乐教学
在器乐教学中要选择“简易的教学乐器”,采用“尽可能浅易的技术”,“进行短小又有趣的合奏练习”,“尽可能地表现和创造美好、有趣的音乐”。大面积推动器乐教学,必须选用“教学乐器”,从现阶段看,适合小学课堂教学的乐器主要有以下几种。
7.1打击乐器。节奏乐器尤其适合小学低年级学生,中年级以上乃至中学,也可适当选用。中年级以上还可以与其他乐器相配合使用。
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废物利用自制节奏器乐,不仅节省开支、教育学生发扬勤奋精神,更是引导学生发现生活,发展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活动。
7.2竖笛(牧笛)。六孔和八孔竖笛均可用于中小学音乐教学,且六孔竖笛有民族化的特点,其指法与竹笛指法基本相同,吹奏技术较易。
7.3口琴与其他簧片乐器。口琴在全国中小学音乐器乐课堂的使用得到较快发展。口风琴兼有口琴和键盘的优点,在教学中效果较好。这两种乐器除了较易携带、演奏技巧较简单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种乐器价格便宜,在学生经济承受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