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胜博
摘 要 通过生物学在理科(数、理、化)和文科(文、史、地)互相渗透现象的研究分析,浅谈各学科知识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强化学科间的融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生物知识,并用生物知识去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现象,达到培养学生跨学科的能力和学以致用的目的。
关键词 生物学教学 文科 理科 学科渗透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各学科相互渗透的综合性也越来越强了。生物学在各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和相互的渗透。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其他学科和学生已学的知识,有意识地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好知识的迁移,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也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学生认识到各学科间的渗透现象,可以增强跨学科的能力,减少对知识的片面性理解,大大增强掌握生物知识的能力。
生物学与文科(文、史、地)、理科(数、理、化)间的渗透现象,在高中教材中如何体现?
1 文科
在人们的观念里,生物学一直被认为是亦文亦理的一个学科。因为理科是以数学和逻辑为基础,研究自然规律的学科;与理科相比,文科的学科特点是理论性较强。生物学这门学科既体现了理科的以数学和逻辑为基础的特点,也体现了文科的理论性较强的特点,因此人们长期以来会对“生物学是理科”产生质疑。这说明其实文、理在知识上存在“互惠互利”的关系。
1.1 生物与语文
如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显微镜的发现等,从资料分析中提取、整合出有效信息的能力,离不开语文的阅读基础。“八年耕耘源于对科学的痴迷,一畦畦豌豆蕴藏遗传的秘密。实验设计开辟了研究的新路,数学统计揭示出遗传的规律。”这是对孟德尔一生成果的概括,比起枯燥的语言,优美的语言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1.2 生物与历史
各国科学家成果的发现和提出,都与当时生活的时代息息相关,在追溯科学家们的“光辉事迹”的同时,也开起关于科学家们的种种问题的话匣子。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调动了其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欢快和谐的气氛中对相关知识完成了理解和记忆。
1.3 生物与地理
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的环境。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都与环境密不可分;生物的分布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也与环境紧密联系。如:植树造林解决沙漠化问题;沙漠的环境特点与仙人掌的生存;植被的覆盖与地形的相关性等等。
【例1】 (2013年重庆卷)某山区坡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们根据不同坡度,分别采取保护性耕作、经济林种植和封山育林对其进行了治理。
(1) 陡坡在封山育林后若干年内,经历了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个阶段,其典型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如图1所示。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 。图中o→a,物种①密度上升,原因是在适宜条件下,物种①的 ;b→c,物种①逐渐消失,物种②密度逐渐降低到相对稳定,原因是物种②能耐受 ;c点后,在适宜气候条件下群落中最终占主导地位的植被类型将是 。
(2) 该坡地经治理后,既扩大了植被覆盖面积、增加了对大气中 的固定,又提高了经济产出,初步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解析:(1) 对植物和活动能力比较弱的动物,一般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结合材料,图中①表示一年生草本植物,②表示多年生草本植物,③表示灌木。决定种群密度最直接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图中o→a段物种①的密度上升,数量增多,说明该时间段内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c段,群落由多年生草本阶段向灌木阶段过渡,灌木取代多年生草本植物,②逐渐降低到相对稳定水平,说明②能耐受灌木丛导致的弱光环境,并在该环境下保持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c点后,若气候条件适宜,高大的乔木能获得充足的光照取代灌木的优势,成为该地区占主导地位的植被类型。
答案:(1) 样方法 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弱光 乔木 (2) 碳元素(CO2)
本题综合考查种群与群落相关知识及考生的理解能力和识图能力,涉及种群密度调查、群落演替等相关内容,较易得分。同时这道题也涉及了地理的相关知识。
2 理科
自高考改革方案出台后,“3+X文科/理科综合”的考试模式在全国推广。这种形式的出现对于理科综合来说,打破了物理、化学、生物三学科之间的知识脱节的、独立的现状。这种考查形式改变过去物理、化学、生物三学科单科命题的考试方式,注重三学科之间的普遍联系,同时也强调对考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试题的设计在先前知识性的基础上更突出了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和应用性等特点。实践证明,进行综合考试将各学科的知识相互渗透和融合,阻止了知识间的割裂和孤立,也促进了三学科的教学,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1 生物与数学
【例2】 (2010年全国卷)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图2表示的是( )
A. 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CO2含量的变化
B. 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
C. 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
D. 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相关生理过程中的数量变化趋势,涉及到新陈代谢与细胞分裂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基本的数学函数知识。如图1曲线的走势为先增加后稳定,曲线有两个关键点:即起点(m,0)(m>0)和饱和点。符合这一曲线的为A选项;B项对应的曲线起点不正确,曲线的走势一直为增函数,不会出现饱和效应;C项对应的曲线就更不正确了,起点纵坐标等于终点,且大于0;D项曲线为种群的“J”型增长曲线。
答案:A。
该题将数学中的函数与生物学知识相结合。只是基本的函数知识,并没有太过复杂的东西,因此对于高中生来说是可以解决的,充分体现了数学在生物学中的渗透和重要作用。
2.2 生物与物理
【例3】 一个班级分组进行减数分裂实验,下列操作及表述正确的是( )
A. 换用高倍镜时,从侧面观察,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
B. 因观察材料较少,细胞较小,显微镜视野应适当调亮
C. 为观察染色体不同层面的精细结构,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
D. 一个视野中,用10×物镜看到8个细胞,用40×物镜则可看到32个细胞
解析:高倍镜镜头较长,换用时应从侧面观察,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A选项正确;本实验换用高倍镜观察时,视野会变暗,但原因不是材料少,细胞小,B选项错误;观察染色体不同层面的精细结构时,使用的是高倍镜,应用细准焦螺旋调节焦距,C选项错误;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细胞数目越少,D选项错误。
答案:A。
此题重点考查显微镜的使用及注意事项,比较简单。显微镜是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沟通的桥梁,因此是生物学科必不可少的工具。要想了解和掌握微观生物,首先就必须知道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方法。而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放大原理和放大倍数的计算却是物理知识。此题很好地将物理知识与生物知识相融合,体现了学科间的交叉和渗透。
2.3 生物与化学
【例4】 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马铃薯块茎捣碎后的提取液可检测出蛋白质
B. 光学显微镜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
C. 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
D. 在95%乙醇中加入无水Na2CO3后,可提高色素的溶解度
解析:马铃薯块茎中也含有蛋白质,A选项正确;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用光学显微镜就可以观察到,B选项正确;酵母菌细胞无论是有氧呼吸还是无氧呼吸都产生二氧化碳,不能以是否产生二氧化碳作为判断细胞呼吸类型的方式,C选项错误;无水Na2CO3可以与 95%酒精中的水分子结合生成10H2O·Na2CO3,提高乙醇纯度,利于色素的溶解,D选项正确。
答案:C。
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实验的理解识记情况,涉及蛋白质鉴定原料选择、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探究及色素的提取等相关实验,跨度较大,并与化学学科有一定交叉,具有一定难度。
加强不同学科间的综合教学,是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个亟待深入探讨的新课题。生物学教学要适应这一时代的需要,还有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周代华.生物学与其他学科渗透初探[J].中学生物教学,1996,(5):36.
[2] 欧阳浩波.浅谈生物科与物理、化学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综合[J].中学生物教学,2002,(7-8):18-20.